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玉琴
射频消融术能够使髓核内胶原纤维发生汽化、收缩及固化等反应,进而可使椎间盘体积获得减少并使椎间盘压力获得降低,能够有效减轻神经根所受刺激并降低退变椎间盘内炎症反应[1]。术后配合积极有效的功能性锻炼能够促进其功能康复,使功能锻炼效果获得显著提高。腰背肌锻炼为术后常用锻炼方式,如“拱桥式”“飞燕点水式”等,但是因具有动作难度大及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患者依从性不佳,对术后康复效果会造成一定的影响[2]。为了促进患者术后腰椎功能恢复,必须选择更加简单且有效的康复锻炼方法。本次研究纳入自2018年7月-2020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射频消融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8例,通过设置对照组的方式分析应用八段锦操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汇总如下。
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随机抽取98例。(1)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CT、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且纤维环破裂不明显,患者存在间歇性跛行、持续性腰痛及肢体麻木等症状;②患者听力及理解和表达能力均正常,了解本次拟研究目的并自愿加入此次试验。(2)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马尾神经损伤;②合并严重腰椎退行性病变或者椎间盘纤维环钙化;③并发严重内科疾病;④由于体质状况前欠佳等因素而不能完成试验;⑤合并骨质疏松或者病理性骨折患;⑥合并严重凝血功能异常或者血液系统疾病。所纳入研究对象经系统双盲法分成两组,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各有49例。其中,试验组男女分别为27、22例;年龄28~83岁,年龄(53.24±5.09)岁;病程2个月~17年,平均(5.52±0.32)个月。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6、23例;年龄25~82岁,平均(54.03±5.14)岁;病程2个月~19年,平均(5.65±0.30)个月。两组患者病程、性别及年龄等基本临床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处理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伦理要求。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次研究方案。
术后1周指导所有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对照组患者进行“拱桥式”“飞燕点水式”等功能锻炼。拱桥式:指导患者将头部、双肘及双足支撑于床上,下肢、臀部、背部及腰部稍用力离开床面直至感觉到疲劳,然后变换体位为仰卧位。飞燕点水式:指导患者伏于病床上,以腹部作为支点并向上抬起胸部和头部,以离开床面为宜,上肢后伸至背侧并伸直双膝,抬高双腿至离开床面并后伸至背侧,形似飞燕状。根据患者肌力以及身体耐受度确定锻炼强度和时间,在不超出患者耐受度范围内每日可反复锻炼多次。指导试验组患者进行八段锦功能锻炼,科室建立康复训练微信群并发放八段锦操视频,指导患者通过反复观看等方式学习和纠正动作。共计八式:双手托天理三焦为第一式;左右开弓如射雕为第二式;脾胃调理臂单举起为第三式;五劳七伤向后瞧为第四式;摇头摆尾去心火为第五式;双手攀足护腰肾为第六式;怒目攥拳增气力为第七式;背后七颠百病消为第八式。锻炼频率为2次/d,医护人员应及时纠正患者不当动作并于出院后加强随访,鼓励和指导患者坚持锻炼。
(1)对比两组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JOA评分、ODI评分及VAS评分。应用JOA评估量表(日本骨科协会制定),评估内容包括临床体征、日常生活及主观症状等,总评分为29分,其中,临床体征评分为9分、日常生活评分为14分、主观症状评分为6分,评分越高则表明患者腰椎功能恢复效果越好。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干预前后患者社会活动与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站、坐、转移、社交、睡眠、提物及生活自理等,总评分为45分,评分与患者社会活动及功能呈负相关,即评分越低则患者社会活动与功能恢复越理想。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干预前后患者疼痛缓解情况,总评分为10分,评分与患者疼痛度呈正相关,即评分越高则患者疼痛度越强烈。(2)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活动功能进行评价,其中,腰部活动度评分标准如下:腰部能够自如活动,不受限制为0分;腰部活动稍微受限为2分;腰部活动受限较大为4分;腰部活动严重受限为6分;腰部完全无法活动为8分。直腿抬高程度评分标准如下,0分:直腿抬高幅度≥70°;2分:直腿抬高幅度范围为≥50°~70°;4分:直腿抬高幅度为≥40°且<50°;6分:直腿提高幅度范围为≥20°且<40°;8分:直腿抬高幅度范围<20°。
干预前患者JOA评分、ODI评分及VA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JOA评分升高、ODI评分及VAS评分均下降,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对比,试验组JOA评分更高,ODI评分及VAS评分均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JOA评分、ODI评分及VAS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JOA评分、ODI评分及VAS评分比较 [分,(±s)]
?
干预前两组腰部活动度及直腿抬高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腰部活动度及直腿抬高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各项指标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腰部活动度及直腿抬高程度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腰部活动度及直腿抬高程度评分比较 [分,(±s)]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由于在外界因素影响下椎间盘纤维环发生破裂并导致髓核组织自破裂部位脱出或者突出,压迫椎管内脊髓和神经根,以疼痛等为主要临床症状,主要引发原因为突出椎间盘压迫邻近神经根并阻碍静脉回流,使得血流瘀滞并诱发无菌性炎症反应[3-4]。临床应采取有效措施使机械压迫得到有效解除并对炎症介质细胞与介导相关反应获得有效抑制[5]。
射频消融术可将射频穿刺针直接刺入靶点,使突出髓核组织得到消融,此外,热凝还能够修复受损纤维环且不会对正常髓核造成损伤,有助于降低腰椎间盘突出复发风险[6]。
八段锦操能够取得调和气血、化瘀活血、疏通经络及祛瘀生新等功效,既能够使肌肉力量获得增强,还有助于保持脊椎稳定性[7-8]。作为全身性运动方式,八段锦操能够牵拉粘连软组织,有助于减轻局部疼痛功能,同时还能够使活动受限等症状获得缓解[9];全身骨骼均参与至锻炼过程中,可促进淋巴及血液回流,能够加快炎症反应及肌肉痉挛消除[10];还可促进腰背部血液循环改善,壮骨强筋功效确切,有利于增强腰背部肌肉力量,有效缓解腰背酸痛及腰肌劳损;能够使肌群力量获得增加,还可使腰椎灵活性及稳定性获得增强,对于促进腰椎运动功能改善有重要价值[11]。
此次研究中,干预后两组对比,试验组JOA评分更高,ODI评分及VAS评分均更低,腰部活动度及直腿抬高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相比于传统的腰背肌功能锻炼方法,八段锦操具有锻炼方便、难度系数低及动作简单等特点,不受场地以及时间的限制,患者接受度以及锻炼依从性均较高。锻炼前为患者提供规范动作示教并为其提供练习指导,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保证动作的规范性,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可充分激发人体内在潜能,有效调节身体机能,可大大提高康复训练效果[12]。
综上所述,为接受射频消融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提供八段锦操锻炼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促进其腰椎功能改善,对于减轻患者疼痛度、提升其生活品质可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