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萍
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正确地提出问题,那么,他就向成功迈出了第一步。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创新教学方式,将学生培养成会思维、肯思考、善质疑的人才。当前的初中生缺乏的正是创新能力。问题教学法是以教师创设的情境为载体,以提出问题为重点,驱动学生对问题展开思考和探究,并在反复质疑、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有价值的知识,锻炼思维能力、提升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因此,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笔者灵活应用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经历激疑、思疑、释疑的过程。
一、激疑: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是问题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现有效应用的保障,也是基本条件。在教学之初,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还可以使学生自主融入情境中,切身体验问题情境。这样,有利于实现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
1.立足教材,创设问题情境。
教材是教师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既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材料,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材料。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且关注学生的成长,有利于学生在现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展开对新知的探究。
以“善用法律”的教学为例。教材中给出了这样一则材料:“一天,中学生小华从超市出来,门口的报警器突然鸣叫起来,保安让小华再次通过报警装置……”思考:你对这件事情有怎样的看法?如果你是小华的朋友,你觉得他应该怎样做?如何帮助小华讨回公道呢?教材中展现的这个案例是极具探究性的,且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将此作为素材创设问题情境,不仅会引发学生对此类生活事件的关注,还可以使学生在积极讨论中懂得法律的重要性,学会在生活中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2.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为了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多媒体资源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在观看中有所思,有所想。
以《责任与角色同在》的教学为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在现实生活中,除了要对自己负责外,还要学会为他人负责。因此,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直观地展现了“老师讲课”“环卫工人打扫卫生”“消防员火中救人”的图片。熟悉的画面也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我提出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人在为我们的生活负责呢?我们要如何对待他们、回馈他们呢?受到問题的驱动,学生自然会发散思维,探寻“责任”。
3.借助史事,创设问题情境。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是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的。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积淀了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化、发人深省的道德伦理……这些组成了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人文性的学科,其中蕴含着大量的人文性的内容。因此,在组织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时候,立足本学科的特点,我利用史事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驱动学生思考、探究,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如,在“高扬民族精神”的教学中,我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红军长征的历史纪录片。直观的画面使学生受到视觉上的冲击,心灵上的震撼。在纪录片的辅助下,学生切实地了解到了红军长征的史事,感受到了长征精神。据此,我提出问题:通过观看视频,我想大家肯定会受到心灵上的触动,谁能说一说红军长征的哪些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呢?借此,驱动学生深入探究长征历史,体会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二、思疑:增强问题指向
思疑是学生思考问题的关键阶段,也是问题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现有效应用的保障阶段。将问题教学法应用于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目的之一是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通过思考、解决问题增强对所学的认知。要想实现此目的,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增强问题的指向性。
1.增强时代发展的指向性。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既要关注教材中现成的内容,又要关注时代发展的最新成果。这样,一方面能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能使学生走进现实生活,关注热门话题,产生情感共鸣,为有效地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会在思疑阶段选取社会热点设计问题,驱动学生思考。
例如,在“增强生命的韧性”的教学中,在过去,我会直接选用张海迪的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尽管这个案例具有典型性特征,但是距离学生生活的年代较为久远,甚至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张海迪是谁,这样,就难以使学生在分析问题中产生共鸣。对此,在目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选用张韶涵的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张韶涵是乐坛较为知名的歌手,也是我执教班级部分学生的偶像。张韶涵的人生较为曲折,从出道一来就备受关注,甚至在事业达到巅峰的时候背上不孝的骂名。在事业跌入低谷的时候,她还被确诊患上了疾病。但是,因为热爱音乐,她始终没有放弃,不向挫折、不向疾病低头,最终在2018年的《我是歌手》这个节目中大火,之后陆陆续续地参加综艺节目,唱自己喜欢的歌曲。选择这个案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使学生自主地对张韶涵的人生经历进行思索。在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之后,我顺势提出问题:如果是你,你在挫折面前会做出何种选择呢?张韶涵的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发呢?借此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探寻生命的真谛。
2.增强学生发展的指向性。
学生是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其目的都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在思疑阶段设计问题的时候,教师不仅要以教学内容和时代发展为依据,还要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为依据,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对问题展开思考,体现问题的教学价值。
以“坚持依宪治国”的教学为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大部分学生尽管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了解了宪法,但对宪法的作用、意义等还是不甚清楚。因此,为了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我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为学生设计了不同的问题,如:宪法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为什么说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为什么说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这些问题与宪法内容密切联系,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可以经历内涵、原因这一系列过程,实现对宪法内容的整体掌握。
三、释疑:提升学生思维
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问题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三个基本环节。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思考问题是学生锻炼思维的过程,而解决问题则是学生实现思维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尽管有些教师也会为学生提出问题,但是在提出问题之后,往往直接展示问题答案,很少给学生思考的机会,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发展,教师愈发地重视教学过程,因为教学过程的作用远远大于教学结果。因此,在应用问题教学法组织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关注学生的答题过程,对其进行引导,从而使学生真正地进行思考,锻炼其思维能力。
以“诚实守信”的教学为例。为了引导学生理解诚信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笔者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为学生呈现了海尔张瑞敏砸冰箱的故事,同时提出这样的问题:张瑞敏的做法对吗?从而引发学生对企业诚信经营的思考。在学生初次交流讨论之后,根据他们对诚信经营行为的看法,我继续追问:其实只是少数冰箱存在问题,根本不需要全部砸掉,张瑞敏的做法是不是一种浪费行为呢?问题的提出,驱动学生进一步思考,实现思维能力的锻炼。
总之,在组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时候,结合课改要求,教师可以灵活地发挥问题教学法的作用,将问题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体验激疑、思疑和释疑的过程,使其在不断思考中,获取有价值的内容,建立正确的道德认知,同时,锻炼思维能力,为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