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辉
新泰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山东 新泰 271200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主要发生于孕妇妊娠20周后,是产科特有的和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而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会使孕妇发生弥散性血管凝血事件的概率会增大,也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因素之一[1]。通过在产前检测能够详细了解每一位孕妇的纤溶平衡状态、凝血情况,有助于改善围生期指标和维护孕产妇的生命安全。本研究对凝血4项及D-二聚体检测在孕妇产前检查中的应用意义进行了分析。
1.1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来我院孕检的孕妇中挑选出符合要求的孕妇260例,其中的102例晚期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孕妇为观察组,158例正常晚期妊娠孕妇为对照组。观察组102例,年龄18~41岁,平均(27.34±3.28)岁;孕周27~39周,平均(36.14±1.25)周;体重55~83kg,平均(68.49±10.25)kg。对照组158例,年龄18~41岁,平均(27.46±4.19)岁;孕周27~39周,平均(36.29±1.36)周;体重55~83kg,平均(68.83±10.14)kg。
1.2方法 两组孕妇在早上未进食的情况下抽取肘静脉血3mL,而且放在抗凝管内,分离血清后在一个小时内完成凝血4项以及D-二聚体的临床检测,其中,凝血四项主要为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采取Clauss 法检测FIB水平,采取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水平,采取凝固法检测TT、PT和APTT。比较两组孕妇的TT、D-二聚体、PT、FIB和APTT水平。
2.1两组孕妇的TT、PT、FIB和APTT水平对比 两组孕妇的TT水平无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孕妇的PT及APT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P<0.05),FIB水平明显比对照组升高更多(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的TT、PT、FIB和APTT水平对比
2.2两组D-二聚体水平对比 观察组孕妇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比对照组升高更多(P<0.05),见表2。
表2 两组D-二聚体水平对比
在妊娠期,孕妇机体内的纤维系统和凝血系统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变,尤其是处在妊娠晚期时,孕妇的凝血因子量会显著升高,而且纤溶活性以及抗凝血酶活性明显下降,使得孕妇的血液处在高凝的状态[2]。D-二聚体为纤溶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物质,可以有效反映出孕妇继发性的纤溶亢进和高凝状态。而且,在临床上D-二聚体能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病情,在妊娠期内,如果合并高血压综合征,极易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3]。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是机体内的抗凝机制和凝血机制失去平衡,造成继发性的纤溶亢进和弥漫性的小血管内出现血栓,而且孕妇在患病的早期就会出现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而且D-二聚体随着孕妇病情的进展可以持续性的升高[4]。观察组孕妇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比对照组升高更多,表明D-二聚体能评估妊高症孕妇的病情。凝血4项指标可以反映机体中的纤溶功能及凝血系统功能,而且在针对外源性凝血因子和内源性的凝血因子等含量改变时,引起的血栓前状态和血液抗凝状态等,有较高的筛查价值[5]。孕妇合并妊高症时,其PT水平会比正常孕妇的水平有所下降,这说明此类患者的机体内的外源性凝血因子发生改变,活性增强。FIB是在肝脏内生成的蛋白质,使体内的血小板会大量聚集在一起,主要发挥凝血的作用,纤维蛋白也是在凝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物质,在凝血中有非常重要的效果。观察组孕妇的FIB水平明显比对照组升高更多,表明妊高症孕妇的凝血共鞥发生异常。而APTT主要是在机体内源性的凝血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孕妇的APTT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降低很多,这也提示晚期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体内的内源性凝血因子的活性发生异常的增加,导致机体处于高凝的状态中。
综上所述,凝血4项及D-二聚体检测在孕妇产前检查中有重要的应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