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毅 徐萍
摘 要:学科服务的出现使互联网空间和其他领域的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而知识处理技术将分散的知识资源纳入新的学科服务模式。当前,协同作用理论促进了学科服务模式的创新,即将个人知识资源转化为集体知识,使其由隐性知识转变为明确的知识,并将知识资源转变为读者更容易获得的资源,以知识管理工具为基础进行处理、分类和组合。大数据时代,知识资源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从传统的面向读者的单方面输出慢慢地走向知识创新、学科服务的转变必须以知识的协同作用为基础。
关键词:协同理论;学科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號: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21)07-0156-03
Research on Innovation Mechanism of Precision Subject Service Based on Synergy Theory
ZHAO Yi XU Ping
(Library of PLA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Zhengzhou Henan 450002)
Abstract: The emergence of subject services enables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Internet space and knowledge in other fields, and knowled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corporates scattered knowledge resources into new subject service models. At present, the synergy theory promotes the innovation of disciplinary service models, namely transforming personal knowledge resources into collective knowledge, transforming it from tacit knowledge to explicit knowledge, and transforming knowledge resources into knowledge resources that are more accessible to readers, it is based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tools for processing, classification and combination. In the era of big data, the importance of knowledge resources is obvious, from the traditional unilateral output for readers, it slowly moves towards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disciplinary services, this transformation must be based on the synergy of knowledge.
Keywords: synergy theory;subject service;innovation
协同作用理论(以下简称协同理论)是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an Harken)在《大自然成功的奥秘:协同学》中第一次提出的,他将协同作用界定为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合作的集体或整体影响。该理论强调自然和人类社会都可以被视为复杂的系统。协同作用理论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方法,用以研究系统中不同元素的协调,从混乱无序到有秩序,提高总体效率[1-2]。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技术的进步使知识发现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加快了知识的传播速度。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知识资源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科服务的出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整合网络空间与各方面的知识,而知识处理技术将分散的知识资源纳入新的学科服务模式。协同作用理论促进了学科服务模式的创新,也就是说,个人知识到集体知识的转化和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将知识资源转变为读者更容易获得的资源,并以知识管理工具为基础进行处理、分类和组合。大数据时代,知识资源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其从传统的面向读者的单方面输出慢慢地走向知识创新、学科服务,这种转变必须以知识的协同作用为基础。
1 基于协同理论的学科服务
1.1 面向读者的知识服务
基于协同理论的学科服务将知识资源与读者的需要结合起来,创造出超越传统静态知识出口形式的新知识出口模式,根据读者的需要收集知识资源并支持学科服务。这是一种以读者为中心的创新和参与性服务,有助于读者发现知识,它向用户提供指导,并促进读者深入参与科学研究活动[3-4]。这一基础建立了一个新的知识系统,根据用户从事的科学和教育活动的类型而定的汇合一致技术通过有效地吸收、汇集不同的资源和巩固知识,为科学研究活动提供新的知识。
1.2 显性知识服务
学科服务本质上是为用户提供可以直接获取并使用的知识资源,即显性的知识服务。互联网时代,用户的行为不同,知识需求不同,利用知识发现工具来学习有利于促进研究和教学,用户希望得到更多能够使用的知识资源。因此,学科工作人员应积极参与用户的科学研究活动,通过智能系统精准确定用户知识需要,为有效的知识组合开发相应的知识库,为用户提供可以直接识别和使用的知识资源,协助用户共同创新。
1.3 隐性知识服务
隐性知识服务应建立在知识检索系统或研究支持平台的基础上,以帮助用户建立健全知识结构,使用户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研究和科学教育活动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资源,此外,还需要一定的知识学习需求,借助有用的学习工具来分析不同学科的特点,通过多种方式来获取知识,搭建一个科学的知识系统,更好地开展教学和研究工作,从而进行知识创新。所以,学科服务总是积极地探索和讨论用户的学习需求,站在用户角度来分析他们的需要,使用知识发现技术与研究学习平台对其进行教育和培训,优化知识结构,使其更好地完成研究和学习任务。
