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07-14 15:12蒋炷宇
锦绣·下旬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具体应用思维导图

蒋炷宇

摘要:初中生物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在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例极大。作为必学科目,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以及生物奥秘。而初中生正处于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此时应用思维导图策略来进行生物学科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对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生物教学;具体应用;

随着我国新课标的改革,传统的初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适应新课标改革的需求,因此国家提倡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初中生物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自然学科,有必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提升的方法上,许多教师做过多种尝试,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最有效的还是通过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1 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初中生物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它是中学生了解自身、熟悉生物、认识自然的开始。在这门课中,学生会对自身生命系统有深入的了解,感受到生命的魅力;了解為什么在一个燃烧蜡烛的密闭空间内,小白鼠不能存活;清楚大自然的生存规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初中生物学科的学习对学生和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老师和学生能熟练使用思维导图策略。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顾名思义,它能体现所学知识在我们脑海中的框架,是我们对所学知识理解程度的具体表现。它的优点在于把图像和颜色联系起来,给人眼前一新的感觉,并且打破传统书本学习的壁垒,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编排简单合理,充分展现了各部分知识间的主次关系,与传统的课本教学区分开来,避免了知识交叉重叠。从教育心理学层面来讲,思维导图策略属于认知策略中的组织策略。与精加工策略和复述策略不同的是,组织策略更侧重于对学习材料的内在联系的构建。中学生通过对生物课本的整体把握,理清各章节之间的联系,对所学知识进行划分整理,使课本知识条理清晰,结构完整地呈现出来。思维导图策略的使用更贴合中小学新课程改革中的教育理念,能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使中学生具备简单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适应往后学习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2 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 应用思维导图,实现知识点的有效串联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实现各单元知识点的有效串联,深化学生的知识记忆,提升生物学习的趣味性,增强实验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生物《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辅助教学,首先,准确导入血液的组成、血液的功能、血管的种类、血管的功能、心脏的结构、心脏的功能、血液的循环等相关概念,为后续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其次,对细小概念进行逐个细化,形成有效的思维导图。一般来讲,理想的思维导图形状应为树桩或金字塔状,这种直观而又清晰的知识分布,能够给予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学生能够快速找到各部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质量。

2.2 应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活动开展前,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让学生对于思维导图的画法及用途有一个简要的了解与掌握。课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练习本上画一个自我介绍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好地深化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强化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在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做好课堂笔记,这样既能实现知识点的有效串联,又能深化学生的知识记忆,提升学生学习质量。而当学生熟练掌握思维导图的应用方式时,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首先引导学生拟定各章节的导图主题,随着课程的推进,让他们独立完成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其次,教师应深入到学生群体当中,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通过层层引导的方法,使得学生的思维导图顺利完成。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生物《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辅助教学,首先对新细胞的产生、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单细胞生物的含义进行简要诠释。其次,对各个含义进行细致划分,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思维导图应该是由中心向周围逐步发散的图形,主要由线条、符号、数字、词汇等构成,因而学生应通过采用不同颜色的画笔加以区分,使得思维导图一目了然,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

2.3 应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思维导图被广泛应用之后,教师在生物教学活动之前,应对学生开展课前提问,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加以了解,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进而才能宏观地制定教学计划,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由于每个学生记笔记的方式不同,因而他们所绘制出来的思维导图也会存在较大差异,此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笔记展示给其他同学及家长观看,这样既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起到一定的复习作用,活跃学习氛围,实现当代初中生的健康发展。此外,在考前复习阶段,学生还可以借助“学习笔记”中的思维导图帮助自己提升复习效率,整理知识结构,找出各个章节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画出复习重点,提升学生考试成绩,强化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通过这种复习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水平,加深学生的知识记忆,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质量,从而使得学生的学科素养与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应用优势,推动我国初中生物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综上论述,思维导图具备相对比较显著的记忆优势,可以帮助学生对相关知识脉络进行梳理分析,构建合理化、完善化的知识架构,使学生在短时间之内可以找出知识学习过程中的重点以及难点,并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之下强化个人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因此,思维导图模式是学生学习过程之中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可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确保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武军虎.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价值[J].试题与研究,2021(10):7-8.

[2]毕利燕.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20(20):45-46.

[3]宋成希.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0(60):129-130.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松林坡白族彝族苗族乡初级中学  贵州  毕节  553202)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教学具体应用思维导图
初中生物教学凸显和传递重要概念的实践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关于电气自动化在机械采煤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立体化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