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交流平台”大胆“初试身手”
——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大胆想象”教学探索

2021-07-19 02:41:46肖祈福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初试交流平台大胆

肖祈福

(福清市第二实验小学,福建 福清 350300)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起,每个单元之中都设有“交流平台”。编排的意图旨在通过“交流平台”回顾梳理,碰撞交流,让学生认识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所学课文特点,初步习得单元语文要素,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学习成果形成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和判断。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掌握语文要素,形成完善知识,提高习作能力。“交流平台”介乎精读课文与“初试身手”之间,教学时要抓住精读课文的特点,紧紧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提炼出若干学习要点,引导学生交流总结,为“初试身手”做好铺垫,减少习作中的困难。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交流平台”要围绕这一语文要素,体会“大胆想象”的重要性,提升想象的兴趣,鼓励学生尝试“大胆想象”,为“初试身手”奠定良好基础。

一、充分交流课文内容,丰富奇特的想象

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有别于普通单元的精读课文,本单元这两篇精读课文的课后思考题一是让学生觉得想象有意思,课后思考题二如果你会变,你会变成什么?设计都是围绕“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在交流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回顾,感受奇思妙想;其次要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展开大胆想象。

(一)充分交流,感受想象的奇特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整体感知之后,再聚焦课后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交流,梳理课文主要内容,交流对大胆想象的体会,感受大胆想象的乐趣和重要性。

1.围绕课后题设计学习卡或表格,把握主要内容

比如,交流《宇宙的另一边》时,可以设计一张学习卡,把课文内容制成一张表,让学生把经过提炼的语句答案填写在表中。要求先进行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充分感受想象带来的快乐。通过填表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课文的叙述方式,发现“宇宙的另一边”是这边的倒影的秘密。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走进文本,进一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明白运用逆向思维反着想象的思维方式,突破难点。

2.精彩“回放”,感受想象的有趣

想象类的故事,最主要特征就是“大胆想象”,精读课文中像这样的精彩内容很多,应该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把自己感觉新奇、有趣的片段,与同学进行交流。比如《我变成了一棵树》第六自然段:

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生:这棵树真有趣!不长苹果也不长梨,却光长鸟窝!

师:风一吹,这些鸟窝居然还会跳起舞来!同学们,请你们读一读,并继续交流。

生:这棵树会弯腰、跳舞,还能像人一样,肚子饿了咕噜噜地叫,会流口水,太神奇了!

师:会跳舞的鸟窝真是闻所未闻,太神奇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想象这些不同形状的鸟窝跳舞时的情形。

师生一边交流,一边想象,一边感受“我”变成一棵树后的丰富想象体验和神奇的经历。教师继续启发鼓励学生,找一找课文中还有哪些有意思的地方。通过深入交流讨论,学生明白了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许多美好事物和景象可以通过大胆想象来创造,创造“美好”的世界,实现“美好”的愿望,并拥有一段奇妙的经历;走进《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这样的想象世界里,令人浮想联翩。

(二)回顾课文,归纳展开想象的方式

以两篇精读课文为例,从如何展开想象的角度,引导学生进一步梳理归纳。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到两篇精读课文展开想象的方式,拓展思路,习得想象的策略。

1.抓住关键句

“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是《宇宙的另一边》的中心句,想象由此生发。抓住中心句,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习卡,比较容易归纳出运用逆向思维反着想象的方式。

2.抓住变换的角色

如《宇宙的另一边》第11 自然段:

在宇宙的另一边,如果想写一篇关于风的习作,就得闭上眼睛,想象风的样子,慢慢地让自己也变成风,在空中飞啊飞,飞得越高,习作的分数就越高。

从内心愿望出发,想象自己变成其他事物,从而拥有了奇异的经历。

(三)感受神奇,激发大胆想象的欲望

两篇精读课文课后练习,都是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交流“走进想象的世界”,再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想象,说出自己的想象故事。例如,《宇宙的另一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象:

1.模仿课文的描写,想象“加法”或者“乘法”

要启发学生联系生活,有生活,有故事,有场景有感受,有体验。有的学生“触景生情”:

男孩女孩加上一场考试等于老师的法宝。期末到了,孩子都得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复习备考,不许看电视、听音乐、玩游戏,更不许打打闹闹。男孩女孩加上一场考试,又等于无数孩子的苦恼。

又如《宇宙的另一边》第九自然段:

乘法是这样的:“早春二月”乘“竹外桃花三两枝”再乘“春雨贵如油”,等于“春风又绿江南岸”,又等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最后等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受此启发,有的学生“诗兴大发”:

