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雅 符丹丹
摘 要: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以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标。专业核心课是学校投入最多,对学生影响最直接的课程,此类课程容易产生明显的育人成效,因此加强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建设至关重要。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物流专业课程思政普遍存在育人机制不完善、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不足的问题。以物流专业核心课“仓储与配送管理”为例,提出要加强课程思政顶层设计,提升教师素养,明确课程目标,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内涵和改革教学方法。
关键词:课程思政;物流专业;仓储与配送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requires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all staff in the whole process and all-round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s are the courses which are invested the most and have the most direct impact on students. Such courses are likely to produce obvious educational effects,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 However,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of logistics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uch as the imperfect education mechanism and insuffici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bilities of teachers. Taking the logistics core course“warehousing and distribution management”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roposes to strengthen the top-level desig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clarify the curriculum objectives,excav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notation in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reform the teaching methods.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logistics major; warehousing and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2014年,上海的高校率先探索并實践课程思政改革。2016年,习近平主席在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明确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此后,各级各类教育文件和实践都指向高校课程思政建设,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作实施纲要》发布,“课程思政”首次被写入教育部文件。2019年8月,《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坚持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和价值引领作用,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建设形成协同效应。由此可见,“课程思政”在国家战略上已经由高等教育覆盖到各个阶段的教育,成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同时,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物流需求总体水平保持平稳增长,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数据,2018年物流总额283.1万亿元,同比增长6.4%;2019年,物流总额达到298.0万亿元,同比增长5.9%。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物流行业的发展面临困难,但随着复工复产深入推进,物流需求快速回升,物流需求结构优化调整,新业态继续向好。根据对物流运行情况的分析,发现物流运行再上新台阶,物流行业进入到提质增效的关键期。社会对物流服务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物流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样的形势,加强物流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培育兼具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的高水平物流人才势在必行。
课程思政改革的研究和实践在全国范围内推开,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在课程思政概念界定方面,高德毅等学者认为课程思政的实质是课程观,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融入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1]。邱伟光认为课程思政就是高校的所有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教育作用[2]。关于课程思政的概念还有很多,但实质都是要在课程教学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采取融合和渗透的方式,充分发挥各课程的育人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关于课程思政的建构路径,王丹丹认为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要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内容、师资力量、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入手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建设[3]。邹蒲陵厘清课程思政的生成逻辑,认为要构建课程思政,急需转变育人理念,从资源和教材等多方面加强课程建设,构建大思政的格局和课程联动机制[4]。在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建设方面,周思远、万玉龙等学者响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趋势,结合物流专业“仓储与配送”课程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5-6]。匡江红等学者以飞行技术专业为例,分析专业课“课程思政”开展必要性,并从思想统一到行动落实提出具体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7]。此外,周宁武以物流专业核心课程“仓储管理实务”为例,从目标、思政元素和整体设计等方面进行思政内容开发[8]。
现有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课程思政改革的概念、价值和发展、教学设计研究。对于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的研究相对较少,仅有的研究或论述不全,或缺乏可拓展和可借鉴性。为此,本文对物流专业核心课程“仓储与配送管理”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和研究,以期发挥课程思政在专业课中的育人作用,为物流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1 物流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物流行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先导行业,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產生着重要且直接的影响。因此,物流行业的每位从业人员都肩负重任,需要具备优秀的物流职业素养。物流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除了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素养,还需要政治意识、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思想政治素养。
物流专业的教学对象是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具有活泼外向、兴趣广泛、开放创新等特点,但是由于年龄和知识的限制,他们对于事物的深度和广度认识还不够,判断能力比较弱,自我意识相对强烈,缺乏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精神,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还处于相对模糊的状态。这个阶段正是塑造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关键期,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培养具备优秀思想道德素质的学生,尤为重要。
