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芳草,李旭阳,董娟,尹光文,李冬芹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
急性荨麻疹(acute urticaria)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约20%的患者伴有血管性水肿[1-2],严重者可伴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系统症状,甚者危及生命。其病因较为复杂,依据来源不同,常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1-2]。约3/4的荨麻疹患者找不到病因,其中以慢性荨麻疹居多。急性荨麻疹病因相对明确,其中以感染、食物、药物最为多见[3-5]。作为感染常见的化验指标,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等均在临床被广泛应用。然而,这些指标敏感性强,特异性却相对较差,易受多种因素影响。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由116个氨基酸共同构成的一种分子质量约为12.7 kD的糖蛋白[6],是降钙素的一种前体物质,在健康个体中血液浓度很低,当机体受到细菌等感染时,血清中的PCT含量会迅速异常升高,是细菌感染和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标志物[7],且与疾病严重程度正相关[8]。与其他指标不同,PCT的半衰期为25~30 h,在体内稳定性较好,除感染外其他因素对其影响较小[9]。本文通过观察PCT异常的急性荨麻疹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与否之间的差别,旨在探讨PCT检查在急性荨麻疹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纳入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我院皮肤性病科同一治疗组收治入院的PCT升高的急性荨麻疹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8版)》相关诊断标准[1]。纳入标准:①PCT检测值≥0.05 ng/mL;②急性病程,发病时间<20 d;③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及喉梗阻等全身症状;④知情并同意进入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慢性感染性疾病患者;②合并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最终纳入56例,其中男25例,女31例;病程1 h~20 d,平均2.75 d;年龄6~52岁,平均(22.35±12.59)岁。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8例。研究组男13例,女15例;年龄6~50岁,平均(29.07±11.83)岁;病程1 h~20 d,平均(8.46±5.55)d。对照组男12例,女16例;年龄7~52岁,平均(27.86±13.29)岁;病程1.5 h~20 d,平均(9.90±6.00)d。两组性别(χ2=4.96,P=0.10)、年龄(t=2.37,P=0.08)、病程(t=1.37,P=0.1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1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抗组胺药物及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应用。抗组胺药物主要为氯雷他定及西替利嗪,抗生素以头孢类为主,如有过敏,给予阿奇霉素,糖皮质激素根据皮疹轻重程度不同,应用剂量略有差异,约0.5~1 mg/(kg·d)。
1.2.2 活动度评分荨麻疹活动度采用常用的7日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rticaria activity score 7,UAS7)[10],以单日为单位,对每天发作的风团数目和瘙痒程度进行统计:风团数目分为无(0个/24 h)、轻(<20个/24 h)、中(20~50个/24 h)、重(>50个/24 h)4个等级,分别记为0~3分;瘙痒程度分为无、轻(瘙痒不明显)、中(明显瘙痒,但尚不影响日常生活或睡眠)、重(严重瘙痒,不能忍受,严重困扰日常生活或睡眠)4个等级,分别记为0~3分。据每日评分计算风团与瘙痒总分,范围为0~6分。所有患者入院后每日均由主治医师进行评分。
1.2.3 PCT检测所有患者入院后清晨及第3 d空腹抽取静脉血,使用Roche Cobas E411型号电化学发光分析仪以及配套检测试剂盒、质控品与校准品进行PCT检测。
1.2.4 患者出院评定标准患者荨麻疹活动度评分连续2 d低于2分,且症状持续好转,可予以出院。
数据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入院3 d后的荨麻疹活动度评分、PCT值以及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与对照组入院时荨麻疹活动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0.119),治疗3 d后,两组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值均<0.01),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0),详见表1。
表1 两组荨麻疹活动度评分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urticaria activity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两组荨麻疹活动度评分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urticaria activity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时间 对照组 研究组t P入院时5.50±0.58 5.18±0.90 1.58 0.119治疗3 d后 3.11±1.07 2.18±0.86 3.58 0.010 t 9.42 15.32 - -P <0.01 <0.01 - -
两组入院时PCT水平无明显差异(P=0.769);治疗3 d后PCT水平均有下降,研究组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详见表2。
表2 两组PCT水平比较(ng/mL,±s)Table 2 Comparison of P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ng/mL,±s)
表2 两组PCT水平比较(ng/mL,±s)Table 2 Comparison of P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ng/mL,±s)
时间 对照组 研究组t P入院时1.01±1.17 0.93±0.97 0.29 0.769治疗3 d后 0.29±0.30 0.11±0.17 2.73 0.009 t 3.25 3.32 - -P 0.002 0.002 - -
对照组平均住院(7.96±2.03)d,研究组平均住院(6.25±1.46)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3,P<0.05)。
PCT被临床广泛应用于诊断及监测败血症、脓毒血症及其他细菌感染性疾病。有研究表明脓毒症患者在经过有效抗感染治疗24 h后,血中PCT水平可降低50%,且PCT降低程度与患者存活率升高成正相关,若PCT水平持续增高或居高不下则提示预后不良[8]。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为确诊的感染性急性荨麻疹患者,PCT水平均升高,部分患者有发热现象。对照组给予抗生素及抗组胺药物治疗后,PCT水平较前下降,且荨麻疹活动度评分亦较前明显下降,说明感染性荨麻疹患者应用抗生素及抗组胺药物治疗有效,与《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8版)》[1]所提出的急性荨麻疹的治疗——去除病因,治疗上首选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相符。
急性感染性荨麻疹的治疗需要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11]。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后,与对照组对比PCT下降更明显,荨麻疹活动度评分下降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说明加用糖皮质激素较单纯应用抗生素及抗组胺药物更能有效控制感染性急性荨麻疹。而在2018版治疗指南中也提到在明确并祛除病因以及口服抗组胺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症状时,可选择糖皮质激素,应用时需考虑患者体重、皮疹轻重程度及皮疹控制困难程度等,个体化应用。
临床观察显示,多数感染性荨麻疹患者感染控制后,皮疹消退迅速,而在感染未控制时皮疹反复且多数较重。因此在感染控制后,糖皮质激素可迅速减量,与指南中介绍的4~5 d相符,从而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故基本无需担忧糖皮质激素减量困难而出现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后的一系列并发症。
综上所述,急性荨麻疹患者检查感染指标非常必要,PCT作为相对稳定的感染指标,建议应用于急性荨麻疹患者,以观察其有无感染及感染控制情况。对于PCT升高的荨麻疹患者,在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及抗组胺药物的情况下,症状能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