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树海
(揭阳市慈云医院 重症医学科,广东 揭阳 522000)
脓毒血症是由感染或创伤引发的全身炎性反应,是导致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脓毒血症患者伴有发热、寒战、心慌、气促等症状,且多伴有高分解代谢、脑水肿、肺水肿、心衰等严重症状,并发循环障碍和器官功能衰竭,死亡风险高。对于ICU脓毒血症患者,临床上要予以积极的对症治疗。以往主要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经血液透析治疗可暂时缓解患者的症状,但无法清除大量液体[1-2]。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血液净化技术,此种治疗技术能够清除血液中的炎性细胞因子,替代受损的肾脏恢复肾功能,可满足大量液体摄入,更有利于后续的营养支持治疗。现将我院收治的30例ICU脓毒血症患者作为主要对象,旨在深入分析和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的临床疗效,详述如下。
1.1 一般资料。将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ICU接受治疗的脓毒血症患者共30例作为主要对象,以入院时间先后为分组原则,各15例。观察组:男9例,女6例;年龄42~68岁,平均(56.26±3.37)岁。对照组:男10例,女5例;年龄43~67岁,平均(56.21±3.43)岁。经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两组均予以常规抗感染、纠正酸中毒、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等予以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是否上呼吸机。对照组采用血液灌流治疗,流速为每分钟30~100 mL,治疗时间为2 h,使用中性大孔吸附树脂作为吸附剂。观察组予以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留置两根单腔导管,建立血管通路,使用1000 mL浓度为0.9%氯化钠溶液对连续性肾脏替代机进行冲洗,初始用肝素化抗凝的剂量是0.3~0.5 mg/kg,每小时追加剂量为2~10 mg。每12~24 h更换一次管路和过滤器,置换液量为每小时1~2 L,血流速度为每分钟50~100 mL。
1.3 观察指标。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肌酐、尿素氮)和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进行测定,并将两组的各项指标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评估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使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APACHEⅡ)[3]作为评估工具,评分范围是0~71分,所得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
1.4 统计学处理。在SPSS 24.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中键入计量资料(±s),选择t检验方式对组间数据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键入计数资料(n,%),选择χ2检验方式对组间数据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当计算结果P值在0.05以下说明存在显著差异。
2.1 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两组的肌酐和尿素氮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肾功能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肌酐、尿素氮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s)
表1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s)
组别 时间 肌酐(μmol/L) 尿素氮(mmol/L)观察组(n=15)治疗前 283.26±12.48 32.18±8.45治疗后 140.18±8.77 11.49±6.56对照组(n=15)治疗前 284.84±11.95 32.05±8.41治疗后 182.56±9.76 18.84±6.79 t/P对照组(治疗前后) 25.674/0.000 4.733/0.000 t/P观察组(治疗前后) 36.329/0.000 7.491/0.000 t/P组间值(治疗前) 0.354/0.726 0.042/0.966 t/P组间值(治疗后) 12.509/0.000 3.015/0.005
2.2 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治疗前比较两组的APACHEⅡ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两组的APACHEⅡ评分均减小,观察组治疗后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低,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的APACHEⅡ评分(±s)
表2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的APACHEⅡ评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 15 26.78±2.95 7.48±1.21 23.443 0.001对照组 15 26.47±2.98 12.46±1.32 16.648 0.001 t - 0.286 10.771 -P - 0.777 0.000 -
2.3 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治疗前两组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后两组的凝血功能指标均升高,而观察组治疗后的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较对照组低,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的凝血功能指标(±s)
表3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的凝血功能指标(±s)
组别 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s)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s)治疗前 17.94±5.23 40.18±3.26治疗后 23.26±4.37 54.28±4.58对照组(n=15)观察组(n=15)治疗前 17.84±5.18 40.14±3.85治疗后 44.15±4.95 76.26±5.29 t/P对照组(治疗前后) 14.222/0.000 21.381/0.000 t/P观察组(治疗前后) 3.023/0.005 9.714/0.000 t/P组间值(治疗前) 0.053/0.958 0.031/0.976 t/P组间值(治疗后) 12.253/0.000 12.166/0.000
脓毒血症是ICU科室中的常见疾病,死亡率高达20%~63%,因此,临床上要寻找一种更为安全、更加可靠的治疗方法[4-5]。近年来,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逐渐运用在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上,此种治疗方法是通过弥散、对流、吸附原理,发挥出清除炎症的作用,以改善血流动力学,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同时可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对患者的各个重要脏器和循环系统起到保护性作用[6-8]。本研究显示,经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的脓毒血症患者,其治疗后肾功能改善更为明显,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更低,虽然会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但相比于其他治疗方法,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对患者凝血功能产生的不良影响更小,上述结果均充分体现了连续肾脏替代疗法的治疗优势,可见此种方法有利于清除炎性因子和机体代谢产物,从而保持电解质和酸碱的平衡性与稳定性,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综上所述,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ICU脓毒血症的优势显著,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