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讨了和谐班级的一些特征,分析了以班主任为主的教师与班级的关系,从公平、班主任的态度及行为、班级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如何建设和谐班级的基本設想。
关键词:和谐;班级;班主任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个人与社会责任的完美结合,是理想的社会状态。如果说社会是复杂的有机体,那么这个健康的有机体必须由健康的组织组成且能高效运行。对社会而言,在教育上的最小组成单位应该是班级,因而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从构建和谐班级开始。
一、用心经营,把班级打造成和谐的班集体
班主任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就是开始一项伟大的、系统的过程,因为在至少一年的时间里,班上几十名学生的学业进步、身心发展都与自己密切相关,所以班主任要用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用责任心处理每一项事务,用事业心规划班级总体发展。
(一)公平是和谐的基石
公平即公正而不偏袒,大到社会,小至班级,公平的衡量准则是相似的,包含一些基本的要素:责任、义务、机会、分配、利益等。公平是接受任务后、着手工作前考虑的重要因素。《管子·形势解》中说:“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可见,公平是稳定的保障。公平意味着没有特权、没有压迫、没有不劳而获,所以公平的环境有利于调动个人积极性,使人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学生小小的心灵也有“一杆秤”,有自己评判事物的标准。学生是特殊的人群,涉世未深,相对淳朴,甚少接触与接受各种力量的角逐与平衡,公平是其基本信念。所以公平对于学生而言尤其重要,不仅会直接影响行为结果,而且对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有重大的影响。
(二)班主任是班级和谐的决定力量
班主任几乎是所有班务活动的策划者与组织者,是班集体的核心成员,出现在班主任身上和谐与不和谐的音符都会被放大,所以班主任要发挥好核心力量,带动和谐班级的形成。
第一,班主任始终要持真诚的态度
在这里首先要强调的是并非班主任不够真诚或者伪善,而是要找到一种最合适的态度,既郑重又不过于严肃;既有威严又不过于刻板。道理要讲,不要空洞,更忌教条;感情要真,不要平淡,更忌虚伪。班主任固然是真诚的,但深沉的内心要通过外在的表达体现出来,在表情的张力、语言的节奏等方面要让学生能深切感受到。
第二,班主任要率身垂范
班主任是陪伴学生最多的人,其品质、道德、能力、情感等行为、习惯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老师个人对青年人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无论什么样的教科书,无论是什么样的思潮,无论什么样的惩罚制度都是代替不了的。”作为班主任,首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无论在学校里还是社会上都要为人师表,使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见到的都是散发着正能量的令人尊敬的老师。
在作息、考勤、卫生、着装等方面,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得首先做到;在大扫除活动中,班主任的角色可以既是指挥者又是劳动者;在运动会上,班主任最好既是组织者又是服务员。实践证明,身教与言传同样重要,在班主任榜样示范的引领下,会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班级成为团结向上的和谐的集体。
第三,三思而后行,谋静而后动
学生由于年龄、阅历等因素的影响,心理承受能力因人而异,有的十分脆弱。因此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时切勿轻易下结论、做决定,要给学生“思考的冷静期”。学生无论是做了值得表扬的事还是犯了错,无论其语言、动作等行为处于进行的阶段还是已经导致了结果,教师都应给学生冷静下来的机会及反思的时间,不要轻易评价,根据“先入为主”的印象采取行动容易“一棍子打死”。 因为有的事情原本较复杂,简单的处理不能顾及到方方面面,就不够完美。教师应该三思而后行,在冷静的思考期间,不仅能权衡出最佳的处理方案,也能给学生以“台阶”、“退路”、“余地”。教师的角色与作用不是阻止,也不是当头棒喝,而是引领、扶正。
二、制度先行,把班级塑造成自主的生命体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即使是最好的儿童,如果生活在组织不好的集体里,也会很快变成一群小野兽。”组织得好的集体,本质上在于有好的制度。在好的制度的规范与约束下,学生有自我适应、自我管理、自我升级的能力。
由于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地区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班级会形成不同的班级文化,因此不同的班级应该有适合自身的、切实有效的制度条例。尽管好的班级制度因时、因地而异,但有一些基本原则是相通的。
第一点,有适时激励机制。胜不骄败不馁,顺利时适当提醒,挫折后进行鼓励,使班级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风气。
第二点,有自我运转的能力与机制。班主任在建立班委会、团支部等学生干部系统时要经过认真考察,让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同学为大家服务。这样班级才会如精密的钟表一样正常运转。无论是正常的学习生活还是遇到偶发事件,无论班主任在场还是不在场,学生干部都能带领大家妥善解决面临的问题。
