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婚姻是家庭建立的基础,高质量的婚姻对维持家庭的稳定与幸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过笔者问卷调查和入户走访发现,城市社区的已婚女性在婚姻生活中存在夫妻之间沟通障碍等困境,本研究基于萨提亚家庭治疗理论从小组工作来探索内在冰山原则、家庭雕塑、家庭重塑、表里一致的沟通技巧等方面服务于有需求的城市社区已婚妇女,以期提升她们的自尊感和对婚姻的满意度。
关键词:小组工作;城市社区已婚妇女;婚姻质量
一、背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精神文明水平的全面提升,人们更加重视婚姻生活的精神构成和情感追求。在我们调研的时候,一些年轻已婚女性居民向社会工作者反应她们的婚姻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夫妻经常吵架、冷战、婚外情等,婚姻质量不高,这种不稳定的婚姻现象与人们结婚时所期待的“幸福美满”大相径庭,对彼此都带来了极大的心理上的伤害,对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和谐都将造成较大的消极影响,因此,她们迫切需要获取维持幸福婚姻的知识。为了帮助家庭中的夫妻提升婚姻质量,保障婚姻的稳定性,营造家庭和睦幸福氛围,社会工作者决定为已婚女性开展“我的婚姻我做主”萨提亚成长小组,帮助更多已婚女性理解婚姻的本质,以及持续保证婚姻的品质对于个人的幸福,孩子的健康成长以及整个家庭乃至社会的和谐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城市社区已婚女性在婚姻方面遇到的困境
(一)多重差异给夫妻之间的沟通互动造成了障碍。
在非结构式访谈中显示,男女对于婚姻和配偶的不同理解与评估是造成冲突的其中一个因素。男性对于婚姻有更理想化的评估,对自己的婚姻都比较满意,而女性对婚姻和配偶的满意度比较低,女性对婚姻满意度明显低于男性。除此之外,现实情况对男女角色分工带来挑战是影响婚姻关系中重要的因素。另外,两人的来自两个截然不同的家庭,彼此的生活习性、行为模式乃至价值观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都为彼此共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二)低质量的交流方式导致夫妻之间“沟而不通”,影响夫妻之间的感情
从访谈中发现,在夫妻沟通互动中,自己认为已经表达了但是显然对方并没有接收到,而且夫妻间出现矛盾时配偶常常沉默不语,这种无效的沟通方式往往会为夫妻带来更多的冲突。在夫妻交流中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要存在困难,这种不被理解、无法坦诚倾诉的状态会让彼此觉得内心孤独。有些夫妻双方习惯用负面的语言评价对方,这种打击对方自尊心的表达方式同样也会增加冲突的产生。那些婚姻质量偏低的夫妻面对冲突习惯避免和忍让,特别是男性在面对冲突的时候更多选择回避,而女性倾向于认为配偶没有认真对待分歧,会对配偶步步紧逼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婚姻中的这种“一逃一追”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由此带来的紧张的夫妻关系值得重视。婚姻生活越往后随着孩子的出生,夫妻之间会因为更多的生活琐事和彼此的差异频繁发生冲突,那么学习双赢的解决冲突方式就是帮助夫妻勇敢面对冲突,共同满足彼此需要,提升婚姻质量的重要功课之一[1]。
三、小组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已婚女性婚姻质量提升的重要过程
(一)观点的输入:了解婚姻的本质以及探讨婚姻的现状
萨提亚的应对姿势在小组中的介入与运用:萨提亚的应对姿势有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性、打岔型和表里一致型,现场让服务对象扮演不同的姿势,并且引导服务对象分享自己的感受。通过学习与扮演,服务对象意识到自己在生活中也会有同样的沟通姿势,比如有的服务对象分享自己常常指责丈夫,即自己就是属于指责型的人;有的服务对象分享自己在家庭中由丈夫使唤来使唤去的,丈夫叫做什么就做什么,也从来不敢向丈夫表达自己的感受,现在终于明白自己属于讨好型,一味地讨好丈夫忽视了自己。萨提亚的应对姿势让服务对象对自己在夫妻中的应对姿势有了明确的认识,唤起了服务对象改变的意识,社会工作者明确表示相信服务对象在未来的婚姻生活会越来越好[5]。