2 基于协同理论的精准学科服务
基于协同理论的精准学科服务以信息知识为根本,将所有知识进行整合。知识协同增效理论强调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即对旧知识进行加工和处理,生成新的现代知识。目前,学科服务的重点更多地放在将知识信息转化为可理解的知识资源、有效整合、深入处理和知识创新上,最终为学科服务提供大力支持。
2.1 基于个体的知识转化
人们要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知识信息,通过知识发现工具和信息提取技术使信息资源多样化,使其成为可以直接使用的知识资源,以便用户识别、确定和使用。基于协同理论,用户要不断进行探索和学习,了解知识的内部联系,而外部知识信息逐渐成为个人知识结构的一部分,最终形成良好的知识系统。以协同理论为基础的学科服务侧重于将技术和视觉作为向用户转移资源的手段,通过信息搜索引擎和学科服务的知识转让平台,提供书目知识,对用户的知识结构、教学背景和学习能力进行分析,再把学科知识转变成用户知识系统的一部分。
2.2 基于群体的知识交互
基于群体的知识交互是一种学科服务。大数据时代,用户感知模型为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学科服务人员能够准确地确定用户的知识需求,通过数据模型分析某些用户的类似行为倾向,将行为倾向类似的用户分类为用户组,并根据用户组的需要向其提供学科知识服务。所以,图书馆学科服务方面,面向用户的服务已成为帮助用户获得自己需要的学科知识的一种方式,利用科学知识、学科间资源共享和跨学科知识共享来满足用户的需要。因此,服务提供者与用户群体之间构建了知识互动系统,这样可以更好地推进知识信息创新,从而更好地分享学科资源,加快知识创新速度。
2.3 基于组织的知识拓展
以协同理论为基础的学科服务创新需要很多知识资源作为支撑,不可能仅仅使用用户开发的信息或知识资源,也需要有效地扩大知识面,充分满足个人用户和用户群体的多种知识需求。本组织系统建立了完善的网络,人们获得信息的机会各不相同,知识资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可以利用知识开发系统将知识信息转化为可获得的知识资源,再通过学科服务为用户或用户群体提供知识资源,这就夯实了知识高效整合与创新的基础。
3 基于协同理论的精准学科服务创新机制
学科服务是面对用户的知识资源二次开发,人们要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充分使用知识资源来开发产品,提高学科服务效率。基于协同理论的精准学科服务商要利用知识发现工具建立相关数据库,给不同用户提供精准的知识资源和知识服务。
3.1 基于研究机构的知识组织
学科服务工作人员可以收集学科信息,将知识资源进一步整合,以满足学科服务过程中知识创新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学科服务系统。信息收集期间需要详细描述知识信息、整合信息和组织信息。学科服务机构是一个涉及不同学科的知识共享中心和服务组织,也是必不可少的,其必须与研究机构密切合作,克服单一知识组织的局限性,建立以研究机构为基础、及时有效地获取新知识的知识组织网络。
3.2 基于专业学科的服务创新
以协同理论为基础的学科服务创新需要不同的知识主体和研究机构在专门学科中提供专门的学术服务,即根据不同学科的研究、教学和建筑特征来创新学科服务模式。学科服务机构需要和高等院校合作,为其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信息查询、学科咨询和相关辅助等服务。此外,学科服务机构必须及时收集新的知识和技术,以便逐步扩大信息资源,丰富学科服务内容,促进学科服务的进一步创新,保证资源分配的合理性。
3.3 基于信息网络的学科共享平台
学科服务机构要加强与研究机构、信息管理机构、大学和读者的学科交流,密切协作,这是知识创新的基本要求,其需要一同建立学科交流平台,利用信息网络和智能互动工具分享学科资源。服务对象方面,学科服务需要与各种各样的学术实体(如研发企业、科研人员、学校教师、文化个体或大学生)互动,深入分享知识资源,为不同用户提供最优的学科服务。学科服务机构可以和不同学术服务主体交流,共享知识资源,学科服务主体多样,其可以联和开展学科服务,提高学科服务的效率和相关性,使学科知识的更大融合、发展、再利用和创新成为可能,而知识创新有利于不同学科服务提供者的合作。
4 基于协同理论的精准学科服务创新机制实现路径
基于协同理论,特定学科可以构建精准的服务创新机制,推动学科服务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以促进各学科的创新和资源共享。所以,学科服务机构必须重视学科服务的协同作用,树立新的创新理念,建立创新平台,如专业知识创新服务小组,强化学科服务知识交流。
4.1 树立学科服务协同创新发展理念
当前,知识环境正在不断变化,对应的知识服务方式也逐渐发生改变,学科服务的协同创新达到战略水平,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知识支持,但最终的效果不太令人满意。因此,要建立基于协同理论的学科服务创新机制,在服务组织、客户和学科等方面采取协同创新的方法,配备学科服务工作人员,完善学科服务管理制度,向专业人员提供有效的学科服务。各学科服务机构应重视学科服务的协同作用,彼此保持稳定联系,促进协同创新的发展,将学科服务的经验、知识技能和不同优势组合在一起,使学科服务转化为知识收集、组合、使用和创新。
4.2 打造学科服务知识交流创新平台
知识交流创新平台是学科服务和知识共享的重要平台,有助于促进各主体的知识共享和交流。学科服务机构可以利用创新型知识共享平台,以各种方式获取知识资源,丰富自己的知识基础。同时,学科用户可以利用学科服务小组的支持,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资源。学科服务机构可以通过创新型知识共享平台有效开发知识资源,建立自己的知识系统,进行知识共享。知识交流和创新对学科服务机构和学科客户来说至关重要,有助于在学科服务机构和学科客户之间建立信任,提高学科服务的交流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当前,人们要利用显性知识进行知识创新,共享隐性知识,并重视专业服务的协同作用,探索和建立学科服务的协同创新制度。
5 结语
知识协同作用理论是现代知识环境中的一种新理论,研究者需要深入研究学科服务的协同创新制度。基于这一理论,学科服务机构要优化学科服务,如知识发现、知识咨询和知识管理等,全面共享和创新知识资源,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提升学科服务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宏源.知识关联在知识服务中的应用价值初探[J].出版與印刷,2019(4):25-32.
[2]孙守强.多元协同视角下智慧图书馆泛在智慧服务研究[J].图书馆,2019(11):52-57.
[3]吕永玲.知识管理: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的新维度[J].办公室业务,2017(3):186.
[4]张霞.大学图书馆勤工助学知识管理维度探析[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6):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