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级乘法技术在作品《无主之槌》第三乐章中的呈现方式

2021-07-20 00:15肖友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环球首映 2021年5期
关键词:乘积谱例音高

肖友明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无主之槌》这部作品创作于1954 年,是布列兹为女低音和室内乐队而作的,它是整体序列音乐的代表作。第三乐章所使用的也是以排列Ag[Sm(tn2),asd5]—af(tn2max)为原始序列,即对称中心为Sm(tn2),对称数字为asd5 的排列Ag(tn2max)。其音组含数分别是tn2/tn4/tn2/tn1/tn3,其排列形式包含原始序列及其循环排列共五种。

一、第三乐章音高素材的排列与乘积

第三乐章的音高材料是严格按照先从原始序列(os)的音级乘积PP(os)到循环排列Ⅳ(co4)的音级乘积PP(co4),然后再从循环排列Ⅳ(co4)的音级乘积PP(co4)到原始序列(os)的音级乘积PP(os)的顺序构建的,这里乘积排列的对称性再一次出现,如表1 所示:

表1 第三乐章两个部分各自所使用排列形式和音级乘积的具体情况

从表1 中可以看出,整个第三乐章是构建在连续的乘积序列上的,共分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由五个小部分组成,每一个小部分的音高材料又分别使用连续乘积序列中的音级乘积构成。从段落的划分来看,整个第三乐章又被分成四个小段落,段落与段落之间用了自由延长记号进行了分隔,如在谱例的第15 小节处,就使用了这样的记号进行划分,每个段落所使用的排列形式和音级乘积的数量均为按照3、2、3、2 的规律排列的。从图表中还可以观察到,每一个小部分的小节数都控制在3~6 个小节以内,这样就使得每一个乘积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紧密有序。

另外,从段落划分的角度来看,正如上图所示,看似有些费解,但如果按照一定的结构逻辑来分段的话,又是各行其理的。如果我们以乘积的罗列为单位的话,它可以划分成九个小部分;如果以乘积的完整出现为单位的话,又可以划分成两大部分;但如果按照谱例上的段落结构(如:长休止符、自由延长记号等)为单位的话,又可以分成四个段落。所以,按照不同的划分逻辑标准就会产生不同的划分类型,这样一来,表1 的结构划分情况就一目了然了。

二、第一部分的分析

谱例1 是对第三乐章以乘积的完整出现为单位划分的第一个部分的片段(1~22 小节)所作的分析图示,这里面包含了第一部分的所有排列形式的音级乘积[PP(os)—PP(co4)]。

谱例1 第三乐章(片段1~22 小节)分析图示

从例中可以看出,作曲家在第三乐章的第一部分(1~26小节)使用的是从os 到co4 各种排列形式的音级乘积中含b的领域(hf2),用粉色半框框出的是PP(os)和PP(co1)、用红色全框框出的PP(co3)以及用粉色全框框出的PP(co4),它们的音级乘积都是从ba 到be 完整地呈现。其中PP(co2)的音级乘积是以横向多声方式陈述的,它呈现时分上、下两个声部共出现了两次,上声部是以hf2 的逆行形式呈现,而下声部则是以hf2 原形形式呈现,且两声部的乘积有如按照模仿复调形式先后呈现一样,而其余各组乘积又有如乘积的单声形式陈述一样。音级乘积PP(co2)出现的位置恰恰在正中间,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其各组乘积领域又是按照“对称”原则进行排序的。

谱例2 就是这一部分音高材料所使用的音级乘积,即是以排列Ag[Sm(tn2),asd5]—af(tn2max)为原始序列,而后再将该原始序列进行循环排列,得到五种排列形式,通过乘法运算两两相乘就得到各自音级乘积的和音领域hf2,即含b 的部分同构的音级乘积。

谱例2 以排列Ag[Sm(tn2),asd5]—af(tn2max)为原始序列及其各循环排列音级乘积的和音领域hf2

三、第二部分的分析

作曲家在第三乐章的第二部分(27~48 小节)使用的则是从co4 到os 各种排列形式的音级乘积中含d 的领域(hf4),且在第42~48 小节使用了两次PP(os)-hf4,对于这一部分的分析图示和分析说明,这里就不做赘述了。

谱例3 是这一部分的音高材料,即是以排列Ag[Sm(tn2),asd5]—af(tn2max)为原始序列,再加上其循环排列共五种排列形式,通过乘法运算两两相乘得到各自音级乘积的和音领域hf4,即含d 的部分同构的音级乘积。

谱例3 原始序列及其各循环排列音级乘积的和音领域hf4

四、结语

布列兹是20 世纪西方音乐发展历程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作为先锋派作曲家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其音乐作品结合了严密的数学构思与自由的主观个性,甚至狂暴的情感表达,但他制订音乐规则时数学般的严格给了这些狂暴情感以必要的补偿,体现出思想的高度集中和技法运用上的极大自由。同时,他的作品在呈现韦伯恩式的高度组织化明晰织体的同时,又充分表现出德彪西式的精致敏锐的强烈色彩感,因此,他也被人们称为“德彪西式的韦伯恩”或“抽象的印象主义”。作为一位作曲家,他在五十年的光阴里书写了音乐史的崭新篇章,并以代表作品《无主之槌》树立了自己的先锋地位。

猜你喜欢
乘积谱例音高
论豫剧唱腔中调式及调式运用分类与设计逻辑
乔治·克拉姆《螺旋的银河系》的镜像世界
里盖蒂《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双律制音高组织”研究
乘积最大
论高平钢琴奏鸣曲《浮影》中纵向音高组织的逻辑运用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拯救交响危机的音乐创作
——以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为例
改进音高轮廓创建和选择的旋律提取算法
读范乃信《曲式精要》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