保守治疗与PVP 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比较

2021-07-25 02:41龚晓红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9期
关键词:老年性椎体骨质

龚晓红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 骨科,江苏 苏州 215000)

0 引言

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是老年群体常见病之一,患者受到骨质疏松疾病的影响,其临床治疗难度较高,患者骨创伤后极易合并韧带损伤症状[1]。很多文献报道PVP能迅速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但也有文献对PVP的疗效提出质疑,本研究旨在比较PVP与保守方法治疗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疗效,讨论PVP与保守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2015年7月至2021年7月江苏省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实施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予以项目研究,信息采集数量为84例,以奇偶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2)保守治疗、观察组(n=42)PVP治疗,观察组男21例、女21例。年龄60~89岁,平均(76.21±6.01)岁。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65~86岁,平均(76.16±5.97)岁,对比2组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年龄、性别数据资料,P>0.05证实2组可予以对比论证。纳入标准:影像表现与临床特征完全吻合,年龄大于60岁,视觉疼痛评分大于6分,病程12周以内;排除标准:除外伤以外导致椎体骨折,有中风、恶性肿瘤、严重心肺疾病、长期激素使用史。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保守治疗,卧床休息,补充钙剂及活性维生素D3,鲑鱼降钙素注射如疼痛剧烈口服塞来昔布止痛治疗,适当补液中成药消肿治疗,逐渐腰背肌功能锻炼,2~3周疼痛缓解后佩戴脊柱支具逐渐下床活动。观察组无手术禁忌后行手术治疗,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球囊扩张技术,全麻,取患者俯卧位,电透伤椎定位,保持伤椎上下终版一线影,椎弓根影左右对称,背部皮肤放置金属标志标记穿刺点,穿刺点选择椎弓根外上缘皮质,左侧2点右侧10点钟位置,常规消毒,透视下穿刺针与实体矢状面15°~20°夹角,采用锤击进针技术,穿刺直至椎体前缘1/3位置,放置工作通道,精细钻进入椎体前壁3MM处,退出精细钻,将高压球囊放置于伤椎,连续透视注入造影剂缓慢扩张球囊,使伤椎高度抬高,伤椎内形成腔体,抽除造影剂与球囊,为最大限度防止骨水泥渗漏,我们将骨水泥(牙膏期)分次调制及适时灌注入椎体内空腔,经X线明确其骨水泥分布情况后结束手术,观察10 min,如患者生命体征及双下肢活动正常回病房,术后第1 d或第2 d允许下床活动,术后常规药物抗骨质疏松及功能锻炼[4]。

1.3 观察指标。于治疗前后X线测量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椎体前中柱高度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率,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测量患者手术前后ODI评分[5]。

1.4 统计学分析。84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数据输入SPSS 21.0实行检验,计数资料(临床效果情况)表示为例数(n)或率(%)的形式,开展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率、ODI评分指标及手术时长、出血量、骨水泥用量指标)表示为均数±标准差()的形式,开展t检验,P<0.05,出现指标间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率、ODI评分指标比较。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治疗前相关指标无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对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率、ODI评分统计指标较低,具备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率、ODI评分指标比较()

表1 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率、ODI评分指标比较()

2.2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情况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80.95%),具备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0.05)。见表2。

表2 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情况比较[n(%)]

3 讨论

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骨质疏松郑逐渐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骨质疏松脊柱骨折发病率逐渐升高,绝经期妇女轻微外伤或无外伤情况下都可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导致腰背部剧烈疼痛活动能力下降,传统治疗为保守治疗包括卧床、制动、口服止痛药物、抗骨质疏松药物及中医药治疗,治疗时间长、护理难,给患者及家属带来诸多不便,部分保守效果差转为慢性疼痛及脊柱畸形,极易造成心理及躯体功能不良影响。

越来越多的文献支持PVP可迅速缓解患者疼痛并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及行走,极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7]。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受到骨质疏松症状,患者受到创伤的影响下,脊柱后柱小关节囊及韧带损伤较大,对其手术操作及术后恢复均造成严重危害。对此,本研究针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开展PVP治疗,结果显示,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治疗前相关指标无组间统计学差异性,观察组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对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率、ODI评分统计指标较低,观察组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对比对照组患者临床效果统计指标较高。PVP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以促进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软组织尽快愈合,降低手术创伤,提高后脊柱矫正能力,增强伤椎前柱及后柱的稳定性,其临床恢复效果显著[8]。同时,PVP治疗后患者Cobb角有所恢复,能够缓解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周围神经及炎性症状,进而提高患者恢复能力。

综上所述,PVP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中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老年性椎体骨质
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老年性便秘的应用效果分析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温针灸配合中药塌渍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骨康操”预防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