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IS 支架在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2021-07-25 02:41陈洪鑫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9期
关键词:弹簧圈栓塞支架

陈洪鑫

(普宁市人民医院,广东 揭阳 515300)

0 引言

“颅内微小动脉瘤”是颅内动脉血管壁上异常凸起,与传统意义上的肿瘤有一定差别,一般采取手术治疗方案。颅内微小动脉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是宽颈动脉瘤,如果发生破裂会引发颅内出血、水肿等,需要进行治疗,可以通过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及时止血,改善疾病症状[1]。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是微创手术方案,对患者创伤比较小,且手术操作简单,耗时短、出血量少,具有很好的疗效,安全性高[2]。为了进一步提高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可以借助LVIS支架,对介入栓塞治疗进行辅助,保护好微小动脉瘤瘤颈,提高介入治疗效果[3]。本研究探究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介入治疗中应用LVIS支架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在普宁市人民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00例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54~78岁,平均(64.35±5.05)岁;微小动脉瘤瘤颈1.20~3.00 mm,平均(1.55±0.22)mm。实验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55~78岁,平均(65.05±4.96)岁;微小动脉瘤瘤颈1.20~3.00 mm,平均(1.56±0.23)mm。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瘤颈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为宽颈动脉瘤;②单发微小动脉瘤;③符合介入治疗指征,患者及家属同意治疗;④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②活动性细菌感染;③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本组采取常规介入栓塞治疗,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常规消毒铺巾,穿刺右股动脉后进行颅脑DSA检查,对微小动脉瘤的大小、位置等情况进行了解,测量瘤颈。选定合适弹簧圈通过微导管置入微小动脉瘤腔内,释放弹簧圈(水解法或电解法),栓塞动脉瘤,再次对患者进行颅脑DSA检查,动脉瘤不再显影表示介入栓塞治疗效果良好。术后对患者使用阿司匹林。

1.2.2 实验组:本组采用LVIS支架辅助介入栓塞治疗,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麻醉、消毒铺巾,颅脑DSA检查确定微小动脉瘤具体位置、大小等。完成右股动脉穿刺后,将6F导管鞘置入,导管在导丝引导下置入颈内动脉,测量瘤颈宽度。将合适大小LVIS支架通过微导管送至动脉瘤段,将微导管撤出,释放支架。对患者进行DSA检查,确定LVIS支架释放位置、效果满意。术后对患者使用阿司匹林。

1.3 观察指标。比较介入治疗效果、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①治疗效果[4]:完全栓塞,症状消失为显效;瘤颈残留,症状改善为有效;瘤腔残留,症状未改善为无效;②手术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③术后并发症:血管痉挛、脑积水、血栓。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比较差异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介入治疗效果。实验组介入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1。

表1 介入治疗效果[n(%)]

2.2 手术指标。实验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2。

表2 手术指标()

表2 手术指标()

2.3 术后并发症。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3。

表3 术后并发症[n(%)]

3 讨论

颅内微小动脉瘤发生破裂后,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进行止血,消除血肿,最常用的是介入栓塞疗法。传统介入栓塞法是通过右侧股动脉穿刺置入导丝,并将合适大小弹簧圈置入并释放,栓塞动脉瘤,有一定效果,但是由于微小动脉瘤解剖特征特殊,瘤壁薄、瘤腔狭窄,因此在介入栓塞治疗过程中操作难度大,弹簧圈易脱出,影响介入治疗效果[5]。因此,为了提高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介入治疗效果,经过多年研究与介入治疗技术发展、创新,LVIS支架诞生并获得广泛应用,在介入栓塞治疗中进行辅助应用,可提高微小动脉瘤栓塞效果[6]。明智绪[7]研究中对1例颈内动脉微小宽颈破裂动脉瘤患者进行双LVIS支架辅助治疗。治疗效果理想,刘科峰[8]研究中在完全栓塞急性破裂颅内微小动脉瘤治疗中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方案,与单纯弹簧圈治疗方案进行比较,栓塞效果提高、手术并发症减少,与本次研究结果将近。分析原因,LVIS支架是一种金属支架,通过导丝置入瘤体,可以将瘤颈处支架向瘤腔突入,使得栓塞率提高[9-10]。LVIS支架金属密度大,柔软性好,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可以将弹簧圈阻挡在动脉瘤囊内,避免其脱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LVIS支架金属覆盖率高,容易发生支架处血栓,因此需要在术后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预防血栓。

本研究结果,实验组介入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说明在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介入治疗中应用LVIS支架可提高栓塞效果,手术操作流程优化,降低术后并发症概率。

综上所述,LVIS支架在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介入治疗中应用有效性与安全性均较高,可以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弹簧圈栓塞支架
动脉血管瘤栓塞弹簧圈机械解脱装置设计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阿哌沙班治疗肿瘤相关性血栓栓塞的获益与风险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国产弹簧圈栓塞颅内前循环动脉瘤临床效果研究
煤矿回采工作面支架倾倒的分析与处理
可怕的羊水栓塞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