从课程体系看,物流专业核心课是在完成物流专业基础课程之后所讲授的课程。作为专业学习的核心内容,是学生未来就业的“安身立命”之本,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进行思政教育的突破点,必须要将思政教育全方位地融入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从教材编写上下功夫,编写教材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育人导向,梳理学科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其次教师在教学前要吃透课程标准的目标并了解课程内容,还要认真钻研、熟悉教材,厘清学科知识中蕴含哪些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教学中要深化教学改革,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翻转课堂、体验式学习等生动的教学方式,采用简单易懂的呈现方法,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课堂体验,引导学生自我体悟优秀文化、核心价值观,增强历史使命感、工匠精神、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2 物流专业课程思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物流专业课程思政的现状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教育理念和实践,尚处于初步的摸索和试行阶段,“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长期以来,物流专业课的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分离,各自为阵,专业课教师主观上也普遍认为专业课最重要的就是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学校领导、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师的任务。课程思政推行以来,国家、教育部门及学校还没有发布针对物流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方案,专业课教师没有受过专门的课程思政建设指导培训,对课程思政缺乏清晰的认识。直到国家要求高校举行“课程思政”特色示范课堂建设比赛,许多专业课教师才逐渐认识到课程思政的发展趋势和价值,物流专业授课教师也不例外。物流专业许多教师认识到传统的“知识本位”教学模式存在不足,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插入思想政治内容,但是由于他们对课程思政不够熟悉,其课程思政的实践处于不得要领的状态,对在专业课教学中如何开展课程思政,采用什么方法和手段感到迷茫。
2.2 物流专业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2.2.1 课程思政育人机制建设不完善。虽然从国家到学校各个层面都开始重视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但目前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大都缺乏针对性的指导方案和统筹规划,物流专业亦是如此。这就导致物流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存在领导机制、行动机制、评价机制和协同育人机制等不健全的问题。首先,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国家的全新教育理念和战略,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团队带领和推进各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没有完善的领导机制,课程思政的建设就无法做好统筹部署,一线教师在实践时也就缺少指引。其次,由于课程思政的研究和实践还有待深入,加上各个学校和专业的情况不同,还没有可复制、可推广的专业课课程思政行动和评价机制。机制不完善,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动力和投入程度会受到严重限制。最后,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合作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因此物流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也不能闭门造车。但是目前物流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接触和了解不多,课程思政的建设主要是基于教师本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单独进行课程思政实践,没有与思想政治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建立良好的协同育人机制。这些都会使课程思政的建设效果大打折扣。
2.2.2 物流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不足。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只有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思政素养都达到较高水准,才能在专业教学中准确挖掘出深层的思政成分,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体现教师的关键作用。目前物流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上主要存在以下不足:第一,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还未在广大的物流专业教师中真正扎根,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清晰,课堂上还是以知识与技能教学为主导。第二,在课程思政的实践中,一些物流专业授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开发的深度把握不到位,一种是开发不足,没有设定明确的思政目标,走形式主义,只是将零零星星的思政内容生硬地穿插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中;还有一种是开发过度,直接以思政内容为体系,讲授思政内容过程中穿插专业基础知识,这就混淆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第三,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课程思政”教育的工具和方法,很多老师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时还是沿用知识与技能教学的方法,只是借助教育机制和自己的生活积累进行“随机性”的思想政治教学。如此一来,课程思政的建设必定会大受影响。
3 物流专业核心课“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
“仓储与配送管理”作为物流专业核心课程的典型代表,是一门介绍仓储与配送管理基本概念和业务流程,培养仓储经营管理、仓储设施设备操作、仓库保管作业、配送中心作业管理能力等多种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通过课程思政建设,方能使学生在掌握仓储与配送作业管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达到从事仓储与配送管理工作的能力要求。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思政建设,就是在课程思政建设方案的指导及各层级教育部门的统筹规划下,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将思政理念融入“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中,明确教学目标,充分挖掘和梳理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把握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之间的衔接和切入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
3.1 加强课程思政顶层设计,健全育人機制
课程思政旨在构建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体系,以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目标,这就需要高度自觉的顶层设计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保障。首先,国家和地方的教育部门都要意识到专业课对学生的重要性,具有大局意识,统一制定国家或地方的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方案,为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指导;其次,学校应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工作,实行党委领导负责制,成立领导小组,分工合作,明确工作职责;同时应该建立健全各项机制,形成完善的领导、管理、工作及评价机制,引导、激励教师积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最后是鼓励物流专业教师与校内思想政治课程授课教师、其他专业教师沟通交流,在课程思政教学大纲、思政元素提取、教学方法、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合作,形成协同育人机制。
