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鸣
上周收盘后,全面降准的消息提振投资者士气,这一据说会释放万亿资金的“大利好”让各方对本周A股表现充满期待。不过,把降准视为天降甘霖的投资者却有些失望了,尽管本周一各指数都跳空高开并以上涨报收,但持续性的带量上攻并未出现,反而是公认蓝筹股云集的上证50指数本周再创本轮调整的新低。面对全面降准的大利好,为何A股表现淡定?笔者认为,降准对股市的利好效应偏重于长期,对市场整体的估值支持将会起到明显的“托底”效果,对立足公司基本面进行挖掘价值的作用将逐步显现。
从政策取向来看,尽管此次降准是“全面降准”,但并非大水漫灌,而是很明显针对实体经济特别是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在近期A股表现相对平稳,创业板甚至创出年内新高的情况下,全面降准也不存在“救市”的附加效果,可以说股市在此次降准中的影响因素几乎没有。因此,市场在短暂高开上冲之后回到原本运行的节奏,没有过度解读这一利好,也算是中規中矩的合理走势。
不过,尽管全面降准不是冲着股市来的,但无疑对A股存在相当程度的利好。从此次降准乐观预期可以释放万亿资金来看,虽然不存在大规模流入股市的可能,但或多或少会对股市的流动性产生正面的效果,至少有助于市场交投的活跃,而流动性的增强即使没有大幅度推动股指上扬,也会有利于在市场中形成结构性机会,进一步吸引场外资金入市。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也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虽然每家公司未必会直接受惠于降准带来的信贷资金释放,但从上市公司整体以及上下游产业链来看,流动性的改善必然对提升业绩、改善现金流有正面的作用。虽然本周市场对此反应不算热烈,但却不会改变降准是股市利好的本质,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的“溢出效应”,将会使A股在流动性和基本面感受到政策暖风。
虽然降准理论上来说是股市的利好,但从最近十年的降准周期来看,未必是“一降准就涨”,反而是存在“先跌为敬”的反向走势。比如,2001年底到2012年中,三次降准并未改变当时市场的弱势,上证指数在降准期间依然反复震荡下行;2015年到2016年初的降准周期,上证指数在初期延续牛市气势大幅上冲,但此后的大跌也无法通过降准来扭转;2018-2019年的降准周期,一开始也是出现大幅调整,后来才在2440点附近实现牛熊转折。因此,面对此次全面降准的利好,市场做出谨慎的反应,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总结历史”所得出来的结论。
出现上述现象,可以解释为影响股市走势的因素很多,单一利好未必会对股指走高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也有观点认为利好应当“反向解读”,因为只有在中小企业出现困难的时候,政策指向才会如此明确进行支持,因此降准恰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实体经济表现并不是很理想,对股市基本面自然也不是很好的讯号。虽然这一“反向解读”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笔者认为忽视了上市公司和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区别。虽然上市公司本身是实体经济的一环,但无论是整体盈利水平还是抗风险能力,都在全社会企业中排名靠前,即使有部分中小企业有困难,也不会成为上市公司的主流,这点从众多公司的中报预喜可见一斑。而只要全面降准助力中小企业的政策落实到位,上市公司面对上下游产业链的风险将进一步降低,也有助于更进一步释放业绩。因此,在内外经济环境没有太大改变的情况下,降准的长期利好效应将逐步显现,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和市场估值。
在短期市场的分歧中,对利好的解读产生了结构性的机会。一方面,以创业板、科创板为代表的中小创新型企业,被认为受益于全面降准的成分更大,出现了持续活跃、迭创新高的强势行情;而被认为受益程度较小的蓝筹股则表现平淡,甚至还逆势下跌。这一正一反当中,都孕育着投资者布局的机会。从“顺势而为”的角度来看,在创业板、科创板连续拉升之后,一些存在类似逻辑的指数也存在补涨的动能,典型如中证500、巨潮小盘、中证1000等。除了布局相关指数基金之外,一些估值适中、底部蓄势充分且和创业板重叠的品种,也存在一定的关注价值。笔者重点观察的品种有:银江股份、赢时胜、长信科技等。
另一方面,在蓝筹股的持续调整中,也存在被错杀的“逆向布局”机会,典型如银行股,虽然有增加对中小企业放款之后坏账率可能提升的顾虑,但降准直接释放的资金,将使银行系统可以减少对央行中期借贷便利(MLF)的依赖,对降低银行运营成本、提升利润水平将有直接的帮助。特别是在降准增加流动性、降低市场无风险利率之后,银行的低估值、高股息将成为许多长期资金配置的重要选择,优势将逐步显现,一些抗风险能力较强、“大到不能倒”的大型银行,适合耐得住寂寞的投资者逆向布局,作为参与打新的配置。
(本文提及个股仅做举例分析,不做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