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方 窦朝磊 高自山 石林山
◆摘 要: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对学生进行能力的提升以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保证学生在学科的学习中可以保持明确的学习目标,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传统教学的背景下,教师更加注重知识的传递,缺乏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培养,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为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培养其综合能力,需要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做好教学设计,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核心素养
一、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高中数学相对于初中的教学内容和难度进一步提升,其计算过程更为繁琐,如在几何中,多数大题通常会呈现出不规则图形,学生缺乏有效的解题思维和核心能力,在解答过程中难以实现公式或者定理的灵活运用,进而无法有效解决几何问题。因此,如果学生不具备核心素养,则难以有效解决几何题。其次,核心素养可以有效的将学生的思维进行转换,帮助学生理解更加深度的知识。最后,核心素养强调建模和构图,即将数字信息转化为图像信息,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将会更加直观化,通过核心素养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鼓励积极创新,在学习中可以有效的提高成绩以及促进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高中数学要将核心素养作为重要教学内容,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路径
1.做足单元功课
教师在教学一单元知识前自己要钻研、吃透大纲,吃透教材,吃透单元各知识点,做到未雨绸缪。在教学中踏实工作,做好教学中每天数学课的各环节。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每天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适时调整、适时应对,始终保持学生有斗志,有学习欲望,快检测时有冲动,这靠教师平时的培养。对有厌学的学生教师应弄明白其中之因,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适时鼓励、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使燃起希望的火焰,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学习欲望的保鲜。教师在面对学生时要有饱满的精神,给学生充满希望,从内心深处喜欢你。学生间产生的诸多问题,教师要发挥好正能量的作用,不因事小而不为。特别找到学生的闪光点,传递老师欣赏他、激励他。正确处理学生优与缺,批评学生时要让他心服口服。表扬则让学生充满喜悦,尤其是学习上的闪光点时教师可夸张式表扬,根据学生的心里特点可拉高学习的气势。通过一系列的策略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想检测的欲望油然而生。
2.重视深度学习教学目标
深度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包括批判思维、反向思考、信息整合能力等,由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建立时,需要明确学生的发展方向。在进行数学知识讲解时,让学生掌握了基本概念和公式后,不断形成高阶思维,对于中等难度和高难度的题目进行分析与总结。让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师要精心的设计相关的教学安排和任务,由此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从而进一步的加强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目标的培养。深度学习是目前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倡导学习者对新旧知识进行整合连接,批判性理解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决策,解决问题。深度学习的理念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对课程标准的落实和对时代挑战的回应。例如,教师在进行简单的基础知识讲解后,让学生对知识点和具体的题目进行深入了解,提出问题,由老师解答,让学生从学习基础延伸到高难度的学习目标。
3.利用多媒体建立探究活动
数学课堂应用多媒體技术的关键在于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充满趣味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此氛围中大胆提问。例如在“二氧化碳的制取”的教学中,针对部分地区缺乏探究器材的问题,教师首先可以将这一探究中需要用的器皿和具体操作步骤进行整理,然后利用多媒体,将主要探究步骤显示出来,让学生对探究有一个初级了解,然后再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询问,教师给予回答,让学生迅速掌握基本步骤。新课标教学理念强调,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因而,在开展数学教学时,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对应的课堂情境,让学生产生代入感,了解数学的具体操作。
4.问题教学,强数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合作意识。
在数学素养培养的背景下,进行问题教学,让学生在问题探索中培养数学素养。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数学知识的衔接性和关联性,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全面分析和比较,高效的获得一些和该知识内容相近的知识。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根据教学内容并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提出一些开放性较强的论题,这种开放性且具有较大争论性的问题必然会引起学生极大的讨论,这个时候就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事物,发散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整体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需要持续反馈,即使反馈,指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调整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三、结语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基础,然而由于教师缺乏逻辑探究和方法传授,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难以有效提高,针对这一情况,需要教师借助于小组合作、例题探究等教学手段,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鼓励学生形成有效的归纳思维。同时利用观察、分析、以及归纳的方式,让学生清晰的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对题目的感知能力。
参考文献
[1]孙雪.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解析[J].考试周刊,2018,(2).89.
[2]汪欢.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讨[J].新课程(下旬),2017,(10).33.
[3]张占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探究[J].学周刊,2017,(3).72-73.
[4] 王小娟.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分析[J].中学生数理化.20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