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缩宫素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对产后恢复的影响分析

2021-07-18 12:26曹潇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丁三醇麦角马来酸

曹潇君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胎儿娩出后24 h 内经阴道分娩产妇出血量≥500 ml,剖宫产者出血量≥1000 ml,即可诊断产后出血[1]。产后出血的四大主因中宫缩乏力占据首位,占70%~80%,因此有效的宫缩剂可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是控制和降低产后出血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关键[2]。目前缩宫素是临床促进子宫收缩的一线药物,因药物本身特性以及部分产妇对药物敏感性差,仅使用缩宫素在预防产后出血的治疗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效果欠佳。在有发生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中,或者已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中,须联合其他有效的、安全的宫缩剂,减少出血,避免发生不良结局。临床上常见的宫缩剂有马来酸麦角新碱、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两者止血效果确切,针对两者同时与缩宫素联用,对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是否效果更佳,以及对产后恢复的影响如何,现选取本院80 例高危妊娠产妇进行分析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高危妊娠产妇80 例为研究对象,排除凝血功能障碍、胎盘残留、软产道裂伤、产妇严重精神疾病因素。年龄20~48 岁、平均年龄(30.45±5.93)岁,孕周35~42 周,平均孕周(39.05±1.37)周,其中41 例初产妇、39 例经产妇,均具有各类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如瘢痕子宫、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前置胎盘、宫内感染、羊水过多、产程异常、不良孕产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妊娠合并贫血等。根据分娩时预防产后出血治疗的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联合治疗组,各40 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0~48 岁、平均年龄(29.65±6.12)岁,孕周35~42 周,平均孕周(39.31±1.46)周;联合治疗组产妇年龄21~42 岁、平均年龄(31.25±5.21)岁,孕周36~42 周,平均孕周(38.79±1.09)周。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产妇均在胎儿娩出后常规给予缩宫素注射液(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20 单位宫底注射,并给予子宫按摩。对照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Pharmacia &Upjohn Company)250 μg 宫底注射,联合治疗组给予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0.2 m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 μg 宫底注射。均为单次用药。

1.3观察指标 ①产后出血情况:分别记录两组产后2、24 h 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②产后24 h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下降值:分别记录两组入院第1 天及产后第1 天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值;下降值=入院第1 天值-产后第1 天值。③宫底高度变化和恶露持续时间:分别记录两组产后1、2 d 宫底高度,产后恶露持续时间。④血压和心率变化:记录两组用药前、用药后0.5 h 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变化。⑤不良反应:记录两组产妇用药24 h 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产后出血情况比较 联合治疗组产后2、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后出血情况比较[,n(%)]

表1 两组产后出血情况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两组产后24 h 血红蛋白、红细胞下降值比较 联合治疗组产后24 h 血红蛋白、红细胞下降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后24 h 血红蛋白、红细胞下降值比较()

表2 两组产后24 h 血红蛋白、红细胞下降值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两组产后1、2 d 宫底高度,产后恶露持续时间比较 联合治疗组产后1、2 d 宫底高度低于对照组,产后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后1、2 d 宫底高度,产后恶露持续时间比较()

表3 两组产后1、2 d 宫底高度,产后恶露持续时间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4两组用药前后的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用药前及用药0.5 h 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用药前后的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比较()

表4 两组用药前后的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比较()

注:两组比较,P>0.05;1 mm Hg=0.133 kPa

2.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发生2 例(5.0%)不良反应:恶心1 例,血压升高1 例;联合治疗组发生2 例(5.0%)不良反应:恶心1 例,头痛、血压升高1 例。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症状均轻微,无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分娩常见且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产妇产后康复质量有直接影响,止血处理不及时或出血量过多可引起失血性休克,甚至致产妇死亡[3,4]。针对宫缩乏力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有效止血方法包括按摩子宫、宫缩剂、宫腔纱布填塞、B-Lynch 缝合、子宫动脉结扎、子宫动脉栓塞、切除子宫[5-7]。产后2 h出血率高,对于具有高危妊娠因素的产妇,应尽早合理用药。

缩宫素作为产后出血防治一线药物,肌内注射后3~5 min 起效,半衰期(t1/2)5~12 min,持续作用时间0.5~1 h[5]。缩宫素受体在宫颈、子宫下段分布较少,多分布于宫体中,故仅对宫体起主要作用,同时该药物存在受体饱和现象,若出现饱和将减弱对子宫下段平滑肌的收缩力,即使增加药物使用剂量也难以发挥疗效[8-10]。且其个体敏感性差异大,单用时效果欠佳。

本研究中涉及到的临床中常见的两种宫缩剂,马来酸麦角新碱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马来酸麦角新碱为强效血管收缩剂,引起子宫肌纤维和血管收缩,其对子宫平滑肌选择性和敏感性均较高,有助于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在宫缩乏力和子宫复旧不良引起的产后出血中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11,12]。尤其是有出血倾向产妇肌内注射马来酸麦角新碱可有效促进产妇子宫颈和子宫底收缩,如果剂量过大,可导致子宫出现强直性收缩,产妇子宫发生强直性收缩后,能够机械性的增加肌纤维中血管所受压力,避免出现子宫出血。产妇肌内注射马来酸麦角新碱2~3 min 后,子宫开始出现收缩,可持续收缩3 h[7],且对心血管影响较小。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一种复合制剂,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13,14]。其为列腺素F2α衍生物,具有更长的半衰期及更强的生物活性,可阻断环磷酸腺苷合成路径,降低肌质网膜蛋白磷酸化程度,减少与钙离子的结合,提高胞浆内钙离子浓度,进而促进肌原纤维收缩,提高子宫内压力,闭合开放的血管及血窦,同时其可促进血管内皮胶原纤维下血小板聚集,释放缩血管活性物质,促进血管收缩,形成血栓,从而达到止血目的[15,16]。其起效快、作用持久,可强效收缩全子宫,减少子宫出血效果显著。在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中,在使用缩宫素促进宫缩的同时,尽早使用两种宫缩剂联用,均能有效达到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本研究中比较这两种预防产后出血的治疗方案,马来酸麦角新碱、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缩宫素三者联用,起到更好的协同作用,达到快速、强效、持久止血的目的,产妇产后出血量少,产后出血率低,对产妇血常规指标影响更小,避免出现产后严重贫血及输血,子宫复旧快,产后恢复快。相对单纯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缩宫素,效果更显著,且没有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亦无出现严重不良药物反应。

综上所述,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缩宫素预防及治疗产后出血是安全的,效果佳,更有利于子宫复旧及产后恢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尤其是针对高危妊娠产妇,更易发生严重产后出血或难治性产后出血,应尽早予马来酸麦角新碱、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缩宫素三者联用。

猜你喜欢
丁三醇麦角马来酸
天冬氨酸氨氯地平合成工艺研究*
藏在麦角里的爱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卡孕栓与麦角新碱分别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分析
荧光法测定溶液和食品添加剂中的马来酸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马来酸噻吗洛尔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质表征
国产中林宫腔压迫球囊联合麦角新碱用于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