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卫利
我们每个人的皮肤上都会有痣,或在暴露部位,或在隐蔽部位。在临床上,被称为痣的皮肤表现有很多,譬如太田痣、褐青色痣、伊藤痣、鲜红斑痣、贫血痣、无色素痣、皮脂腺痣等。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一种痣细胞痣,简单来讲,就是一团没有黑素细胞的树突突起,却有黑素小体产生的细胞团,通常也称为良性黑素细胞痣。从我们出生到大约30岁前,这样的痣数量会越来越多。
它们开始往往表現为边界清楚的小斑点,后慢慢突起成黑褐色小丘疹。有些痣随着年龄增长慢慢长大。另有些痣,则随着时间,其色素会慢慢褪去,并且变软。长期的日光暴晒会使暴露部位的皮肤痣数量增加。当夏季来临时,随着衣服穿着减少和阳光暴露的增加,人们往往会注意到皮肤痣的变化。而在妊娠期,痣的颜色也会加深。
医院的皮肤科门诊经常接诊到要求祛痣的人,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痣有碍美观,另一类则是因为发现痣有了变化。医生通常会根据痣的大小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案,对于可疑的痣,医生会手术切除,并做病理学检查,在显微镜下判断细胞的变化。但是,仍然有不少人在处理“痣”这个问题上,并不寻求专业医生,而是去农贸集市、游医处,或者是一些美容场所,这就很危险了。由于有半数以上的黑素瘤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痣,所以当痣的数量和大小发生明显变化的时候,需要警惕痣细胞出现不典型增生或恶变的可能。当痣变成风险痣时,轻率地用激光去除或者药水点除,都会带来极大的风险。
在判断痣的可疑变化,是否有不典型增生或者癌变时,医生通常遵循ABCDE原则:
A.表示痣的不对称性。不对称的程度越高,风险系数也就越高。
B.表示痣的边界。当痣出现边界模糊不清,不规则,则是不好的征兆。
C.表示痣的颜色。若这个痣有多种不同颜色,譬如有褐色、黑色、灰色、红色、淡白色甚至紫红色等多种颜色出现的时候,那么就可能有不典型增生或恶变。反之,如果是颜色单一的从浅到深的褐色,通常表示问题不大。
D.表示痣的直径大小。直径小于5毫米的痣多为良性。大于5毫米,并且不断增大,那通常需要提高警惕,一般可以手术切除再加病理检查,以判断细胞变化情况。
E.表示痣的隆起高度。如果一颗痣一直以来都处于一种突起的丘疹表现,甚至能够左右颤动,那就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一颗原本平坦的痣突然增厚隆起,则为警惕信号,需要尽快切除加以检查。
除了上述ABCDE的一般判断原则,痣突然出现瘙痒、出血,或者发生扩散的斑点也同样需要警惕,必要时切除检查。
笔者门诊时常发现,有的人将增生性老年斑(医学上称为脂溢性角化)误当做痣,当发现瘙痒、增大、角化脱落时,就会特别紧张。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讲,要分辨老年斑还是痣,确实不是一件十分轻松的事。所以,定期去医院皮肤科对于皮肤上的增生物做一个检查,是比较妥当的解决办法。此外,对于我们华人来讲,通常发生在肢端,譬如手足皮肤和摩擦部位的痣更容易发生恶变,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