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滋养 自主生长

2021-07-14 16:36陈茹朱恬恬姚国麟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螺蛳高铁游戏

陈茹 朱恬恬 姚国麟

溧阳市书院巷幼儿园创办于1956年,前身是溧阳市实验小学幼儿园,2013年独立建制并更名为书院巷幼儿园(以下简称“书幼”),是江苏省优质幼儿园、江苏省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共建园。幼儿园践行“教育就是服务”的办园理念,在多年实践研究的基礎上,逐渐形成了“绿色生态,健康生活”的办园特色和“关注经验、关注资源、关注兴趣,支持幼儿自然生长和多元化发展”的灵动教育样态。本期编辑探园,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态理念下的书院巷幼儿园,感受这所老园特有的活力、魅力和张力。

自然与生命的暖邂逅

幼儿园位于老城区,空间场地有限,园内种植空间小,如何以幼儿为本,拓展资源,实现生态环境多维度的教育价值,是幼儿园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在师幼、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实现了孩子们“把水缸变池塘”的“异想天开”:在水缸中移栽荷花,期待盛夏之后怒放的生命能带来更多的感动和希望。当四季转换,夏去秋来,幼儿与植物不期而遇,开启了寻秘自然的奇幻之旅,邂逅一幅幅灵动的场景,生命中自然多了些许悸动,于是便生成了“水缸里的四季”这样一个个灵动感人的故事。

夏末——荷趣。盛夏时节,花儿怒放,缸中的荷花,给了孩子与之密切接触的可能。暑假过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围着水缸观察、交流,画出了荷花最美丽的时刻。雨中赏荷、雨中嬉戏也是别有一番趣味。一次雨中赏荷,孩子们发现雨水滴落在荷叶上,会变成小水珠滚来滚去,于是,在自主散步时,纷纷玩起了“荷叶滴水”的游戏。

老师鼓励孩子在游戏中仔细观察。在反复游戏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叶子的秘密:原来荷叶表面有一层蜡状物质,还有细细的绒毛,水洒在荷叶上,不会蔓延开,而是凝聚成水珠滑落,原来荷叶可以像雨衣一样防水,真奇妙。他们还纷纷联想到了雨披、雨鞋等生活中的多种防雨工具。夏去秋来,孩子们还为荷花、荷叶写生,并合影留念,定格美好瞬间。

初秋——藕遇。花儿的凋落迎来的是莲蓬的生机盎然,荷叶却开始枯萎,把自己最后的能量,传递给深埋在淤泥里的莲藕,让生命继续。初秋时节,一个洒满阳光的下午,孩子们合力把藕从缸底挖出,仔细观察这些原来深藏在淤泥里的藕带、藕节,清洗过后的藕节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身上还有一层粗糙的小绒毛。

孩子们用工具将收获的藕节比较大小、测量粗细,充分感知后进行了绘画活动——藕的畅想。大藕像什么?像我们的手臂、像香肠、像螃蟹的脚、像双节棍、像甘蔗,等等,孩子们脑洞大开,创意无限。

放在自然角里的藕,时常引来孩子的关注,数数有几个洞?孔道是贯通的吗?好奇引发思考,材料支持探究。孩子们在老师的鼓励下,大胆猜想,努力求证,于是他们利用游戏区的放大镜、电筒、吸管等多种材料玩起了有趣的实验。

通过放大镜看、小电筒照、孔道灌水、软管穿插等实验,孩子们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孔道是贯通的,这是荷花为适应水中生活形成的呼吸通道。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还把实验结果制作成科学小报,并到其他班上分享他们的成果。

仲秋——莲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活动的深入,为了让生命继续延续,孩子们提出:藕可以像班里去年种的土豆一样种植吗?当得知莲子可以种植后,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展开了新的探究……剥莲子、数莲子、泡莲子,把莲子装在不同容器里,大家发现宽口容器比细长的窄口瓶更利于莲子的生长,而通过不同的生长环境(清水、淤泥、土壤)的观察比较,也了解到莲子发芽、生根需要水分,淤泥更肥沃,最适合它的生长。