(二)让组员亲身体验在婚姻当中所遇到的困难,加深对婚姻的理解。
萨提亚的家庭雕塑技巧在小组中的介入与运用: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讲解何为家庭雕塑技巧,即是一种隐喻形式表达我们内心交互作用场景的技术。例如某个家庭有这样一条规则,认为愤怒的情绪是不可以表现出来,那么雕塑者可以让家庭成员们各自摆出愤怒的身体姿势,同时对彼此保持微笑。社会工作者引导服务对象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中体验萨提亚的家庭雕塑,激起服务对象关注自己家庭雕塑的意识,并且希望学以致用去改变旧有的阻碍夫妻关系发展的雕塑。例如,有的服务对象很生气但从来不敢在丈夫面前发脾气,此时社会工作者让服务对象把这么多年来对丈夫的不满全部通过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展现出来,当展现完之后,社会工作者让其分享自己的感受,服务对象提到通过雕塑可以把自己多年来的身体和内心感受全部暴露在众人面前了,展现之后,我如释重负,我生而为人,也有自己的情绪、感受,接下来我会向丈夫坦诚自己的真实感受,希望能够获得他的理解与尊重。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分享表达了感谢,肯定她的坚强与毅力。综上所述,通过雕塑把夫妻问题和家庭问题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为服务对象的成长和夫妻关系的改善提供了风向标[3]。
萨提亚的家庭重塑技巧在小组中的介入与运用:基于对家庭雕塑的学习之后,便让服务对象学习家庭重塑技巧。社会工作者為服务对象简单讲解家庭重塑就是采用雕塑的方式,将家庭中发生过的重大事件以心理剧等形式表演一次,让主角再次体验,并在这个视觉化的过程中重新审视和完成转化。过去发生的事情无法改变,但透过家庭重塑的过程,往往能对过往经验和期待所产生的思想及感受产生巨大转变,放下包袱,更有力量地走向明天。刚开始,服务对象对这一技巧很陌生,在角色扮演中表现没有期待中的那么好,因为不同服务对象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家庭重塑最好是一家人扮演效果才比较好,但是社会工作者肯定服务对象表现良好的方面,比如服务对象的配合度很高、能够遵守小组规定、敢于尝试新的技巧等。社会工作者从优势视角来挖掘服务对象的潜能,肯定服务对象的优点,鼓舞了服务对象的志气。接着,社会工作者让不同服务对象再次扮演一个家庭短剧,通过短剧反思在自己家庭中是否有同样的情况存在,然后通过这种情况自己有什么感受,服务对象出色地完成了。社会工作者还鼓励服务对象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服务对象表示希望在接下来的夫妻互动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一步一步地重塑自己与丈夫的沟通姿态,让双方都能够在婚姻中享受爱和付出爱,在合理地付出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还能促进婚姻幸福,实现“我的婚姻我做主”的目标[2]。
(三)了解夫妻冰山下的潜意识促进其良性互动
冰山原则在小组中的介入与运用: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讲解萨提亚的冰山原则,依次分析最底层的自我、渴望、期待、观点、感受的感受、感受、应对方式和行为。接着社会工作者鼓励服务对象分享自己的故事,一开始服务对象都是处于沉默的状态,也许是有所顾虑,也许是不知道如何表达。但是,社会工作者没有马上打破小组的沉默,提供足够的时间允许服务对象沉默和思考。还提醒服务对象可以喝喝水放松放松自己。过了几分钟之后,有服务对象大胆地分享了自己的故事,抱怨自己的丈夫经常很晚才回家,无法接受丈夫这种行为。通过学习萨提亚冰山原则之后,她明白了她抱怨的背后是需求与期待,她希望丈夫早点回家多陪陪她。