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能量TPF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策略在对脓毒症所致急性肾衰竭患者进行治疗中的应用

2021-07-22 01:57施永涛郭剑波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4期
关键词:高能量营养液脓毒症

崔 娟,王 博,徐 雯,施永涛,陈 俊,郭剑波

(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湖北 襄阳 441100)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过多的毒素在此病患者的体内潴留易导致其发生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发生ARF 的脓毒症患者常会出现蛋白质过度消耗的情况,其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较高[1]。对脓毒症所致ARF 患者进行早期营养支持可迅速改善其机体的营养状况,促进其胃肠道及免疫系统功能恢复正常。有研究指出,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不当可导致患者发生胃潴留[2]。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是比较用不同能量的肠内营养混悬液(Enteral Untritional Suspension,TPF)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策略对脓毒症所致ARF 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 年7 月至2020 年6 月在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ICU 接受治疗的114 例脓毒症所致ARF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肠内营养液能量的不同将其分为高能量组与低能量组(57 例/组)。低能量组患者中有男性19 例,女性38 例;其年龄为23 ~78 岁,平均年龄(51.65±6.92)岁;其中原发病为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有25 例,为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的患者有23 例,为创伤后继发感染的患者有9 例。高能量组患者中有男性25 例,女性32 例;其年龄为21 ~81岁,平均年龄(54.85±5.38)岁;其中原发病为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有19 例,为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的患者有26 例,为创伤后继发感染的患者有12 例。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被确诊患有脓毒症所致ARF[3];2)住院治疗7 d 以上;3)预计生存时间在4 个月以上;4)无明显的胃肠道功能障碍;5)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存在肝功能或肾功能衰竭;2)存在胃肠道功能障碍;3)存在纳离子、钾离子等电解质紊乱或酸碱失衡的情况。

1.3 治疗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并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对其进行对症治疗。在其入院后24 h 内,经由鼻饲管为其缓慢滴入能全力〔生产企业:纽迪希亚制药( 无锡)有限公司,规格:1.0 kcal/mL×500 mL,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284〕与康全力〔生产企业:纽迪希亚制药( 无锡) 有限公司,规格:0.75 kcal/mL×500 mL,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3536〕的混合液,初始滴速为20 mL/h,之后逐渐将滴速增加至120 mL/h。高能量组患者营养液的配比为能全力:康全力=2:1,低能量组患者营养液的配比为能全力:康全力=1:2。两组患者第1 天营养液的用量为500 mL,第2 天增加至550 mL,第3 天及以后均为800 mL。

1.4 观察指标

1)比较治疗前及治疗7 d 后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血红 蛋 白(hemoglobin,Hb)、血 清 总 蛋 白(total protein,TP)、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和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7 d 后,采用Sysmex 流水线血液分析仪检测患者Hb、血清TP、ALB的水平,采用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其血清CD3+、CD4+、CD8+、CD4+/CD8+的水平。2)比较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胃潴留的发生率、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和入住ICU 的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4.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的比较

治疗7 d 后,两组患者Hb、血清TP、ALB 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低能量组患者Hb、血清TP、ALB的水平均高于高能量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的比较(g/L,± s )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的比较(g/L,± s )

组别 时间 Hb TP ALB低能量组(n=57)治疗前 92.36±10.36 55.45±4.55 35.96±4.56治疗7 d 后 100.68±10.32 58.56±4.36 37.63±4.21 t 值 4.296 3.726 2.032 P 值 0.001 0.001 0.046高能量组(n=57)治疗前 92.21±10.34 55.23±4.35 34.38±4.32治疗7 d 后 96.31±10.31 56.85±4.28 36.01±4.22 t 值 2.120 2.004 2.038 P 值 0.036 0.047 0.044 t 值组间治疗后 2.262 2.113 2.052 P 值组间治疗后 0.025 0.037 0.043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的比较

治疗7 d 后,两组患者血清CD3+、CD4+、CD4+/CD8+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 ;低能量组患者血清CD3+、CD4+、CD4+/CD8+的水平均高于高能量组患者,P<0.05。治疗7 d 后,两组患者血清CD8+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血清CD8+的水平相比,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的比较(± s )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的比较(± s )

组别 时间 CD3+(%) CD4+(%) CD8+(%) CD4+/CD8+低能量组(n=57)治疗前 45.31±4.75 28.72 ±4.63 25.21±4.34 1.08 ±0.16治疗7 d 后 47.32±4.36 31.49 ±4.31 23.04±4.21 1.15 ±0.13 t 值 2.354 3.306 2.710 2.563 P 值 0.020 0.001 0.007 0.012高能量组(n=57)治疗前 45.08±4.34 28.15±4.31 25.39±4.61 1.05±0.13治疗7 d 后 46.71±4.22 29.78±4.29 23.67±4.58 1.10±0.12 t 值 2.033 2.024 1.998 2.134 P 值 0.044 0.045 0.048 0.035 t 值组间治疗后 1.759 2.123 0.765 2.134 P 值组间治疗后 0.049 0.036 0.446 0.035

2.3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胃潴留的发生率、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入住ICU 时间的比较

在治疗期间,低能量组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入住ICU 的时间均短于高能量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胃潴留的发生率相比,P>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胃潴留的发生率、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入住ICU 时间的比较

3 讨论

脓毒症所致ARF 患者因营养代谢状况变化显著,易发生营养不良。有研究指出,脓毒症所致ARF 患者机体的免疫活动剧烈,各类营养素的损耗较大,临床上应及时采用合理的营养支持策略对其进行肠内营养支持[4-5]。在本次研究中,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为高能量组脓毒症所致ARF患者采用高能量的TPF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策略(能全力:康全力=2:1)进行营养支持,为低能量组脓毒症所致ARF患者采用低能量的TPF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策略(能全力:康全力=1:2)进行营养支持。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低能量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均优于高能量组患者。这表明,与采用高能量的TPF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策略相比,用低能量的TPF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策略对脓毒症所致ARF 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其营养状况。这可能是由于高能量TPF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策略中大量使用的能全力含有较多的麦芽糊精、乳清蛋白水解物等物质。有研究指出,大量使用能全力可导致患者发生胃潴留等胃肠道不良事件[6]。相关的研究表明,CD4+等T 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会随着机体生理状态的变化而产生巨大波动,其水平越高表示免疫功能越强。脓毒症所致ARF 患者存在高变异、高分解代谢的免疫特征,其免疫功能通常较差。本研究发现,与采用高能量的TPF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策略相比,用低能量的TPF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策略对脓毒症所致ARF 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可显著改善其免疫功能。入住ICU 的患者在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后,其并发胃潴留的风险通常较高。这可能与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存在胃肠功能异常、无法耐受营养液有关[7]。有学者指出,康全力(本研究中低能量组患者大量使用的营养液)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可溶性膳食纤维,易被机体吸收。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低能量组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和入住ICU 的时间均短于高能量组患者,P<0.05。这与相关研究的结果相似[8]。

综上所述,与采用高能量的TPF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策略相比,用低能量的TPF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策略对脓毒症所致ARF 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其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促进其康复。

猜你喜欢
高能量营养液脓毒症
几种常用植物营养液及特点
托卡马克中磁流体不稳定性与高能量离子相互作用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高能量早餐有益心脏健康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高能量姿势》
无土栽培营养液自给系统设计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钴铝酸锂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