乘法是这样的:“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乘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乘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再乘以“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等于“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又等于“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最后等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根据课文的情境,想象“减法”和“除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的学生这样概括《巨人的花园》的情景,想象宇宙另一边的“减法”:

春天来了,在巨人的花园里,仍旧是冬天的景象。桃树也忘了开花,减去雪和霜两位,减去巨人冷酷的心,等于桃树马上要开花了,小鸟也飞来唱歌,春天也跟着一起回来了,等于园里长满了柔嫩的青草,草丛中到处露出星星似的美丽花朵。小鸟们在树上唱着悦耳的歌,歌声是那么动听,孩子们欢叫着,等于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

3.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根据“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倒影”的特点,想象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是什么样子。

二、依托“交流平台”,开展“初试身手”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联系紧密,两者之间要注意整合。“初试身手”是“交流平台”的延伸,本环节的目标是能画出想象中的事物,能根据故事开头接龙编写故事,让学生通过想象实践,初步体验大胆想象带来的愉悦。

(一)根据事物的特点展开想象

手指画。在纸上按出自己的手指印,再把它画成想象中的事物,看谁想得新奇。启发引导学生拓展思路,把它想象成别的事物,并用生动有趣的画面表现出来。(1)根据手指印的形状、纹路、色彩和方向等特点展开想象,可以想象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2)围绕“自身极其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想象。每个人只有在兴趣被激发出来之后,思维才开始活跃在想象作文中,引导学生围绕“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想象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在习作指导过程中,不妨运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1]

(二)根据事物的特点或运用逆向思维反着想象

1.瞌睡虫。瞌睡虫顾名思义就是爱打瞌睡的人。一旦被瞌睡虫“附体”,就很快睡着了。古典名著《西游记》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孙悟空到天庭赴蟠桃会,看见玉液佳肴,便垂涎三尺,可是看见众多大力士严加看守,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便拔下几根毫毛,口中说了一声“变”,居然变出许多瞌睡虫,直奔众力士,顷刻之间,只见力士们呼呼大睡,悟空乘机尽情吃喝。根据瞌睡虫的这一特点,当瞌睡虫满世界飞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样奇妙的景象。

当老师正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一只瞌睡虫飞来,落在老师的身上,不一会儿,老师睡着了。这个时候放学的铃声响了,不知谁说了一声:“晚上没有作业啦!”同学们嘻嘻哈哈地走出了教室……

2.颠倒村。首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宇宙的另一边》“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巩固运用逆向思维反着想象的写法;其次出示颠倒歌:

小小老鼠森林里称大王,大狮子害怕那个小老鼠,蚂蚁扛大树,大象没力气,事情全颠倒,哈哈!你说多可笑。

小小鱼儿飞啊飞在蓝天里,小鸟儿游啊游在大海里,公鸡会生蛋,母鸡喔喔啼,事情全颠倒,哈哈!你说多可笑。

让学生体会颠倒的含义,明白颠倒歌是运用“故错”的写作手法,把事情往反的说,产生神奇、幽默、趣味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注意“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的整合,旨归于“初试身手”。“初试身手”训练要关注以下两点:

一是针对“是否能展开大胆想象”的问题。首先,习作指导时要鼓励学生无拘无束“大胆想象”,乐于表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出关于写作的教学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2]想象类习作训练,要贴近学生年龄,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不要有过多的约束,让学生乐于表达。其次,集中讲评时,要紧紧围绕“是否能展开大胆想象”进行评价。要鼓励学生敢于与同学分享自己所写的故事,让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评一评谁想得更大胆、更有趣,最后选择几篇学生典型习作作为讲评范例;学生互评,同桌互评,提出修改建议。

二是针对“想象内容叙述不清楚”的问题。本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本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围绕“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这是第三单元的提升。“写清楚”是本册教材一个重点训练要素。因此,第五单元的习作训练自然也需要把“写清楚”加以落实。首先要把每句话的意思写清楚;其次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意思要连贯;最后要按一定顺序写,使一段话更具条理性。要关注如何把大胆、奇特、有趣的想象写清楚,做到立足单元训练重点,明晰“写清楚”的要点,搭建“写清楚”的支架,打磨“写清楚”的语言。

猜你喜欢
初试交流平台大胆
考研初试高分未被录取,且慢提“猫腻”论
科学大观园(2022年8期)2022-05-18 19:59:26
大胆王
运用心理学定律管理班级初试
空乘招聘初试,走出“美丑”误区
交流平台
中华奇石(2017年7期)2017-09-18 21:38:25
大胆玩创意
交流平台
中华奇石(2017年4期)2017-06-23 20:29:56
交流平台
中华奇石(2016年11期)2017-03-16 23:42:34
突出重点 大胆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30
见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