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

2021-07-15 17:20杨秋容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67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策略解决问题小学数学

杨秋容

【摘要】解决问题是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重要的教学目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有效教学被教育工作者日益重视,本文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探究,旨在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动性,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教学策略;提升学生能力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的创新之举,它改变了传统教材应用题的呈现方式,将单一的题型转变为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密切联系生活的对话情景和图文结合等的形式呈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读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学会独自解决具体的问题。以小学数学为载体,使解题能力成为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教师将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作为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索。

一、牢固地掌握解答应用问题信息间的基本数量关系

解决应用问题涉及大量的数量关系,其解答应用问题的处理过程就是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仔细的思考。正确分析信息间的数量关系是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难点,学生需要进行一次信息自我收集的学习过程,把教材中的对话情景转换成语言或文字,从而能够根据已知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为便于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可采用数形结合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掌握和熟练使用基本数量关系;也可采用图表等呈现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整理资料,寻找数量关系与数据结论之间的关系。对小学生而言,解决问题首先要把已知条件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联系起来。由于小学生思维基本上处于形象直观阶段,为了能够让其意识到主动列表、数形结合等方式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掌握如何串联现有资料,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下熟悉数量关系,最终借助列表或图形理解基础数量关系。通过体验学习认识到:整理列表、串联资料、数形结合等是牢固掌握基础数量关系,并最终解决应用题的有效途径。

比如,“手工课,小军做了6朵花,小军比小龙多做了3朵花,小龙做了多少朵花?”在这一道题中,有些学生可能对基本数量关系把握得不是很清楚。题中给了两个条件,一个是小军做了6朵花;一个是小龙比小军多做了3朵花。其中,后半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基本数量关系条件,有些学生看到题直接会认为是加法,因为上面写了“多做了3朵花”,所以就列式:6+3=9,认为小龙做了9朵花。事实上,学生对于这一基本数量关系的把握还是模糊不清楚的,简单地看到了“多”这个字,于是就判断为加法。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当通过操作,可以借助绘图或者是PPT出示相应图片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探讨,小军比小龙多做了3朵花,换而言之,小龙比小军少做了3朵花,直观地让学生清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小龙做的花=小军做的花-3,所以,应当采用减法,列式:6-3=3(朵)才对 。由此看来,引导学生清晰基本数量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混淆则整个题意都会相反。

二、掌握分析及解答应用问题的步骤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通过富有启发性的互动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的全过程,重视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策略。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要通过看图、看文字弄清楚已知信息是什么,问题是什么;第二步,要分析哪些条件与问题有关,找出与问题有关的条件,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审题的训练。培养学生从问题出发,寻找已知条件并分析条件中的数量关系,从而能够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解题时间,并学会积极探究、学习新知识,掌握从问题出发寻找所需条件,最终达成问题解答效果的新思路。为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需让学生说清楚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并且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最终逐步理解题目意思,从问题出发——寻找解题条件——理顺解题思路——得出解题结论,这是现有数学学习中非常常用的方法之一,有助于学生学会如何寻找数量关系解决数学类问题。

比如,在审题的时候,学生首先需要知道每句话中所隐含的已知条件,然后根据所求的问题找到最终的解题思路。为了能够掌握关键的已知条件,需要学生们根据关键词句自行推论。在学习递增类数学问题时,有一个有趣的案例:第一天小猴子摘了30个桃子,之后的每一天,小猴子都会比前一天多摘5个桃子,那么,第三天小猴子摘了几个桃子呢?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后,引导学生自行分析,并结合已知条件中的信息,让学生们自己找到能深度理解题目意思的重点信息。学生发现:今天摘30个桃子,明天就会加上5个,那么,第一天摘30个桃子,第二天就会摘35个,第三天就会摘40个。以此类推,让学生学会审题,理解每天多5个的真实意思,鼓励学生形成观察、分析、推理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学生解答应用问题能力的训练

当每一节课学习了一个新的知识后,都要马上安排一定的情境训练进行巩固和提高。同时,“解决问题”这一类对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一定困难的知识,设计的训练一定要考虑梯度性。解决应用问题是小学生在初步形成策略意识后对数学知识的运用,数学教师应精心设计应用问题,串联应用问题系统,以丰富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有层次地解决问题。考虑到学生不同的学习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自觉实践策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意识,题目设计可分为多个层次,先让学生模仿教师所给的例题进行练习与巩固,再在教师所给的新问题基础上进行变式练习。解题不能机械地照搬,而应在综合练习的基础上,不断巩固,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使他们更容易理解问题情境,提醒学生进行比较和思考,运用策略意识和解题的具体技巧,帮助学生完成实际应用问题解答的过程。要想使学生达到问题解决意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就必须在课堂内外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在每次备课前,要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帮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结构解决实际问题,丰富旧的知识体系,用新的知识指导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的解决。从课后练习及评价的角度入手,帮助学生不断挑战新的解决问题思路,从而能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小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解答应用问题的指导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对解答应用问题能力的训练。如果新课后经常为学生设计三五道题目,不求题目的多,但求学生能够仔细答题,保证准确率。教学实践表明,这样的巩固方式能有效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问题的能力。另外,当下线上和线下模式的结合运用非常普及,笔者在课后的时候,会让学生进行线上做题,通过设置“应用题游戏通关”,既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够训练学生应用题的解答能力,锻炼学生的数感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将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的意识,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在培养学生应用题解决能力的同时,要从学生角度出发,找寻最合适的教育方式。本文提出要从三方面出发,牢固地掌握解答应用问题信息间的基本数量关系、掌握分析及解答应用问题的步骤方法、加强学生解答应用问题能力的训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理解与解题思维,从而更好地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梁佳正.创新教学,引导探索——论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J].才智,2019(28):150.

[2]杨秀芳.刍议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有效教学策略[J].教师,2019(27):71.

[3]李林.浅析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探索及分析[J].新课程(上),2019(4):205.

[4]周菊仙.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探索及分析[J].考试与评价,2017(10):63.

责任编辑  温铁雄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策略解决问题小学数学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两只想打架的熊
浅析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
当前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学评价问题及其优化措施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高三生物课程第二轮复习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