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464000)华烨 雷均 孙坤
下肢静脉性溃疡属于下肢静脉血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主要发生于中老年群体,该疾病患者由于静脉高压不容易纠正,加之受局部组织缺氧、菌群失调及感染等因素影响,不易治愈,导致患者病程长,且容易反复发作,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目前临床可用于该疾病治疗的方法较多,通常以西医治疗为主,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仍存在术后创面不易愈合等情况。有研究报道,复方黄柏液涂剂具有较好的抗菌、抗炎作用,可促进溃疡创面愈合。为了解该药物在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本文选取了75例我院近期收治的患者研究如下。
1.1 一般资料 纳入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75例,均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研究组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39~74岁,平均(52.38±4.76)岁。溃疡病程2~11个月,平均(5.27±1.36)个月。发病部位为左下肢18例,右下肢17例,双下肢5例。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38~72岁,平均(52.41±4.75)岁。病程3~12个月,平均(5.29±1.38)个月。其中左、右下肢发病分别为16例和15例,双下肢发病4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P>0.05。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下肢静脉性溃疡诊断标准;②临床病例资料完整;③溃疡面积在20cm2以内;④知晓研究并自愿配合。排除标准:①严重化脓性感染者;②动脉缺血性溃疡;③放射性或神经性溃疡等特异性溃疡;④本研究药物过敏;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⑥合并精神疾病或恶性肿瘤。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使用生理盐水和碘伏对创面进行清洁和消毒,清除坏死组织和脓痂,使用生理盐水对创面进行冲洗后,使用0.5%无菌纱条对创面进行20分钟的湿敷,然后使用无菌纱布及绷带对其进行包扎,每天给患者换药1次。观察其治疗2周后的效果。
研究组给予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首先对溃疡创面周围皮肤进行消毒,使用生理盐水对创面进行清洗,清除坏死组织及分泌物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彻底清创后使用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使用黄柏液湿敷20分钟,每1%体表面积使用约20ml黄柏液涂剂,使用无菌纱布及绷带对其进行包扎,每天换药1次。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创面面积、创面深度,采集治疗前后足背静脉血,采用ELISA法进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测定。根据患者治疗2周后的创面愈合率进行联系评定,治疗后溃疡面基本愈合,创面愈合率达90%及以上为治愈;溃疡大部分愈合,创面清洁,愈合率在60%~90%之间为显效;溃疡小部分愈合,创面较为清洁,愈合率在30%~60%为有效;溃疡愈合不明显,愈合率不足30%,存在糜烂或渗出等情况为无效,统计两组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24.0处理,计量数据用(±s)表示,行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1 两组创面愈合情况比较 经治疗后,研究组创面面积及深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1。
附表1 两组创面愈合情况比较(±s)
附表1 两组创面愈合情况比较(±s)
分组 创面面积(cm2) 创面深度(c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40) 18.62±4.37 5.21±1.08 1.91±0.64 0.68±0.35对照组(n=35) 18.59±4.43 10.46±1.79 1.89±0.68 1.15±0.48 t 0.029 15.595 0.131 4.886 P 0.977 0.000 0.896 0.000
2.2 两组MMP-3和TIMP-1水平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MMP-3和TIMP-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附表2。
附表2 两组MMP-3和TIMP-1水平比较(±s)
附表2 两组MMP-3和TIMP-1水平比较(±s)
分组 MMP-3(μg/L) TIMP-1(μ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40) 29.87±4.64 14.86±2.59 20.87±3.64 9.87±1.23对照组(n=35) 29.93±4.59 20.34±3.68 21.05±3.59 15.46±2.38 t 0.056 7.528 0.215 13.009 P 0.955 0.000 0.830 0.000
2.3 两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38/40),显著较对照组的77.14%(27/35)高,P<0.05。
下肢静脉性溃疡主要因深静脉与穿支静脉的静脉瓣膜病变所致,初期可表现为局部组织水肿、色素沉着等症状,随着病情加重可出现湿疹样皮肤改变、糜烂等情况,进而发展为溃疡[2]。该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且病程长,不容易治愈,可对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极大困扰。因此,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创面修复也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内容。中医将该疾病归属于“臁疮”的范畴,主要因负重或久站导致下肢脉络瘀滞,“瘀”是导致该疾病的病理基础,对其治疗应以祛瘀生肌为主[3]。
复方黄柏液涂剂主要由金银花、黄柏、蒲公英、连翘、蜈蚣等药物组成,其中黄柏可清热解毒、泻火噪湿;连翘能够化瘀消肿,解毒排脓;金银花可疏散风热,蒲公英可消痈散结,蜈蚣能够通络逐瘀和攻毒散结,诸药合用,能够起到消肿逐瘀、祛腐生肌的效果[4]。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治疗后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创面深度较对照组浅,临床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7.14%)说明复方黄柏液涂剂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溃疡创面愈合,缩小其创面面积,从而增强临床疗效。有研究显示,MMP-3对多种细胞外基质成分具有降解作用,能够参与创面修复、炎性反应等过程,进而影响创面愈合,是一种较为重要的细胞外基质调节酶[5]。TIMP-1属于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的一种,可被多种细胞因子诱导产生,并与MMP-3可逆地结合形成复合物,可促进纤维细胞增生,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可调节细胞外基质代谢,并对血管生成产生抑制。通过对MMP-3、TIMP-1水平进行测定,能够较好地反映患者的溃疡肉芽组织生物学状态,从而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判断。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治疗后MMP-3、TIMP-1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采用研究组治疗方案更有助于降低患者的MMP-3、TIMP-1水平,促进患者的溃疡创面愈合。
总而言之,在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中应用复方黄柏液涂剂,能够有效缩小患者创面面积,降低患者的MMP-3、TIMP-1水平,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