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雄
摘要:自2020年我国成为创新性国家以来,急需创新型人才来填补市场人才空位。教育部呼吁各高校重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创新教育理念。基于此,本文浅谈创新教育理念引入高校教育管理的必要性,提出基于创新教育理念的高校教育管理改革措施,以提升高校教育管理的质量。
关键词:创新教育理念 高校教育管理 改革策略
引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想要取得长远发展,就要加快各行各业创新的步伐,而这一步伐的推进离不开高校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出创新型人才。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地,如何响应国家号召和社会变化,将创新教育理念引入高校教育管理改革中值得深思。基于此,本文将通过浅谈创新教育理念引入高校教育管理的必要性,针对性地提出基于此理念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一些具体策略。
1.高校教育管理引入创新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一方面,创新教育理念的引进,有助于高校在教育管理上打破常规,培养一大批社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校将重新定位教育管理,开设更加多元化的课程,形成一股更雄厚的师资力量,提供更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形成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创新教育理念的引入推动了高校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依托于创新教育理念,高校将开启新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校园文化管理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整体的教学质量上得到提升从而达到可持续的发展。
2.基于创新教育理念的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策略
2.1加强师资力量,提升教学创新思维
第一,各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的责任义务纳入教师的职业基本义务中,建立完善的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评估机制,明确相应的职务评价和职称评定标准。
第二,高校要形成一支强劲的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队伍,邀请或者聘请有成功创业经历的校友、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研发人员等优秀人才来分享或传授相关专业和创新创业的知识和经验,丰富高校教师队伍,建立庞大的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
第三,各高校加大对高校教师创新教育意识和能力的培训力度,在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研修等过程中增加创新教育相关的培训项目,此外,联合企业力量为专业教师和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提供有效的到岗锻炼的机会。
第四,各高校支持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对师生创新创业队伍提供科研经费,同时对科研成果按相关条例合理处置和分配,可通过将科研成果投入市场使其产业化。
2.2更新教学管理,培养创造性人才
教学管理中的课程开设、授课方式以及成绩考核形式都要基于创新教育理念展开。
第一,各高校要在课程设置中有机结合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各类专业课程中可利用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将创新创业教育贯彻落实到其他课程中去。同时,开设符合培养创新性人才的交叉性课程,开启跨学科、跨专业交叉联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路径,促进人才培养由单一专业向多专业联合转型。此外,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相关的选修课,建立有效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交流群。
第二,各高校要强化新型科技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强化课堂教学常态化监控和录制,推出相关专业的丰富慕课、视频公开课等网络开放课程,以供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此外,高校可以联合企业为学生感受创新创业氛围提供场所,安排学生实地观摩科技公司、创新创业园等地方以体验创新创业工作的实际环境和氛围。
第三,各高校要开展多样化的考核形式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考核的目是检验学生的专业理论掌握程度及实际应用情况,因此考核机制应当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日常任务完成度及质量、小组合作参与度等制定,应注重探索非标准答案考核形式,打破“高分低能”的现状[1]。
2.3注重學生管理,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一方面,建立起教师和学生在地位上的平等性,学生不再畏惧教师的身份而不敢提出质疑,而是能够同教师在学习上有同等的发言权,和老师就某一问题开展探讨交流,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另一方面,教师要多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情绪、人格培养及创业就业等方面。尽管大学生在生理上趋于成熟,但涉世未深的他们对于人生充满了困惑和迷茫,教师既是良师也是益友,除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惑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力所能及地帮助学生解决情感或人际问题,为他们在创业就业等方面提供更加客观正确的指导,协助他们逐渐由身体上的成熟走向心理上的成熟[2]。
2.4重视校园活动,营造良好校内环境
一方面,各高校要积极联合社会各企业开展举办创新创业知识竞赛、创意小发明比赛、创业企划竞赛等各类相关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创新创业的机会,同时为他们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各高校可举办创新教育实验班,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联合育人新机制,积极吸引国内外海量优质教育资源投入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当中。
结语
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急需使得创新教育理念引入高校教育管理改革当中,在这一改革过程中我们探索到高校教育管理在创新引领发展时代的可塑性和重要性。高校可以通过强化师资力量、更新教学形式、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校园氛围等来促进教育管理改革,为社会培养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解冰.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改革初探[J].徐州工学院经济学院,2020(32):130-131.
[3]张坦,向璐.基于创新教育视角下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策略浅析[J].教育改革与发展,2018(1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