还有的服务对象提到每一次跟丈夫去逛街的时候,明明自己很喜欢那样东西,示意让丈夫主动买给自己,可是丈夫不懂自己的心意,不是说“喜欢吗,喜欢就买喽”就是说“你要吗,要不要”等话语,当她听完之后,心里特别不舒服,因此会生丈夫的闷气。通过这环节学习之后,服务对象期望丈夫主动为自己买东西,更加浪漫一点。冰山原则促进了服务对象对自己和丈夫需求等方面的了解[3]。除此之外,社会工作者还强化服务对象学习表里一致的沟通方式,例如赞扬、澄清、倾听、直接的交流方式、描述性语言而非评价性的语言等技巧。社会工作者继续强化服务对象始终相信每一个人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人不是问题,问题本身才是问题的理念,从而更能够强化服务对象改变的信心[4]。
四、服务结果与成效
通过萨提亚的冰山原则和喜欢与不喜欢等内容,促进了服务对象对自我与夫妻关系的了解。未参加活动之前,服务对象认为不顾一切地为丈夫付出是理所当然的,在家庭中委曲求全,忽视了自我。有的服务对象为了保护自己,运用打岔型、超理智型等不良的应对姿势,忽视了自我与情境。通过参加小组之后,加深了服务对象对自我与夫妻关系的认识,明白了婚姻的本质是两个人共同进步,互相尊重,包容,理解和接纳。而且服务对象学到了很多利于自我成长和夫妻关系能力提升的技巧,服务对象学以致用,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新技巧、新方法,增强了服务对象对自己的认可和自信心。还改善了夫妻不良的沟通方式,增进了夫妻感情,保障婚姻和和家庭的稳定。
五、专业反思
(一)服务对象的不稳定性会影响小组的推进。
服务对象参加是小组得以开展的第一要素。本小组计划是在11月初开展,可是服务对象常常因为时间问题和夫妻对活动的看法不同而不能准时参加活动,使小组不能如期开展。在第三次小组活动和第五次小组活动开展时,服务对象因为要带小孩子去体检,还要上其他课程,因此不能按时参加活动。除此之外,因为受已经参加小组活动服务对象的影响,使小组有新成员的加入。
(二)小组混乱期对小组工作推进带来的压力
人们对未来与改变多多少少都会充满着恐惧感与不习惯,改变的初期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比如一个遇到事情总会运用指责型的妻子,在家庭中只有争取自己的地位才能获得安全感,通过学习想要更多地关注丈夫的需求,牺牲部分自我,结果会让服务对象失去安全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服务对象的把控感从而导致服务对象低自尊感。一个在家庭中扮演讨好型的妻子,为了子女的未来和家庭的稳定委曲求全多年,通过学习萨提亚成长小组想要开始关注自己更多的感受与需要,结果遭到丈夫反对她参加小组,丈夫认为参加小组既浪费时间也会让人变得更加自私,这让她的夫妻矛盾变得更加激烈,关系变得更加紧张。这些改变可能会让婚姻中粉饰太平的现象彻底崩塌,要面对那些尘封已久的问题着实需要很大的勇气,小组工作者需要在一开始就提醒服务对象做好心理准备接受这一段混乱期。
(三)要积极推进萨提亚模式的本土化,为更多人提供合适的服务。
中国人偏内敛、谦虚、低调、忍让和保守,而萨提亚所倡导的理念是敢于打破旧有的沟通模式,创办的沟通游戏更是需要有亲切的肢体接触,当服务对象因为有所顾忌而不能全面深入小组中,活动效果不能得到更好地实现。为了要让萨提亚模式更好地符合中国人的需求,需要更多萨提亚模式的践行者和研究者根据中国文化情景努力推进其本土化,让其在中国落地生根,為更多有需要的服务对象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毛慧. 萨提亚成长小组在提升婚姻质量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大学,2019.
[2]萨提亚家庭治疗及其本土化探析
[3]胡慧霞.萨提亚模式介入家庭冷暴力问题的个案探究[J].现代交际,2018(18):45-47.
[4]姜春阳. 流动家庭夫妻冲突和关系重建[D].沈阳师范大学,2020.
[5]尹忠泽,高旨利.基于成长取向的萨提亚治疗模式探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33(05):25-28.
作者简介:
邓梅权(1994年—),女,汉,广东湛江,硕士在读,湘潭大学硕士研究室,研究方向:青少年社会工作。
(湘潭大学 湖南 湘潭 4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