眼尖的小朋友还发现了新长出的荷叶与自然角另一旁生长的铜钱草很相似,老师建议他们把这两种植物放在一起比较观察。观察丰富认知、记录发现学习、交流提升经验,孩子们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次都有新的探究点,他们还把自己的发现和疑惑以多种方式记录下来,在主题墙上展示。主题墙不仅吸引了同伴、老师和家长的注意,而且老师和家长也都成了孩子们探究科学的顾问。

深秋——螺记。为什么自然角里种植的荷花经常换水,还是会有黏液和臭味,而大水缸里却没有?面对一个新的问题,孩子们围着水缸寻找秘密。听门卫爷爷说,是因为水缸里面藏着螺蛳,它有净化水质的作用,是这样吗?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做起了实验,大家把找到的螺蛳带到自然角的容器里,持续观察了三天,经过对比,发现螺蛳真的是“清洁工”,能让水质变清。随着时间的推移,螺蛳在容器内放置的时间越长,水质会变得越来越清澈。原来容器里的微型世界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在这里,动植物相互联系,互相依赖,能彼此相融相生。

质疑,形成科学态度;解惑,感悟生命的奇趣。孩子们对螺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都去观察,有一天,孩子们观察到了一只奇怪的“螺蛳”,左边的触角是直的,右边的触角是弯曲的。螺蛳的触角不一样吗?

在家长助教的帮助下,大家发现:螺蛳分雄雌,雄螺蛳的右触角向右内弯曲(弯曲部分即雄性生殖器)。此外,雌螺个体大而圆,雄螺小而长。太有意思了,孩子们想象着并用画笔描绘出螺蛳一家快乐游戏的有趣故事,还请老师记录文字,最后全班小朋友的作品汇集成一本自制图书——《螺蛳一家旅行记》。随着探究的深入,孩子们还在探讨更多的问题。

寒冬——忆荷。不知不觉,寒冬到来了。孩子们发现自然角里的荷叶发黄、卷曲了,有的已经倒下,仿佛失去了生命力。其实莲藕是在休眠越冬,第二年解除休眠,会再发芽、生长、开花……如此年复一年地循环!来年的荷花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孩子们回忆着、憧憬着,满心喜悦地画出自己心中期待的荷花,共同期待明年的生机勃勃。

从初夏到寒冬,历经几个月,荷花——莲蓬——莲藕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和生长规律,孩子们直观感受着荷花有序的生长过程,经历了主题探索,获得了游戏体验,也发现了生命的美好与奇趣。同时,我们的老师、家长也与孩子们同学习、共成长,感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美好。

毕业与微马的趣相遇

“大自然、大社会是本活教材”,陈鹤琴先生的这一教育思想不但向我们传递了大自然、大社会蕴藏着丰富而鲜活的教育资源,同时也向我们发出了教育要走进自然、走向社会的开放式教育呼声。

作为以亲自然生活课程为园本特色的幼儿园,书幼拥有多处生态实践基地,有丰富的亲自然生活课程素材和资源,一系列活动也自然而然拓展到园外、家庭、社会中。

在温暖花开的4月,毕业季专属旅程即将启航,书幼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拉开序幕呢?瞧,依托燕山公园优美的自然环境、多彩的活动场景、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融合主题“我们在春天里”开启的“勇于挑战、体验成长”的亲子微型马拉松活动(以下简称“微马”)应运而生了。

前期,孩子们为这次活动积极地准备着,认真设计他们专属的微马通行证、微马行奖牌,自主寻找相应的表征材料进行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用多种工具、材料和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如何勘察路线?怎样增强体能?能量包里放什么?教师鼓励和支持幼儿通过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自主操作、猜想、验证、表征、分享和交流,通过与材料、教师和同伴之间的互动,给予幼儿完整而丰富的经验。

