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2021-07-14 05:23梁衍涛韩继成严京哲
临床军医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后路椎体脊柱

梁衍涛,韩继成,严京哲

吉林省肿瘤医院1.骨及软组织肿瘤外科;2.腹部肿瘤二科,吉林 长春 130021;3.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骨外科,吉林 长春 130012

脊柱骨折主要是脊柱受到高暴力外伤所致,易导致活动障碍、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状,并可增加患者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概率,需及时施行有效救治[1-2]。手术是目前救治骨折患者的首选方案,后路手术内固定为临床手术类型之一[3-5]。本研究旨在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吉林省肿瘤医院自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76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证实;均为新型骨折,且无脊柱结核者。排除标准:存在手术禁忌证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不全者;精神障碍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38例。A组: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23~61岁,平均年龄(41.28±2.39)岁;致伤原因:5例坠落伤,25例车祸伤,8例打击伤。B组: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22~62岁,平均年龄(41.32±2.45)岁;致伤原因:6例坠落伤,24例车祸伤,8例打击伤。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A组患者采用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取俯卧位,手术治疗前,给予椎管降压干预,清除骨折处的碎骨片、异物及外周关节囊,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自体骨、异体骨开展植骨操作。植骨完成后,冲洗伤口(使用生理盐水),给予引流,缝合切口,术后给予抗感染及营养支持干预。B组患者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手术治疗前,结合患者X线详细了解其骨折情况,取俯卧位,行全身麻醉,并于脊柱损伤处局部注射0.5 ml美蓝注射液,麻醉效果满意后,于受损脊柱作一切口,分离脊椎及棘突两侧椎旁肌,以显露受损椎体,然后借助椎弓根螺钉固定脊柱(采用Weinstin定位法),在透视下对受损椎体及周围椎体两侧开展打孔操作,注意合理控制横切面角度(约5°~15°),然后于横凸中部水平线和上关节突外缘交界处置入螺钉,并开展椎弓根植骨操作,向椎体内部钻孔,扩宽骨道后,向椎体中植入骨粒,完成后,冲洗伤口(使用生理盐水),给予引流,缝合切口,术后给予抗感染及营养支持干预。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疼痛评分、影像测量结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像测量指标包括Cobb’s角、伤椎前缘高度(anterior vertebral height,AVH)、伤椎后缘高度(posterior vertebral height,PVH)。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分值0~10分,分值越高代表疼痛程度越严重[6]。疗效评价标准[7]:显效,症状全部消失,骨折愈合,能正常工作生活;有效,骨折基本愈合,工作和生活中偶尔存在轻微痛感;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 A组: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10例。B组:显效25例,有效10例,无效3例。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11%(35/38),显著高于A组的73.68%(2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VAS均低于术前,且B组患者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VAS比较评分/分)

2.3 两组患者影像测量结果比较 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AVH、PVH均高于术前,且B组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Cobb’s角均低于术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影像测量结果比较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A组:切口感染2例,腰脊疼痛3例,神经损伤1例。B组:腰脊疼痛1例。B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3%(1/38),显著低于A组的15.79%(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脊柱对维持人体平衡、负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脊柱骨折患者,需尽早给予有效救治[8-10]。既往临床常施行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虽然可获得较好的固定效果,但其创伤较大,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术后恢复进程[11]。而后路手术内固定从脊柱后侧入路,更有助于保留残存的正常骨体,且术中显露骨折部位更加充分,有助于保证术野。同时,后路手术内固定有助于增加前、中和后三柱稳定性,从而有助于保证充分减压,不仅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还有助于缩短患者术后恢复进程,可行性更高[12-14]。

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11%(35/38),显著高于A组的73.68%(2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优于外侧骨融合技术。同时,术后3个月影像学观察结果显示,B组患者的AVH、PVH均较A组更高,Cobb角较A组更低。这提示,施行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有助于改善AVH、PVH,减小Cobb角,从而更有助于促进脊柱功能恢复,效果更佳。本研究结果还显示,B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3%(1/38),显著低于A组的15.79%(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施行后路手术内固定具有良好可行性,不仅有助于减轻术后痛感,还可减少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对加速术后恢复进程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对脊柱骨折患者施行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效果更佳,更有助于减轻术后痛感。

猜你喜欢
后路椎体脊柱
局部冷热敷序贯治疗在颈椎后路术后加速康复中的应用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蚕宝宝流浪记
后路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超声检查胎儿半椎体1例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