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超 赵梓涵(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高校教育基金会是一种由高校成立的公益性、非营利性组织[3],是实现高校办学经费来源多元化的重要途径,“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育基金筹资模式的转变有了新的机遇。
具体表现在:
(1)互联网带来的信息传播优势,通过运用互联网进行推广,能迅速推广筹资项目,打破线下宣传范围的限制,扩大了受众群体。
(2)互联网带来的捐赠主体多样,不局限于校友以及校友创办的企业,通过互联网众筹向社会各界公开高校教育发展所需资金。
(3)互联网带来的捐赠方式便捷,可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获取捐赠信息,并通过线上捐赠方式或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捐赠,使捐赠不局限于现金、不动产等。
互联网带来的平等、开放、高效、互动将对高校教育基金会筹资模式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导向作用。
以前我国高校的教育资金一般由政府拨款,但随着高校发展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众多高校面临着资金紧张的局面,且目前大多数高校基金会均处于起步阶段[2],对于建设初期的高校基金会,如何筹集资金,拓展资金募集途径,成为各高校共同关心的话题。
S大学教育基金会成立于2012年6月,与中国顶级高校相比,其教育基金会的诸多方面还有待于完善,例如捐赠项目的具体设定、捐赠方式等等。“互联网+”给高校教育基金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S 大学教育基金会面临的困境与不足:
通过查询中国校友网发布的数据,2015年,复旦大学110年校庆校友捐赠总额为10.13 亿元;杭州师范大学获捐 1.11 亿元,马云个人捐赠高达 1 亿元;由此看来,无论是公办大学还是民办大学,捐赠资金都主要依赖于大额捐赠。为保证筹资的效率,对这样的大额筹资的高度依赖本身并无不当之处,但是在当下我国宏观经济步入新常态的今天,大额捐赠的不可预期性日益显现。大额捐赠是指占比高校本年捐赠总收入5%的个人和社会机构所捐赠的资金,会导致不同高校差异化加大,不同地区更是差异化严重[5]。相比大额捐赠,小额捐赠因为其数额小不受重视,在长尾理论中,大额捐赠可看为头部,小额捐赠可看作尾部,作为二八定律的深化,尾部用户需要更加重视。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积少成多也是聚少成塔[6]。
目前部分高校如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已经支持微信、支付宝在线捐赠,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也已经支持在线支付,在同等院校中,如A 大学也已经支持在线小额支付,相比而言S 大学在此方面并不完善。当今快节奏的生活节奏下,简单快捷的线上支付的小额捐赠,凭借其便利性强、可操作性高和灵活性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优势[4]。
在我国,大多数的高校教育基金会尚未完全进入“互联网时代”,他们大多利用互联网进行作为媒介进行宣传的意识较低,筹资项目的信息化程度较低。然而互联网在当下已经成为各行各业迅速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离开这一“催化剂”的作用都将被快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通过对比调查,S 大学校教育基金会网站数据陈旧,相关财务报表、筹资项目等已近乎一年未更新,直接影响了捐赠者的积极性;而相比A 等学校,他们更新及时,不论多少,都会对筹资情况予以及时公示,S 大学在更新方式与效率方面存有改进余地。
我国高校教育经费来源主要为政府财政拨款,高校进行项目研究,科研经费不可或缺。由于受到名校挤压,相比而言,我国现在存在的普通高校被拨的资金较少。因此,高校教育基金会存在的意义便直线上升。基金会亦如此。由于高水平院校的名牌效应,大量资金仍落于名校之中,普通院校想要取得资金更需要强有力的科研项目支撑与自身校友的支持。名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在进入社会后又会反哺学校,促进了优势学校科研的反复推进发展。这样就形成了大额捐赠的一种“马太效应”,越是有影响力的学校获得的捐赠越多,越是普通的院校获得的捐赠越少,有的院校甚至是零捐赠[6]。进而形成了高校的内卷化,普通高校的一般水平永远无法超过顶尖高校。
把普通高校无法进一步发展,科研教育停滞不前的现象称作高校内卷化。以S 大学所在地区为例,由于其名气高于同地域的C 与D 院校,无论是政府政策倾斜还是基金会基金,S 大学都存在一定的优势,而这种优势就是高校内卷的根源。
以S 大学为例,开通以募捐为主题的微信、微博平台,并在平台上引入便捷的第三方支付,方便捐赠者使用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等进行募捐,并在平台上宣扬学校文化,及时发布所需募捐项目,以此引起社会大众关注,并在募捐结束后,及时公开募捐资金去向,并公示募捐者捐赠数额,依据募捐金额给予募捐者适当回应。
以S 大学为例,尝试通过发起众筹进行筹资,正如类似于当下火热的“水滴筹”模式,利用网络平台及时发布学校考虑增建的项目所需资金,通过众筹的方式进行定点投资,增强了募捐者的募捐的目的性,使募捐者更加清楚资金的去向,增强了募捐者的信任度,例如学校打算对校区内部河流进行治理,而尚有资金缺口200 万,便可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这一众筹项目,通过网络进行全方位筹资,欢迎任意数额的募捐,无论是万元还是1 元两元,倡导大众募捐。
一方面可通过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良好的高等教育往往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思维、情感,一个好的校园捐赠文化将会极大地激发募捐情绪。学校可通过时常举办一些募捐性活动、宣扬募捐事迹等方式培养募捐文化,并通过互联网进行广泛宣传,以引导学生募捐光荣的价值理念。另一方面是培养校友的母校情怀,每一位校友对于母校都会有一种爱慕情怀,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情怀在逐渐地淡化。可通过创新校友会活动方式等互联网背景下新形式,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方式加强校友与学校、校友与校友之间的联系,将校友之间的连续常态化,以强化校友们的母校情怀,激发校友们的募捐意识。
根据长尾理论,处于在长尾曲线中头部的产品和长尾部分的产品的位置并不是恒定不变的,畅销品可能沦为冷门产品,现在的冷门产品则有机会上升为热销产品[1][4]。运用在高校筹资上同样成立。简单地说,草根捐赠者不一定一直只进行小额捐赠,应当注意的此类人群发展成为巨额捐赠者的潜力,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对草根投资者的吸引与培养。而在周长利的研究中,通过大量事实证明,这种特殊的捐赠模式能激发大程度的小微捐赠者的捐赠热情,同时建立了大额捐赠与草根捐赠之间的制度联系,促使长尾曲线头尾融合,实现了头部与尾部的协调发展[1],进而降低高校内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