3.2 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素养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一线实施者,是决定“课程思政”建设能否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素养和能力非常重要。第一,教师应自觉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首要职责就是“传道”,要求教师言传身教,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陶行知先生提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若要教书育人,自身就得是一个德行高尚、行为端正的人。作为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要真正做到“德高”,真正能够“传道”,就得用深厚的知识基础和文化底蕴来武装自己,并在日常生活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意识,积极参加思想政治学习活动,增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第二,学校、学院和教师要密切配合,组建教学团队,通过团队的形式探索“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思政建设,分工协作,互相学习,切实提高物流专业“仓储与配送管理”授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水平和育人能力,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三观和职业道德。
3.3 明确课程目标
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常是使学生成为能够在流通领域及各类工商企业从事物流管理相关工作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具体到“仓储与配送管理”这门课程的目标,就是使学生掌握仓储与配送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他们获得满足仓储与配送管理工作要求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在课程思政建设中,除了知识和能力目标,还应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德育目标,这样才能既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又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格。因此,教师要围绕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目标,修订和完善教学大纲,确立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内涵,细化课程思政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方面,要求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仓储与配送管理的基础知识、作业流程等;能力目标在于使学生具备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收发货及存货管理作业、草拟仓单、合同等实训项目,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和相关设备等专业技能和在工作中需要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思政目标方面,要以“仓储与配送实务”知识点为出发点,充分挖掘思政内涵,从育人角度进一步开发课程价值,充分利用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通过对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的结合,引导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增强爱国情怀、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三观和职业素养。具体教学目标如图1所示。
3.4 挖掘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以应付检查,更不能生硬地将思政教育添加课程教学中,出现过犹不及的现象。教师要根据课程的内容深入挖掘和积累思政元素,在深入钻研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找准思政内容融入点,进行整合和精心设计,采用合适自然的教学方法展开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本文选取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何庆斌主编的《仓储与配送管理》作为参考教材,对照教材内容,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整合教学内容与其思政内涵的有机结合点,如表1所示。
3.5 改革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有效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宜采用潜移默化的形式,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据专业知识与技能相融合的思政元素,确定新的教学方法。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充分利用各种传统的和现代信息化的教学手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质量,达成专业知识、能力及思政目标。如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学内容为出发点,契合具体内容特点,引用仓储和配送领域的实际案例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视频教学、专题讨论、小组合作或实训操作等方式进行思政教育渗透。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线上线下课堂相结合,并及时挖掘和搜集课程内容的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探讨,这样既能够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增加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更好地融入思政元素,使思政教育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活力,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养成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团队意识、成本效益意识等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 高德毅,宗爱东. 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2] 邱伟光. 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 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3] 王丹丹. 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5):46-51.
[4] 邹蒲陵. 课程思政的生成逻辑与建构路径[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2):79-83.
[5] 周思远. 课程思政在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42(3):168-169.
[6] 万玉龙,莫国涛,洪琼,等. 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 中外企业家,2019(30):184-186.
[7] 匡江红,张云,顾莹. 理工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 管理观察,2018(1):119-122.
[8] 周宁武. 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内容开发研究:以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仓储管理实务”为例[J]. 物流技术,2020,39(4):155-160.
收稿日期:2020-12-18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本科院校物流管理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互动融合探索与实践”(2017JGB300);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双万计划背景下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协同创新研究”(2020JGA240);南宁师范大学2020年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2020KCSZ31);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马小雅(1981-),女,云南昆明人,南宁师范大学物流管理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高级物流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经济学;符丹丹(1999-),女,广东湛江人,南宁师范大学物流管理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财经商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