走进燕山公园,春天的气息围绕在身边,孩子们自主分组,按照既定的路线带着任务卡出发了。打卡点到啦,别忘了解锁定向任务并盖章通关哦。

在老师们的鼓励下,孩子们不仅完成了微马任务,还在微马行程中开展了一系列探索与发现:自然测量——这条小径有多长?手拉手张开手臂来量一量,我们的身体也可以成为测量工具哦!蒙眼入丛林——“我听到了风声,是吹过竹子的声音。”“这个小草有点刺手,竹叶有点光滑。”孩子们在兴奋与好奇中寻觅着、摸索着,用触觉、听觉和嗅觉去感知大自然,感受不期而遇的美好。趣味寻色——大自然是最神奇的调色师,掉落在草丛中的花、叶、果色彩艳丽、形态各异,孩子们用它们创意拼摆出各种作品,惊喜和感叹油然而生……

离开公园,我们的微马故事也依然在延续。孩子和家长们一起,创作着、分享着、收获着、也成长着。一张张照片、一幅幅温馨的画作、一句句精彩解读、一个个美好瞬间、一篇篇孩子自己专属的微马日记,都将永远成为孩子们与爸爸妈妈的甜蜜回忆。

行走、发现、感受、成长,这段有价值的经历,让孩子们在有趣、有效的游戏中学习,在逐层深入的问题和挑战中不断获得新经验。这一段微马旅程,洋溢着幸福和欢乐的笑颜,传达着健康和绿色的生活方式,更积攒着特别而宝贵的成长经历。不仅是孩子在成长,老师和家长同样也在打开一种视野、感悟一种发现、历经一种惊喜。

灵动与共融的真课程

寒假期间,由于班级内部环境重新改造,大二班和隔壁班的隔墙间凿出了一个门,教室和寝室连在了一起,周围大大小小一共有六个门,于是“六扇门的故事”从这里开始了。

活动空间增加了,门的数量增多了,原来进出门的规则也被打破了。于是,开学初,各种杂乱、拥挤的情景出现了:“你从那边走呀,撞到我了。”“老师,他从那个门跑掉了。”“老师,好挤呀!”如何合理地利用“门”这个资源,成了大二班开学初面临的问题。老师把问题抛给了孩子:“这么多门,我们该怎么走?”一些孩子说:“我们是不是可以给门编个号呢?门太多了,分不清。”还有孩子提出:“还要设计行走路线吧?”

“上学要设计一条路线。”“我觉得去卫生间也要设计一条路线,因为我们都从中间这个门走太挤了。”“那放学该怎么走呢?”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决定自由分成三组,从早晨来园、生活活动、放学离园三个环节,用画笔在纸上设计他们心目中的合理通道。于是,一张张设计图新鲜出炉了,各小组还推选代表认真介绍了他们的设计图。最后,通过投票,大家一致确定了最合理的线路。在通过一阶段的投入使用后,班级又恢复了往日井然有序的场景。

看似复杂的六扇门,通过设计不同的通道,在合理利用中,避免了杂乱、拥堵的不堪场面。由此可见,课程资源只有与幼儿发生互动,帮助幼儿形成经验,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正是因为书幼的老师对资源始终保持敏感,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捕捉幼儿关注的问题,才使身边的资源成为灵动的课程,让幼儿的学习故事无处不在。

开放与灵动的活游戏

生态理念下的教育样态强调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开展活动,为幼儿的自然生长、多元化发展留下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在江苏省教科院幼特教所叶小红博士的引领和指导下,书幼追求以满足幼儿本能需求为导向,开发能吸引每个个体全身心投入到复杂的游戏体验中的游戏——活游戏。通过开放性材料来邀请孩子,在充分的空间、时间和赋能的环境中,让孩子对游戏有掌控感,能够实现自己游戏的想法,并不断推进游戏向更高水平发展。这样的活游戏不仅每天都在发生,而且改变了幼儿园游戏的样态。

