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注射液联合蓝光照射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

2021-07-22 01:57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4期
关键词:蓝光黄疸胆红素

张 吉

(灵山县人民医院,广西 钦州 535099)

新生儿黄疸多属于生理性黄疸[1]。新生儿血清中胆红素的水平升高可导致其皮肤、巩膜及黏膜等部位出现黄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患儿的症状可自行消退。但部分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患儿的病情可发展为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患儿可并发胆红素脑病[2]。白蛋白是运输胆红素的载体。蓝光照射疗法属于物理疗法。本研究主要是探讨联用白蛋白注射液和蓝光照射疗法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4 月至2019 年10 月在灵山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00 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 分 为Ordinary 组(50 例) 和Observation 组(50 例)。Ordinary 组患儿的平均日龄为(11.23±2.87)d;其平均体质量为(3.21±1.26)kg;其中黄疸程度为轻度的患儿有15 例,为中度的患儿有15 例,为重度的患儿有20 例。Observation 组患儿的平均日龄为(11.23±2.87)d;其平均体质量为(3.52±0.06)kg;其中黄疸程度为轻度的患儿有16 例,为中度的患儿有17 例,为重度的患儿有17 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自然分娩的足月新生儿。2)患儿的出生体质量>2500 g。3)患儿的日龄<28 d。4)患儿的病情被确诊为新生儿黄疸。5)患儿病情的持续时间>2 周。6)患儿血清胆红素的水平>221 μmol/L,或其血清胆红素的水平每天增加>85 μmol/L。7)患儿进行肝、肾功能检测的结果显示其肝、肾功能正常。8)患儿存在蓝光照射治疗指征。排除标准:1)患儿发生新生儿窒息、围产期产伤或围产期感染。2)患儿母亲患有免疫性疾病。3)患儿患有胆道系统疾病。4)患儿的耐受性较差。5)患儿对本研究中使用的药物过敏。6)患儿存在蓝光照射治疗的禁忌证。

1.3 方法

应用经皮黄疸仪对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的水平进行检测,2 次/d。依据新生儿小时胆红素百分位列线图的分析结果,对两组患儿进行对症治疗。应用蓝光照射疗法对两组患儿进行治疗,方法是:用黑色眼罩、黑布遮盖患儿的眼睛及生殖器官。应用新生儿蓝光治疗仪对患儿进行蓝光照射治疗,6 ~10 h/ 次,1 次/d,共治疗3 d。在此基础上,应用白蛋白注射液对Observation 组患儿进行治疗。白蛋白注射液的用法是:蓝光照射治疗结束后,将1 g/kg 的白蛋白注射液与15 ~20 mL 浓度为10%的葡萄糖注射液相混合,使用此混合液对患儿进行静脉注射,1 次/d,共治疗3 d。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各项血清胆红素指标。血清胆红素指标包括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应用经皮黄疸仪对患儿各项血清胆红素指标的水平进行检测。

1.5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治疗后,患儿皮肤、黏膜黄疸等症状完全消失,其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恢复正常。显效:治疗后,患儿皮肤、黏膜黄疸等症状基本消失,其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明显下降。有效:治疗后,患儿皮肤、黏膜黄疸等症状有所改善,其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有所下降。无效:治疗后,患儿皮肤、黏膜黄疸等症状未改善,其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未下降[3]。总有效率=(治愈例数+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Observation 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Ordinary 组患儿,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2.2 两组患儿的各项血清胆红素指标

治疗后,Observation 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的水平均低于Ordinary 组患儿,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各项血清胆红素指标(μmol/L,± s )

表2 两组患儿的各项血清胆红素指标(μmol/L,± s )

组别 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 血清间接胆红素的水平 血清直接胆红素的水平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Observation 组(n=50) 241.52±16.55 142.23±13.65 193.23±12.59 130.25±7.98 23.15±2.41 70.59±1.69 Ordinary 组(n=50) 240.26±17.26 175.26±10.26 196.23±8.57 149.56±11.94 22.59±3.16 90.26±1.78 t 值 0.373 13.678 1.393 9.508 0.996 56.667 P 值 0.355 0.001 0.083 0.001 0.101 0.001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病。新生儿黄疸患儿若未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其病情可进展为病理性黄疸[4]。临床上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多进行蓝光照射治疗。进行蓝光照射治疗前,应使用黑色眼罩、黑布遮盖新生儿黄疸患儿的眼睛、生殖器官等部位。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时,应加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监管,防止其抓伤皮肤或抓掉黑色眼罩[5]。依据新生儿黄疸患儿的病情,为其设置新生儿蓝光治疗仪的参数。将治疗仪灯管光源的直径控制在200 ~250 mm,将其波长控制在425 ~475 nm,将其灯管与床面的距离控制在350 ~450 mm[6]。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蓝光照射治疗,可使其体内脂溶性的非结合型胆红素发生光化学反应,将其体内脂溶性的非结合型胆红素氧化分解成水溶性的结合型胆红素,使其体内水溶性的结合型胆红素随尿液排出体外,改善其病情。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存在个体差异[7]。长时间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蓝光照射治疗,可使其细胞内部的氧分子转化为高活性的氧自由基,加重其氧化应激反应,损伤其肾功能[8]。白蛋白属于运输胆红素的载体。应用白蛋白注射液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治疗,可维持其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稳定,阻止其Z 型胆红素逆转为E 型胆红素,降低其E 型胆红素的水平,清除其体内的活性氧,减少其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的发生,改善其病情[9]。联用白蛋白注射液和蓝光照射疗法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治疗,可改善其血清胆红素的水平,控制其病情的进展。

综上所述,联用白蛋白注射液和蓝光照射疗法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改善其血清胆红素的水平。

猜你喜欢
蓝光黄疸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鲁晓岚:黄疸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肝脏刀刺伤修补术后黄疸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