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钙制剂及维生素,警惕尿路结石

2021-07-23 22:04沈海源
家庭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补剂补钙血钙

沈海源

尿路(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结石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生并非单一原因引起,年龄、性别、职业、饮食成分和结构、水分摄入量、代谢等因素都与之有关。此外,超量、长期服用钙制剂及维生素类药物也是其诱因。

钙制剂近年来,一些人热衷于补钙,尤其是有明显骨质疏松症状的中老年人,误认为是自身血钙过低造成的,不经检测就盲目、长期补钙,易造成尿路结石及其并发症。实际上,老人骨质疏松与活动量、日照、食量等减少有关,体内缺乏构成骨基质的蛋白质、氨基酸和黏多糖,形成的骨基质少,可结合血中钙离也必然减少,导致骨质薄而疏松易骨折。此时再补钙易致血钙浓度过高,尿中排钙量显著增加沉积、聚集增大进而形成尿路结石。未成年少儿超需要补钙,不仅会造成尿路结石,还会使骨骺早钙化,长不高。

维生素类药物维生素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之市面上五花八门的维生素补剂,导致许多人误认为维生素是多多益善。甚至有的人不满足于维生素补剂,将目光投向了维生素类药品。对此,首先我们要明确,药物有各自的适应症,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其次,在不偏食、不挑食正常饮食的情况下,普通人无需额外补充维生素。最后,维生素并非多多益善,过量甚至会引发中毒等不良后果。

婴幼儿一次补充30万IU(国际单位)的维生素A就可发生急性中毒,破坏细胞膜和溶酶体膜,造成皮肤和黏膜组织受损红肿,角质化脱屑感染;骨骼变形发生骨膜下骨折;骨质脱钙,尿液排钙量剧升、发生尿钙过饱和沉积,互相聚集形成尿路结石,损伤肾和肝脏功能,脑压升高,表现为呕吐、头痛、嗜睡等。成人每天口服8万~10万IU维生素A半年,或每日3万~4万IU超过数年;儿童每天服用2万IU连续6个月,或长期服用鱼肝油、经常食用动物肝,均可引起维生素A慢性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厌食、消瘦和尿路结石。

维生素C具有促进抗体形成,缓解铅、汞、镉、砷等重金属对机体的毒害作用,促进铁吸收等作用。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新鲜蔬菜水果中,无病且饮食正常者,每天只要多吃些绿色蔬菜和水果,就能满足机体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无病,但缺乏维生素C的人群,以每天口服300~600毫克为宜;有病,需要禁食且伴有发热的人群,可以1000~2000毫克维生素C注射液加入1000毫升5%葡萄生理盐水中靜脉滴入,每天1次。总之,每天维生素C用量不得超过2000毫克。否则,体内过多的维生素C,使尿液排出大量的草酸与钙离子结合,形成草酸钙结石。

而尿路结石可引起腰腹部轻微疼痛、尿频、尿急、尿痛等,甚至造成尿路梗阻、破坏肾功能、引发尿毒症,危害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需引起重视并加以治疗。具体治疗方案根据结石大小及患者情况等因素决定,期间注意多饮水、多排尿。

预防尿路结石要求避开上述诱因,尤要避免盲目长期使用钙制剂和维生素类药物。切记,对正常饮食的普通人而言,日常饮食就能满足机体对钙及维生素的需求,无需刻意补充。

猜你喜欢
补剂补钙血钙
贵阳市花溪区健身俱乐部健美人群运动营养补剂补充现状研究
4个补钙雷区,您踩过几个?
血钙正常 可能也需补钙
食物补钙最健康
补钙过量损害健康
补钙的学问
氟斑牙患儿ERα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与血钙和尿氟的相关性
彝药传统剂型——食补剂概况
术前血钙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对肾透明细胞癌预后的价值分析
中药运动营养补剂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