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慧慧
(甘肃省天水市中医医院,甘肃 天水 741000)
三踝骨折为骨科临床常见病,约占全身骨折的3.92 %[1]。骨折后因肿胀明显多伴有张力性水泡,易发生皮肤坏死、骨外露,故而围手术期消肿对预防术后并发症至关重要[2]。常用的术前消肿措施有中药外敷、冰敷、跟骨牵引等[3]。本研究应用中药冰芒散外敷术前消肿,可弥补冰敷造成的患者依从性较低的不足,且操作简单,简便易廉,适宜临床推广。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6月在我院骨科住院的60例三踝骨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8岁~57岁,平均44.1岁;病程0.5 h~6 h,平均2.6 h。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2岁~58岁,平均40.2岁;病程1 h~6 h,平均3.0 h。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①闭合性损伤,无皮肤破损;②单侧三踝骨折Lange-Hanson分型旋前外展型、旋后内收型;③年龄28岁~60岁;④无动静脉血管病变;⑤无绝对手术禁忌;⑥同意参与本项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入院后两组患者均进行疾病健康教育,给予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加强疼痛护理及皮肤护理,密切观察患者踝关节皮肤色泽、足背动脉搏动、肿胀程度、皮温等情况。
以自拟冰芒散踝关节外敷治疗。冰芒散(我院院内制剂,本方源于天水市中医正骨名家程氏正骨经验方)药物组成:冰片50 g,芒硝50 g,生大黄30 g,川牛膝30 g,儿茶20 g,乳香20 g,没药20 g,紫荆皮20 g,红曲20 g。诸药粉碎成粉末,过目筛(100目),将药粉放入瓷罐中,以适量蒸馏水、蜂蜜和酒曲搅拌均匀,密封发酵约2周后开启,置入少量白酒以防霉变。将冰芒散置于宽约10 cm,长度适当的纱布上,呈O型环绕外敷踝关节,持续外敷,2 d更换1次,外敷1周。
将芒硝粉(主要成分硫酸镁)50 g加入500 mL自来水中,搅拌均匀,过滤杂质后取溶液,将医用纱布浸湿,置入冰箱中,温度控制在4 ℃备用,每次操作时,在踝关节处穿踝套,再将含芒硝溶液纱布持续外敷,冰水融化后及时更换1次,外敷1周。
于在外敷后3 d和1周对比VAS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踝关节周径变化(外敷前周径-外敷后周径,cm)[5]。
治疗组1例患者2 d出现水泡,局部消毒覆盖无菌敷料后继续外敷中药,无并发症出现。外敷3 d后两组患者均出现VAS评分降低,踝关节周径变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敷1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VAS评分踝关节周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VAS评分和踝关节周径变化比较(分,
三踝骨折为下肢多发骨折,骨折波及关节面,往往需要手术治疗。由于踝关节皮下软组织较少,伤后容易出现肿胀,严重时可导致肢端缺血坏死、缺血性肌挛缩等严重后果,给护理工作带来了较大挑战[6],因此,三踝骨折的消肿治疗尤为重要。在消肿方式的选择上,目前多以局部制动、外敷药物、冰敷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冰敷近年来在临床术后应用较多,但冰敷有造成局部冻伤的风险,故而,冰敷并非消肿的最佳选择[7]。中药外敷消肿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古籍《山海经》中就有骨折外敷中药消肿的记载,《普济方·折伤门》有骨折肿胀的病机论述:“若因伤折,血动经络,血行之道不得宣通,淤积不散,则为肿、为胀。”冰芒散依据中医学骨折筋伤、血不循经、溢于脉外、血脉不通、气机失畅、气不行津、津不布于肢末发为肿的病机,遵循《血证论》“瘀血既久,化为痰水”“血积既久,亦能化热”理论,治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中川牛膝、儿茶、乳香、没药、紫荆皮活血行气,散瘀消肿;重用苦寒清热之冰片、芒硝、生大黄,以活血清热。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可减轻患者疼痛,对三踝骨折有较好的消肿作用(P<0.05),与国内应用中药外敷消肿护理相关研究结果相似[8~9]。
冰芒散外敷对三踝骨折肿胀有明显的消肿作用,在临床护理中有诸多优势,可避免冰敷消肿对踝关节周围皮肤的冻伤,也可减少踝关节支具或者石膏制动引起下肢血栓的潜在风险[10]。同时,冰芒散外敷踝关节消肿便于护理观察,作为中医适宜技术,具有简便易廉的优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今后,应不断总结冰芒散外敷踝关节消肿的护理经验,融合现代技术,不断改进冰芒散制作工艺,以方便使用,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