以中班“坐高铁”游戏为例。有一天的户外活动中,中三班小朋友搭了一辆火车,欣欣找来彩绳,挂在每位乘客身上当安全带。活动结束后,老师请小朋友分享自己的游戏故事,随之引发了孩子们关于乘坐高铁的交流。

第二天,孩子们将高铁的游戏延伸到区域活动中,玩起了“小动物坐高铁”的游戏。他们一起设计图纸、搭建高铁。建高铁的材料来自班级资源库,这里的材料由老师、幼儿、家长共同收集并归类,包括木制类、金属类、塑料类或纸张等,不少材料直接来自自然界,如果实、树叶、种子、贝壳、石子、羽毛、吸管、树枝、麦穗、芦花等。丰富的材料滋养着孩子们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孩子们多样的艺术化呈现方式,不仅在孩子手里散发出无限的魅力,也为游戏注入了满满的生机和活力,充分体现了材料之“活”。比如,孩子们用资源库里的鹅卵石围合成高铁外形,用冰棍棒拼摆出椅子的轮廓,还在“椅子”上贴上数字卡,便于小动物上车后对号入座……到了游戏分享交流的时间,有孩子提出:今天的高铁只能小动物来乘坐,我们小朋友可以坐吗?经过讨论,他们决定明天建造能坐小朋友的高铁。

第三天,游戏场地移到了空间较大的走廊。孩子们开始用吸管、插塑搭建高铁的外形和椅子,并把奶粉罐卡在椅子里面,这样小朋友终于可以“坐”上高铁了。他们还从磁性黑板上找来数字磁力片,直接吸在奶粉罐上当座位号。空间的变化、开放的材料引发了孩子们自由自主的游戏行为,他们有能力找到任何他们需要的材料来推进他们的游戏,让游戏呈现出多种样态。

第四天,更多的孩子加入“坐高铁”的游戏中。人员的增加引发了孩子们重新修订乘车规则的想法。阳阳提出要检票上车,且每趟车只能上六人,其余人需要排队等下一趟车。用什么检票?这样的问题一点也难不倒孩子们,他们拿来了晨检用的测温仪,模拟起检票上车的游戏场景。在书幼的活游戏中,规则的制定者是孩子,规则是在不断游戏的过程中逐渐生发、完善的。孩子们通过对话和互动、协商和妥协解决争议,逐步形成了公平意识、权利意识、自律意识,充分体现了“活”规则的价值。

游戏持续了整整一周,从桌面到地面,从室内到室外,从平面到立体,孩子们在灵活的空间里无限拓展着游戏的深度和宽度,赋能的环境允许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探索,他们每天都在发明不一样的游戏,同时他们对游戏的掌控力、创造力、自信心也自然得到了发展。透过“活游戏”,我們看到了“活材料”“活空间”“活规则”“活玩法”……看到了自由自主的游戏状态和和谐愉悦的师幼状态,也看到了这所灵动的幼儿园里更具灵气和灵性的教师和幼儿。

开放性的空间和材料终究只是一个活动载体,而支持儿童有效学习的是有力的师幼互动。在游戏中,书幼的老师们始终关注着幼儿的兴趣与需求,从心底去包容、理解和接纳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用专业之心去看懂孩子,用智慧之心去推动游戏,用热爱之心去陪伴孩子,真正做到让开放的空间和材料来邀请幼儿游戏,同时利用适宜的策略鼓励幼儿迎接更高难度的挑战,拓展自己的学习。

一路走来,生态理念下的书幼始终在追寻良好的自然形态、和谐的社会生态和专业的教育样态,这也是这所老园焕发生机、永葆活力的源动力。行之久远,不忘初心,我们也将始终以研究者的姿态向着教育更美好的方向行进,共同寻找幼儿教育应该具有的专业和温度。

猜你喜欢
螺蛳高铁游戏
中国高铁再创世界纪录
螺蛳粉
摸螺蛳
吸螺蛳有学问
螺蛳味鲜美,吃前需知晓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第一次坐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