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会”到“会学”

2021-07-20 03:32朱春明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15期
关键词:学习能力学会培养

朱春明

【摘要】数学课程虽然抽象单调,但却是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推动力.学好数学是学生成长成才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条件.小学阶段是数学学习的奠基期,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关键期.小学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及个性化鲜明的实践过程,要让学生从学会过渡到会学,并利用这样的转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建立教学改革意识,通过完善学生多元数学学习能力,让学生顺利完成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化,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层次和学习境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培养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指导学生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在真正意义上学会学习,并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成长经验和技巧,以达到数学学习增效的目的.新课标强调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安排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指导学生从学会过渡到会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秉持新课标要求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好教学设计,把握教学调整和改进的方向,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和自觉性.

一、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特点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和其他阶段的不同,一个非常突出和特殊的价值就是它担当着启蒙教育作用,所以无论是数学教学内容,还是学习方法和技巧,它们都属于基础内容.在这一特殊和关键的时期,教师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开发,从而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自主学习是数学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方法,它主要是指学生主动观察、思考、询问,进而掌握知识和技巧的方法.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消除外部因素的干扰,自主确定学习时间和方法,不再单一追求学会,而是会学,进而实现对所学内容的融会贯通.从整体上进行分析,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突出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教学内容基础性.小学阶段涉及的知识内容是数学领域的基础内容,教学难度和强度相对较低,是学生未来学习的基础.二是关注学生理解能力及学习能力的训练.在实施素质教育之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已经从过去的侧重题海战术,转变成关注学生理解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发展.学生在细心聆听教师讲解的同时,还要自主学习、主动思考,掌握学习方法,从而提升主动学习的效果.三是学习形式多元化.学生为了学好数学,除了细心聆听教师在课堂上的知识讲解之外,还可以依托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打破数学学习的局限性,顺利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二、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培养的作用

数学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的必修课程,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具有基础性,能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奠定基础,但数学内容抽象枯燥,这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兴趣缺失,无法有效解决数学学习中的难题,反而陷入被动学习状态,甚至是恶性循环.通过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不仅会使学生在思想和学习方法上得到转变,还会使学生逐渐爱上数学,进而转变学习模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培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增强学习兴趣,实现自主学习.具备良好学习能力的学生,更能在数学学习中发现乐趣.另外,学生可以凭借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投入自主学习活动中,消除依赖,成为学习的主人.二是降低学习难度,提高解题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如果只是依靠教师讲解知识,那么会在无形之中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能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解题思路,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而克服一个又一个学习难题.三是增强应用意识,做到灵活迁移.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自主运用和实践迁移,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措施.学生通过完善自身学习能力的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积累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三、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

1.设计教学情境,增强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征决定了其注意力持续时间是比较短的,同时学生在思维层面存在较大的依赖性,很多情况下都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层面.如果不改变这样的现状,那么会影响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进而无法达成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升华目标.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归纳总结,并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而学生的学习能力又依托具体的教学情境,需要在浓厚学习兴趣的支持下养成.对此,教师要运用多元化方法,把学生带入生动直观的学习场景,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授“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为了激励学生主动融入学习活动,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故事情境,巧妙启发和指导学生,奠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基础:小猴的生日到了,小牛和小羊相约给小猴过生日,不过,要去小猴家需要乘坐汽车,买好车票后,小牛的座位号是28,小羊的座位号是24.车到了之后,司机想考一考小牛与小羊,说“谁的座位号大谁先上车.”但小牛和小羊面面相觑,因为他们都没学过两位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因此不能解決这个问题.谁可以先上车呢?大家帮助它们吧!学生因为有了学习情境的辅助,会在学习活动中保持很高的热情,纷纷提出自己的方法,从而顺利掌握两位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鼓励自主学习,培养探究能力

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学习中走出来,对课上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并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进而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是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转变的必要举措.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时,教师可以布置以下问题:(1)有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铁皮水桶,没有桶盖,水桶高5分米,长和宽都是4分米,现要做一对这样的铁皮水桶,需要多少铁皮?(2)把体积是12立方米的黄沙平铺在一个长是8米,宽是3米的长方体沙坑中,能铺多厚?(3)将两个棱长分别是8厘米、6厘米的正方体叠放在一起(如图1所示),新物体的表面积及体积分别是多少?学生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可以对课上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吸收,这不仅能使学生在自主答题和自主探究中积累经验,还能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

图1

3.激励实践操作,提高操作能力

实践操作是学生必备的学习能力,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在面对抽象复杂的数学学习内容时,很多时候学生都需要依靠具体操作的方式掌握其中所涉及的数学原理和方法,进而轻松拥有必要的学习技巧.例如,在推导“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的体积关系”时,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掌握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給学生设置实践操作任务,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自主设计活动方案,并在执行方案中归纳总结,进而顺利解决问题.具体地,有的小组在制作了圆柱体和圆锥体的模型之后,把沙子放到圆锥体中,然后再倒入圆柱体中,这样反复操作三次,就可以把圆柱体填满,由此证明二者在体积方面的关系.在实践操作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耐心指导,帮助学生清除学习阻碍,并要求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加强经验方法的积累,为学生的自主实践打下基础.

4.开展生活教学,培养迁移能力

数学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进行知识方法的迁移和运用.只从理论角度出发进行思考和积累,不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运用,会让知识的学习失去应有的意义.针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培养的要求,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秉持生活化教育原则,把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要点融入具体的生活练习中,或者是给学生布置生活化实践任务,让学生在自主迁移中体验学习的魅力.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这部分内容时,部分学生因为不了解这部分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所以会通过机械背诵公式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殊不知要透彻掌握知识,就需要在解题中运用知识.对此,教师可以联系生活设置练习题,鼓励学生从生活应用角度进行考虑.图2是水泥砌成的水池,水池的容积是多少?这一问题贴近生活,既能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让学生理解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思维的发展.

图2

总 结

新课改引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正朝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向进行深入变革,而在这场变革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教学内容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学学习中,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是基础,更是保障,既有助于素质教育的落实,也有助于达成从学会到会学的教育指导目标,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知识层次更上一层楼,进而让学生在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提高知识应用与迁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蓝海鹏.小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培养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7(23):13-14.

[2]刘春香.以人为本,有效引导:浅析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习能力[J].学周刊,2018(35):86-87.

[3]李克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7,4(32):325-326.

[4]李艳丽.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1):86.

猜你喜欢
学习能力学会培养
学会分享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高中语文教学探微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学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