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体验条件,渗透《道德与法治》审美教育

2021-07-15 17:15范彩辉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67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道德与法治初中

范彩辉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各种体验条件,促使学生展开审美活动,提升审美能力。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激发情感;要构筑开放式课程,促使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要运用各种案例,促使学生融入社会生活;要引导学生参与项目探究,提升创新思考能力。这些方法都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体验条件,能让他们全面提升审美能力。

【关键词】体验条件;审美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提出,人文性是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性质之一,高度认同并尊重《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情感性和体验性,认为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对思想品德形成有特殊的价值。审美教育能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让他们在情感体验和认知的基础上学会发现美、创造美。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各种独特的情感体验条件,让他们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从而更好地展开审美教育。

一、情境式,熏染丰富情感

创设情境式课堂是一种能激发学生审美体验的好方法。教师可以用语言激励、制作多媒体课件等方式促使学生进入到特定的情境中,让他们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就能更好地促使学生渲染内心的情感,从而更好地体验美、感受美。

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七年级下册《青春的情绪》这一课时,就利用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情绪的多样化。首先,笔者展示多媒体课件,通过不同的图片、音乐展现情绪的变化,让学生结合它们猜一下这些图片、音乐代表的是喜怒哀乐中的哪种情绪。此后,笔者又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现了一些生活中的片段,让学生说说两位主人公在面对考试成绩不好的问题时,他们的情绪有什么不同,并让其说说自己属于哪一种人,以及这样的情绪好不好,要如何才能正确面对生活中的那些“糟心事”。在讨论中,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必然会遇到各种烦恼,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不能流露出畏惧、厌烦等情绪,而要点燃起勇敢的挑战之心,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各种生活中的问题。在活动中,学生的情绪得到激发,认识到要用正面情绪面对生活,这样才能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体会到生活的色彩斑斓。

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视频、图片、音乐等,这些方法都有助于讓他们获得美的享受。这样,学生就进入到了美的意境中,此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结合他们心中的感受和困惑之处提出更多的问题,引导他们自主探究。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浓厚,而且他们也能陶冶情感,获得审美需求,内心世界变得更丰富多彩。

二、开放式,关注社会热点

创设开放式体验条件,指的是让学生处于全面开放的教学情境中,促使学生和教师进行双向互动,让他们围绕社会热点新闻展开探究,进而解决生活问题。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要紧跟时代热点,选择一些能体现社会美、人性美的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探究,通过知识竞赛、时事点评、演讲辩论等活动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社会之美,从而对探究社会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笔者在教授七年级下册《法律保障生活》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中的热点事件,然后分析从中能获得怎样的感悟。如,展示一些新闻,让学生了解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强了反腐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开展天网行动,抓捕了不少外逃的腐败官员。笔者继而引导学生结合该新闻进行探讨:“从上面的事情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启迪?你认为如何才能构筑更美好的社会,拥有更好的社会生活呢?”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笔者还引导他们展开自主比较分析,思考法律、道德、校规校纪在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等方面有什么不同之处,并且思考:“有人认为法律、纪律太多,让人不自由,这样的社会不美好,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通过开放式探究,学生认识到了该如何创造更美的生活环境。

在探究社会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用时事新闻或者生动的社会热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展开思考,让他们认识到要创造更美好的社会,必须要靠自己的努力。同时,学生也认识到,自己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学到的东西能用于解决社会问题,改造社会,让社会生活变得更美好。

三、案例式,融合现实生活

案例式指的是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案例,引导他们展开角色扮演、辩论讨论等活动,这样学生能更好地关注社会,并从各种生活实践中得到启发,从而认识到怎样的人性是美的,怎样的生活状态是美的。他们在生活中也会积极反思,思考自己是否能给人“美”的感受,分析是否要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样,学生不仅能提升学习效果,而且还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七年级下册《我与集体共成长》时,便采用案例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思考。笔者给学生展示了他们布置教室、美化教室的过程,并让他们思考一些问题:“有人说,教室是我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我没有必要花功夫美化教室,可以交给其他人去做,这种想法是否正确呢?”“在美化班级的过程中,如果你和他人的意见发生了争执,你觉得该如何解决问题呢?”“有人认为自己让教室变得更美,但是却牺牲了个人时间,这样很不值得,你是如何看待这种观点的呢?”这些问题让学生思考个人如何融入班集体,个人应该给班集体做一些什么,如何能更好地和集体中的其他成员相处等,通过案例,学生认识到了如何融入集体生活,用自己的努力让班集体变得更美。

在案例式教学中,学生能从案例中得到启迪,教师要由浅入深地引导他们结合案例进行分析,给他们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交流环境。这样的教学形式本身就是美的,学生也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好地感受美,思考如何让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变得更加美。

四、项目式,引导创新探究

在审美教育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欣赏美、感受美、体验美,还要促使他们学会如何创造美。项目式学习不仅能给学生创造欣赏美的机会,更给他们创造了机会,让他们思考如何将自己的创新想法融入其中,积极展现出自己对美的思考。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探究,帮助他们更好地创造美。

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权利》是一个适合展开项目式学习的内容。因此,笔者提出了探究项目:“你知道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吗?如果公民的权利受到了损害,你知道该如何解决吗?”笔者让学生结合这个项目展开自主探究,思考能从哪几个角度入手,设置分项目,如,项目一为自主寻找和公民基本权利有关的信息,项目二为寻找公民权利受到损害的具体例子,项目三为从实际案例和相关法律中寻找解决此问题的方法,项目四为总结自己搜索到的信息,并撰写小论文。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提出了自己的个性化见解,如,“要构筑更完美的社会,就要考虑到如何维护公民的基本利益,让公民有法可依,知道该去什么地方提出申诉。此外,要让社会生活变得更美,还要考虑到公民的受教育情况,要进行普法教育,让更多公民认识到如何维护自己的基本利益。做到这两点,就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学生逐步开始思考怎样用个性化建议改造社会,让社会生活变得更美。

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更好地发现了生活中隐藏的美,而且他们也逐步开始思考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改造生活、改变自我,呈现出更美好的状态。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审美素养得到了提升,他们也能在创新探究中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审美教育指的是对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以及各种美的事物进行审美活动,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的教育。由于美育具有以审美体验为核心的特点,所以,教师要把握住美育的独特之处,给学生创设各种独特的体验条件,让他们更好地参加到审美活动中,进而促使其提升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林庆荣.让美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熠熠生辉[J].福建教育研究,2017(9):27-28.

[2]王会红.浅谈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美育渗透[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9(8):5-6.

责任编辑  梁国胜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