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伟锋,宋晓辉
(1.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山西 汾阳 032299; 2. 山西省汾阳医院肾内科,山西 汾阳 032299)
糖尿病属于临床中十分常见的慢性疾病,不易治愈,且并发症较多。由于糖尿病患者的机体处于高血糖的状态,导致肾脏负荷加重,引起肾损伤,最终,导致发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属于糖尿病患者十分常见的并发症。现阶段,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使得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显著增加,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也明显上升,给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据报道,我国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约为10.9%,其中,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患病率为33.6%[1]。糖尿病肾病可呈进行性发展,且目前临床中尚无对该疾病的特效治疗方法,大多是以降糖、抗感染和纠正代谢紊乱等治疗为主。其中,前列地尔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肾脏血液流变学等作用。缬沙坦具有改善肾小球内高灌注状态、保护肾功能的作用。二者联合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控制疾病的发展,保障患者的预后。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共85例作为观察对象,观察了前列地尔静脉滴注联合缬沙坦口服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共85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对其分组,分为对照组、观察组。纳入标准:(1)均为2型糖尿病;(2)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3)年龄≤75岁;(4)意识清晰;(5)生命体征平稳;(6)经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器官功能检测无明显异常者;(7)患者及(家属)均表示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协议。排除标准:(1)对缬沙坦、前列地尔过敏者;(2)并发肾、心、肝等功能严重异常者;(3)合并急性心脑血管疾病者;(4)并发重度认知障碍、慢性疼痛病史、严重的精神疾病者;(5)入组前已经存在高血压患者;(6)有长期服用镇痛药物史者;(7)并发恶性肿瘤者。
对照组42例患者给予缬沙坦80mg/次,2次/d,口服,观察组43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20μg+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范围:55~74岁,平均(57.69±5.44)岁;糖尿病病程2~20年,平均(10.97±1.53)年。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54~75岁,平均(56.73±6.35)岁,糖尿病病程3~21年,平均(11.02±1.61)年。此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授权,且经对比2组病人的基本资料,未见任何明显差异,可对比(P>0.05)。
入院后,对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饮食、运动指导、降糖、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补液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胶囊(湖南千金湘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3521,规格:80mg×7粒×2板/盒)进行治疗,80mg/次,2次/d,口服,对观察组患者在给予缬沙坦胶囊基础上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4565,规格:2mL:10μg)20μg+0.9%生理氯化钠溶液250mL进行治疗,静脉滴注,1次/d。两组患者均在治疗1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
(1)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其中,各项生化指标包括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24h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ary protein quantity,24h UP)、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2)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疗效评价: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或改善,24h UP下降>50%;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24h UP下降20%~50%;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未明显改善,24h UP下降<2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研究,其中,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头痛、恶心、乏力、尿道烧灼感。(4)治疗前、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各项血糖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其中,各项血糖指标包括餐后2小时血糖(2h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hPG)、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应用血糖仪对其进行检测。
此研究数据全部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数据表示为[例(%)],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表示为均数±标准差,采用t检验,若P<0.05,则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治疗前,两组的Scr、BUN、24h UP、血浆粘度、FIB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生化指标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疗效为42例(97.67%),显著优于对照组为34例(80.95%)(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n(%)]
治疗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31%,与对照组(7.14%)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不良反应发生率[n(%)]
治疗前,两组的2hPG、FPG、HbA1c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的2hPG、FPG、HbA1c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各项血糖指标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临床中十分常见的疾病,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最为关键的原因,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十分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发病机制可能与糖代谢紊乱、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等多种因素间有关,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肾小球毛细血管灌注均逐步增高,引起肾损害。糖尿病肾病早期以尿微量白蛋白升高为表现,伴随着病情的进展,大部分该疾病患者进展至终末期时,会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并持续恶化,最终,可威胁到患者的生命[2]。控制糖尿病肾病病人的血糖及调节其肾功能,这是缓解蛋白尿症状的关键,也是预防病情进展的重要前提。
血液透析是临床中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首选方法,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改善患者的预后。但是,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由于治疗周期漫长,很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的负性情绪,从而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利于患者的预后[3]。所以,现阶段,临床中大多提倡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其中,缬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能够与选择性的拮抗1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扩张出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减少微量白蛋白渗出。前列地尔的主要成分是前列腺素E1,其能够增加肾脏血流灌注,抑制肾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降低出球动脉阻力,缓解肾脏高滤过、高灌注状态,保护肾功能。相关研究[4]显示,治疗后,前列地尔与缬沙坦联合用药组的24h UP、Scr、BUN水平下降,效果优于单用缬沙坦治疗组;联合用药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单用缬沙坦组为(71.67%)(P<0.05)。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的Scr、BUN、24h UP、血浆粘度、FIB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的Scr、BUN、24h UP、血浆粘度、FIB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疗效为42例(97.67%),显著优于对照组为34例(80.95%)(P<0.05),与上述报道类似。表明,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应用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血液流变学,并提高其临床疗效,原因应为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用药能够发挥出协同增效的作用,从不同的途径扩张血管,以改善肾脏的血液流变学参数,并降低肾小球内的高灌注压力,降低肾脏负荷,改善肾功能。相关研究[5]显示,滋肾活血方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后,观察组的2hPG、FPG、HbA1c各指标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效果优于单用缬沙坦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的2hPG、FPG、HbA1c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的2hPG、FPG、HbA1c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上述报道类似。表明,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应用能够发挥出控制血糖水平的作用。
相关研究[6]显示,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64%,单用缬沙坦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82%,两者差异不明显(P>0.05)。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1%,与对照组(7.14%)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与上述报道基本相符。表明,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用药不会明显增加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不良反应,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晕头痛、恶心、乏力等,均反应较为轻微,无患者因为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观察组内的1例患者在静脉滴注前列地尔后,出现轻度尿道灼烧感的不良反应,未影响到治疗。
综上所述,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应用到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各项肾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并控制其各项血糖指标,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