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罐辅助治疗对高龄脊柱骨折微创治疗术后并发症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2021-07-21 03:00王素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火罐膀胱经高龄

王素芳

高龄脊柱骨折患者多无明确外伤史,易发生脱位、椎体再骨折、腰背急性疼痛等并发症,内固定手术是目前临床较常见手术疗法[1-2]。但高龄脊柱骨折术中复位及固定相对困难,若植入材料出现松脱、脱位,则严重损伤脊髓及周围神经,阻碍供血,甚至出现截瘫[3-4]。有研究[5-7]显示,高龄脊柱骨折患者多处椎体再骨折的发生概率是普通骨折的5~12倍,加上大多数老年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病,术后诱发脑梗死、肾功能不全、急性疼痛的概率增大。中医学将高龄脊柱骨折患者引发腰背等疼痛归属于“骨萎、痹症”范围[8]。拔罐疗法基于阴阳学说,融合闪罐、抖罐、揉罐、推罐、坐罐等形式,有消肿止痛、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功效[9-10]。有协调椎体及其四周软组织,改善肌肉顺应性与脊柱平衡感作用[11]。鉴于此,为降低高龄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疼痛,本研究将平衡罐辅助治疗应用于高龄脊柱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满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行微创手术治疗的141例高龄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年龄60~90岁;发生骨折前无行走障碍,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BMI等指标正常;首次在我院接受X线/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脊柱骨折患者[12];无微创手术治疗禁忌证;患者与家属自愿参与本次调查研究。排除条件:受伤至手术时长≥2周;合并肝肾心肺严重器质衰竭;严重贫血;血液系统疾病、肿瘤疾病者;语言认知功能障碍;疗护配合度依从度低;中途各种原因退出调查者。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分为观察组72例与对照组69例。对照组:男38例,女31例;年龄62~86岁,平均 74.52±3.90岁;骨密度T值≥-1.0者3例,-2.5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即对症护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病情观察、常规饮食指导、功能锻炼以及感染预防等干预;预防压力性损伤、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每日评估皮肤情况,结合气垫床与翻身,分别在术后12 h、24 h、48 h、72 h、3 d、7 d评估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持续压力性损伤管理监控;评估营养状况,实施个体化营养膳食方案,及时反馈营养护理效果,增进皮肤抵抗力;密切观察病情,按照肺部感染与误吸相关风险因素列表评估,指导患者有效咳痰、体位引流与振动排痰;加强口腔护理;遵医嘱口服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或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每日饮水计划2000 ml以上;术后尽早拔除尿管并鼓励排尿。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平衡罐治疗。操作顺序:闪罐→揉罐→推罐→抖罐→坐罐。具体方案如下:①闪罐。2个火罐分别为自患者背部右上方(附分穴)及下(秩边穴);自患者背部左下方自下顺时针及上,来回操作3次。②揉罐。使用温热火罐底,自患者背部上方(大椎穴)及下(腰阳关穴);自远侧膀胱经上方(附分穴)及下(秩边穴);自近侧膀胱经上方(大柕穴及下(白环俞穴)揉罐,循环操作3次。③推罐。我院自制伤科油均匀涂抹于患者背部,使用火罐底自上方督脉大椎穴及腰阳关穴向下推罐,再及膀胱经自上及下,反复操作3次,力度适中。④抖罐。2个火罐分别自患者背部两侧,自远侧膀胱经上部及下;自近侧膀胱经上部及下抖罐,反复操作3次,结束后纸巾擦背。⑤坐罐。大椎穴留罐1个,两侧膀胱经自上及下(腰阳关穴)坐罐2~4个,留罐5 min。结束后双手向下拔罐,随时观察罐口吸附及局部皮肤状况,必要时及时起罐。每隔3 d治疗1次,持续3周。

1.3 评价指标

(1)并发症发生率: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静脉血栓栓塞症(VTE)、肺部感染以及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情况。

(2)疼痛评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14]量表对治疗前后疼痛等级评分,分值0~10分,分别代表“无痛”至“最剧烈疼痛”,分值高低与疼痛严重度成正比。

(3)疗效评定标准:参考有关文献[15]拟定时,按将其分为显效、有效与无效。显效,症状及体征完全或基本消失,活动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有效,症状及体征所有减轻,活动功能有所改善,遗留轻度疼痛;无效,症状或体征与治疗前无改变甚至加重,活动功能仍受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3 讨论

脊柱骨折是骨折创伤中常见类型之一,如:胸腰段、脊髓骨折等,脊髓骨折致神经、血管损伤等,发生率约为5%~6%,极易造成下肢或四肢暂时性功能障碍、丧失自理能力及其他并发症[16]。高龄脊柱骨折术后风险因素除骨组织几何结构等生物力学因素外,还受吸烟、酗酒、骨折史、缺钙等因子影响,同时患者自身疼痛神经迟钝,骨折发生后无法立即觉察,延误治疗致术后椎管压迫神经康复缓慢,加重疾病痛苦[17-19]。此外,高龄脊柱骨折由细小创伤即可引起,如:常见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其与机体支撑力、应力感应,及脊柱失衡有关[20]。

平衡火罐是基于阴阳学说与神经传导学说,为将多种罐法作用患者的非药物自然平衡疗法,融合闪罐、揉罐、推罐、抖罐、坐罐的5类拔罐方式,借助老年骨折术后机体神经末梢、血管与皮肤等综合传递火罐温热效应,反射性引发中枢神经应激,修复机体,使其处于平衡。多种拔罐分别具备局部组织被动牵拉,促气血运行,缓解局部肌肉紧张,疏通二经等功效,进而扩张血管,促进代谢与机体功能恢复等。背部穴位左、右、上、下交叉使用,可有效改善肌肉顺应性与挛缩组织松紧状态,促使脊柱恢复平衡。与有关文献提到的高龄骨折患者术后肌肉反射性抑制与长期疼痛相互作用,易导致不同程度肌肉萎缩相吻合,进一步证实本次研究方法可行性与有效性。闪罐利用反复吸拔促使局部组织被动牵拉运动,可有效改善缺血、水肿等所致的肌肉紧张;揉罐借助火罐温热刺激,促使局部气血运行、疏通经络,揉罐过程采取类似推拿刺激,有缓解改善局部肌肉紧张;推罐广泛作用,可疏通膀胱经、督脉经气、促气血循行、达“通则不痛”作用,推罐会机械刺激触发轴突反射,致使组织胺循经运动、扩张毛细血管、改善血运,进而增进血液灌注;最后抖罐中牵、抖、提、拉等手法,可激发经气、运行气血;坐罐持续性负压吸引,亦可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增加血流灌注等。国内研究报道也提及上述结合形式,可达到改善脊柱四周软组织紧张,松弛挛缩组织,维持脊柱平衡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压力性损伤、VTE、肺部感染以及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平衡罐辅助治疗可有效减少高龄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疼痛,改善疗效。

猜你喜欢
火罐膀胱经高龄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刺络放血单独应用及联合膀胱经埋线法在跟痛症的治疗效果对比研究
背部刮痧治疗皮肤瘙痒验案一则
下午动一动,疏通膀胱经
针灸结合火罐对30名女大学生腹部减肥的疗效观察
调任通督针法联合膀胱经拔罐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动气针法结合火罐治疗40例落枕的临床观察
两火罐搞定疱疹
14省份建立高龄补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