第三点,有暴露问题、弘扬正气的习惯与作风。由于个体差异性,班上出现不良现象是难免的。所以出现问题不是班主任的责任,没有及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就无可推脱了。这样的情况下,需要班主任建立起有效的报告制度。小的不良现象可能会演变成恶劣事件,所以报告要积极;某些带来不良影响的同学可能对报告者有怨言,所以要有保障机制;有些被被告者可能会对报告人产生误会,所以报告要有策略。
基于此,班主任要有一些工作要重点落实。
第一点,依据校风校纪制定班级班规、班风民约等制度性、纪律性、规矩性条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实现和谐班级的制度性保证。要想制定人人乐于遵守、自觉遵守的制度,必须做大量的工作。在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过往等性格特征的基础上,在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着手创制,使得班级制度切实可行,具备明文性、警示性、约束性。
第二点,明确权利与义务,特别是义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父母和同志,对集体和社会,对人民和祖国的义务感,要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人的一生。不懂得什么是义务和缺乏义务感,就谈不上人的道德,也谈不上集体。”强调义务实则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与服务精神,强调义务也能更好地保证班级制度的有效实施。
第三点,班主任的工作要有魄力,令行禁止。班主任跟学生接触得最多,成功的班主任会让很多学生成为追随者、效仿者,所以班主任处理问题要坚决、果断。在进行布置任务、思想动员、说明评判等集中讲话时要严肃,忌轻浮;要批评,忌侮辱;要鼓励,忌讽刺;要果断,忌迟疑;要和气,忌暴躁;要不怒自威,忌恶语相向;要明确纪律,忌威胁恐吓;要令行禁止,忌闪烁其词。总之,大的方向要做到有布置,有落实;有承诺,有兑现。
三、孜孜不倦,把班级雕琢成完美的艺术品
家长放心地把孩子交到我们手中,我们的肩上就多了沉甸甸的责任。因为做班主任的一年可能只是我们普通工作的一年,对于学生而言,则可能是关系到孩子思想转轨、心理成熟等诸多变化的关键的一年。特别是对于问题学生而言,这一年更是有可能涉及到人生方向转折的一年。
所以接手一个班级,就意味着更多的担当。我们的努力付出或许是锦上添花,但也有可能是雪中送炭。我们或许只是学生人生中的一员过客,但也有可能成为人生导师。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严阵以待,着手开展班务工作时就应当匠心独运,分析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把每一位学生、把班集体当作璞玉来精雕细琢,以工匠精神让每一位学生、让班集体成为精湛的艺术品。
(一)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發展环境
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包括学习条件、学习氛围、心理生态等。应该说,正常的班级就具备基本的环境,关键在于要能长期保持不变质。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有较强的问题意识,防患于未然。这里涉及到上文所说的班级要有“有暴露问题、弘扬正气的习惯与作风”,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早清除一切妨碍学习与成长的因素。
那么,良好的发展环境就需要班集体主动去营造。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这就要求班主任关注细节,营造人文的、贴心的班级环境。
(二)建立强大的班集体
理想的班级包括学生在各方面都能取得进步,人人都有长处,班级全体成员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优异。
每个人,无论学生还是成人,都有性格、行为、气质等方面的缺陷。人无完人,各方面均衡发展且令人十分满意的学生也是凤毛麟角。所以教师切不可轻视任何学生,原有不足之处正是发展潜力较大之处,原有的强项更是可以强化为该生的标志性特征,只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就是成功。完美的艺术品不应有瑕疵,完美的班级不应有任何学生掉队。
忽视、轻视甚至歧视学生会带来难以预料的伤害,而主动关心、关心到实处则会带来丰厚的回报——学生团结一心,取长补短,共同构建起互帮互补、无懈可击的强大班集体。
结束语:
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不应该仅仅是命令的执行者,更应该是自主的创新者、创造者。如沐春风的氛围、和谐的班级,正是班主任刻意打造的成果。
班务工作是系统的工作,良好的班风、有序的运行、和谐的班级等好的现象与存在非一蹴而就,须在平常留心建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班主任应该以职业精神、人格魅力打动和影响学生,使学生在点滴中感悟、认识中升华。让自己的教诲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认知和自觉行为,使自己成为学生的信仰,使班集体成为和谐的学园、心灵的家园。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2014.11
[2]马卡连柯.《马卡连柯》教育文集[M].2005.01
[3]乌申斯基.《乌申斯基教育文选》[M].2007.10
作者简介:仲永生(1981-01,男,汉)籍贯:江苏海安,职务/职称:教师/中小学一级,学历:教育硕士,单位:海安市南莫中学,研究方向:中学历史教学。
(海安市南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