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高玲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教师能够强化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引导,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现阶段需要教师能够及时转换教学模式,以全面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引导,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探讨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品质;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9-0016-02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eachers are required to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reform,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of students' thinking, and effectively cultivate students' thinking quality. At this stage, teachers need to be able to timely change the teaching mode, 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ly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thinking guida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thinking quality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suggestion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hinking quality; Optimization strategy
一、解决问题教学模式对小学数学教学产生的积极影响
解决问题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特定情景,这些情景可以是一段话,也可以是一段视频,以此吸引学生对问题探索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去思考问题,主动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自己面对的问题,并且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也会学习到新的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学生也会逐渐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以及思维品质。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教师是单方面的知识输出者这一现象,学生对于教师所教内容只是死记硬背,缺乏自主思考的现象,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下降。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主动引导学生,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课堂中,鼓励学生在课上多举手,多回答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自己的数学思维,增强自己采集信息和判断已知条件的能力。大部分小学生都认为教师所讲的就是正确的,即使发现问题也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时间久了,学生的思维就会被定格,从而导致自己灵魂深处对于问题的探知个性被压抑。学生会形成一种行为习惯,放弃自己主动思考的能力,对于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也只是一味地记忆,从来不思考这些理论是怎么推导出来的。所以,为了让学生养成爱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需要教师多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主动深入探究问题。
二、应用问题解决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具体方法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情景教学,将学生的思维拉进课堂
对于教师的课堂情景教学,可以从小学数学课本出发,并结合相关实际创设出适合学生的情景,让学生从思考这个情景问题开始,深入展开对数学的教学,让课上的氛围尽可能活跃起来,放松学生们的心情。对于情景的創设也可以利用学生独特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采用一些有趣的短视频,将学生的思绪吸引其中,让学生更加投入情境中,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锻炼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扎实自己的数学理论知识,丰富自己的体验,通过随堂应用的方式更能让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的知识。并且情景教学的方法更能让学生切实地感受数学应用的整个过程,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方便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例如,学习小学一年级课程“元角分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关于去超市购物付款的视频,带领学生初步认识货币单位,教师还要提前准备好一些纸币、硬币和带有标价的生活用品,在教室内向学生展示常见的货币,引导学生认识元角分,带领学生感悟认识并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引导,促进学生思维创造性的提升
学生自身本就具有思维创造性,教师需要做的是有效引导学生,推动学生思维创造性的实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走进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中,对于同一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和之前的例题思考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列出不同的解决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将同一条件放入不同的情景中,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多而广地去应用所学知识,而不是局限于当前的知识区。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时、分、秒”的教学之前,需要做好备课工作,树立教学目标,规划好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学习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在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引导学生思考读一篇古诗、做一遍广播体操、做一顿饭大概需要多长时间等,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宝贵,激发思维活力,推动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总之,学生通过思考问题最终得出解决方案就是思维创造性的表现,教师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对学生加以引导,不仅可以推动学生思维创造性的提升,还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还可以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教师可以多让学生构造问题,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析和推断能力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還是很广泛的,教师可以让学生走近生活,提出一些和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并自行给定所需用到的条件。在构造问题之前,学生需要对自己的问题进行判断,确保所构造的问题能够被解答出来,并不断进行推断改正,完善问题的合理性。学生通过构造问题,不仅能够更全面更彻底地分析自己所搜集到的信息,还能更灵活地应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在增强学生分析信息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推断能力。并且学生是根据实际构造问题,使其思维更加活跃,对知识的应用面更广,同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例如,在学习新课程之前,教师要为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在预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好预习笔记,将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教师收集学生遇到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分析数学信息、提高思维品质的过程。
(四)教师应当强化学习小组内部的合作,提升学生批判质疑的能力
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思考问题的方式都是有所不同的,虽然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也能找出解决的方法,但是很难做到全面的思考。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成立学习小组,增强团队合作,学生可以通过在小组中分享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结合小组内其他成员的观点,完善自己对问题的分析与思考,提升自身思维的全面性。为了避免小组成员由于长时间的相处出现思维同化的现象,教师应当采用定期更换小组的方法,这样学生就会和思想不同的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借鉴彼此的优秀之处,实现思维的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培养学生敢于在问题交流中提出批判质疑的思维模式,在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下,让学生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想法并质疑补充,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基础,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思考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目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应用,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有所提高,推动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使课堂变得更加活跃,学生能够更主动地融入其中,提升自己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应用课本教学,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增加有趣情景的创设,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构造问题,小组交流协同合作,不仅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还增强了学生的推断能力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晓琴.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02).
(责任编辑 范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