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杏美
◆摘 要: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时代气息,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和进步,成为教师教学中关注的核心创新改革话题。小学教学阶段,学生的德育素养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教师的引导和教学对学生的德育素养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语文课程教学中,课文内容对学生的价值观念也有着潜移默化地影响。本文将对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感恩教学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给往后相关教学的创新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感恩教学;应用措施;教学成果
感恩是培养学生人文思路的常见方式,在感恩教学中学生要意识到自己所享受的生活条件、教学所得并非理所当然,而是有人在一旁积极地奉献价值,以此使学生对人的价值产生新的思考和认识,尊重并感念他人的劳动成果。小学阶段学生的感恩对象主要来源于自身的家庭和教师,学生需要对家庭和学校教育体现出更多的认同和理解,在行为上做出更积极的尝试,使自己积极的扮演好自身承担的角色。
一、感恩教学中忌讳的一些问题
1.三分钟热度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教学阶段,学生的感性意识发挥着主导作用,导致其对一些问题无法做到理性分析和分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集中以某次活动对学生的感恩思想教育,结果可能使学生的狂热心里迅速消散,对其生活实际的影响作用有限。对此教师要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德育感恩教育,鼓励学生在实际行动上做出积极尝试,使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善意、爱意等多种基础素养,促进相关感恩教学更科学有效地进行。
2.专业的“感恩”德育教育。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家长缺乏基本的育儿教育尝试,学校乐于开展一些专业德育教学工作,导致相关的德育教学日趋“专业”化。专业的教育带来更富感染力的说辞和震撼的场面,但对学生的实际启发作用有限,导致其情感认知上幻想和实际生活脱节,使感恩教育带给学生更多的困扰和逆反情绪。对此感恩教育应该更重视科学的潜移默化地引导,成人作为教育主体应该率先做出表率,再带领学生更积极地表达自身的情感。
二、小学教学阶促使感恩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
1.给予学生实践挑战。在感恩教育中,最常见的方式应该是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尝试和思考。例如日常性的鼓励学生自己收拾饭后餐具,对自己的衣着进行个性化的挑选和整理,鼓励学生自己整理房间等,都能使学生了解到家庭秩序的维护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并非父母必须承担的义务。以此使学生认识到家长行为背后的价值,促进学生对家庭保持基本的感恩理念。对此感恩教育实则是对学生家长教育理念的更多考驗,家长要学会“放手”和科学道德教育,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家庭身份做到更积极的认同。
2.培养学生的基本经济观念。在感恩教育中,因为经济问题而引发的家庭矛盾可谓家庭教育中司空见惯的内容,但更多的家长选择对其忽略,或对学生的行为和情绪进行简单压制。这样的教学方式会给学生带来更大困扰,引起学生对父母的不满情绪。对此教师在感恩教育中,可以对学生的基本经济价值观念进行引导,鼓励学生了解父母的收入状况,自己的日常开销等,使学生从现实角度理解父母的难处,促使学生对父母表达出更多的敬意和理解。
3.培养学生的基本文明礼貌意识。在德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基础的文明礼貌意识是教师和父母的共同责任。良好的文明礼仪意识能够给使学生更从容的处理自身的交际关系,保持更积极的生活和认知状态,促进学生情商的发展,促使学生对感恩理念做到更深刻地理解。相反缺乏文明意识,则可能使学生的行为更加封闭,更容易对外界的“干扰”产生负面的看法。对此教师在教学要从更实际的层面,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进行培养。例如在课堂教学中,以训练学生的语气、语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等。
4.鼓励学生学会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除了父母和教师的主动教学外,感恩活动存在于学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对马路清扫工人心存敬重,对公交司机积极打招呼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做得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背后付出进行调查和了解,促使学生从生活中习得更多尝试和积极价值理念。例如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地开展生活化教学,鼓励学生对生活常见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思考,潜移默化的使学生的视角转移到生活中的细节内容中。
5.保持和学生家庭的有效联系和合作。在德育教学中,家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对学生的行为意识也有着潜移默化地影响。传统教学中“告状”的沟通思路应该被剔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积极、中肯地评价,让父母切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家校之间的“默契”联系,给学生施加更积极的影响。此外学生作为家校合作讨论的主体,也应该参与到家校讨论中去,使学生的沟通意识、自主自觉意识有效发展。
三、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感恩教学的一些成效
学生对自己的“所得”做到更多样思考。在科学的德育教学理念下,学生应该对自己“获得”东西路径做到充分了解,进而对给予自己“馈赠”的人保持感激。例如对教师的积极评价和教学关注表现出更强的认同行为。懂得在家庭获得中更积极的承担自己的义务和责任等。除了学校和家庭,学生也要学会更积极的处理自己的社会关系,如对同学活动的积极参与、对班集体表现出更高的认同,在社会活动中学会积极的组织语言解决现实问题等,使学生的积极价值观、世界观得到更有效的塑造。
四、结束语
农村地区因为经济问题,学生父母、教师在执行感恩教育策略上可能存在更多困难。对此教师要做好在课堂上对学生综合德育意识的有效教导,在实际生活中尝试保持和学生家庭更积极的联系,给出学生家庭教育更多的科学管理建议,促使学生的感恩德育意识得到更有效地培养。
参考文献
[1]肖汉伟.农村小学感恩教育措施与成效[J].小品文选刊:下,2020(02):68-68.
[2]朱礼仁.农村学校感恩教育的缺失及对策[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9(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