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中县国家森林城市生态廊道建设探讨

2021-07-13 07:56叶生晶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1期
关键词:琼中廊道河流

张 龙,卢 立,叶生晶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长沙 410014)

我国城市森林建设始于上世纪80年代,相对于欧美国家起步较晚,但是国家层面给予了相当的重视[1]。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将森林城市建设作为维护森林生态安全重要内容的重要指示,因此努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构建海南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落实“两山”理论的重要保障。《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LY/T 2004—2012)中明确指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有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是森林城市生态廊道建设,其主要要求是辖区内“主要森林、湿地等生态区域之间建有贯通性的森林生态廊道,宽度能够满足本地区关键物种迁徙需要”[2]。城市生态廊道指在生态环境中呈线性或带状布局的,能够沟通连接空间分布上较为孤立和分散的生态景观单元的景观生态系统空间类型[3]。琼中县自2018年开始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积累了生态廊道建设的经验,也突出表现出一些存在问题。为此,本文通过分析琼中县生态廊道建设现状,提出可构建的生态廊道建设类型,以期为琼中县城市生态廊道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琼中县位于海南省中部,109°31′—110°09′E, 18°14′—19°25′N之间,东毗琼海市和万宁市,南接陵水县、保亭县和五指山市,北界屯昌县、澄迈县,西连白沙县、儋州市。境内主要为层圈地貌,拥有各种河道、沼泽、阶地、丘陵、低山、高山。琼中县是海南省的林业大县,林产资源丰富,林木蓄积量与森林覆盖率均为全省前列,为海南省现存的重点热带雨林林区。

2 现状分析

琼中县境内生态廊道建设主要指辖区内的高速公路、省道、县道、乡村公路两侧防护林带和大区域的山脉川谷以及河流、干渠两侧防护林带。生态廊道现状以道路、水系为主,类型较为简单,区分为道路型生态廊道建设与水系生态廊道建设。

道路生态廊道建设是以在琼中县境内的中线高速和在建万洋高速及互通出入口为重点、国道海渝中线两边的绿化,以及省道长本线、牛营线、乌那线及县道羊榕线、里中线、营南线、百花线、什横线、叉乘线、加峒线的绿化,共同组成琼中县辖区内道路绿网。道路廊道包括琼中高速公路77 km、在建万洋高速57 km、国道海渝中线70 km、3条省道120.9 km(长本线38.7 km、牛营线37.2 km、乌那线45 km)及县乡道路86.7 km,共计599.6 km。由表1可知,琼中县目前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道路林木绿化率均为100%。

表1 道路绿化情况调查统计表道路类型双向总长度/km双向适宜绿化长度/km已达标绿化长度/km已绿化未达标长度/km未绿化长度/ km规划期新增双向长度/km林木绿化率/%高速公路42.942.942.900110.8100国道164.0 152.0 152.0 000100省道241.9 241.9 241.9000100县道173.4 173.4 173.4 000100合计622.13616.21616.2100110.8100

水系生态廊道是以乘坡河、大边河、什运河和腰子河两岸防护林为重点,以及万泉河、昌化江在琼中境内其它支流水系两岸防护林共同形成区域内水系的蓝脉绿网。水系廊道主要包括乘坡河62 km、大边河34 km、什运河58 km和腰子河34 km,总长188 km。其中,琼中县建成区河道总长度5 821.5 m,单侧绿地宽度≥12 m的河道滨河绿化带长度为5 732.6 m,琼中建成区河道绿化率为98.5%。

通过采用现地调查与卫星遥感影像判读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对琼中县境内的河流、水库周边的绿化情况进行抽样调查。抽样调查结果为琼中县水岸林木绿化率为95.2%(详见表2),其中河流两岸林木绿化率为93.3%,呈现近自然的水岸绿化状态;水库周边林木绿化率为100%,多为水源涵养林或水土保持林,强化生态保护。

3 建议及对策

3.1 自然保有型廊道——保护优先、动态监测

对于现存的、具有完整功能的廊道,包括河流型、山岳谷地型、道路型生态廊道,可归类为自然保有型廊道。此类廊道应以保护为主,让其保持原来的状态,并设置界线,防止人为破坏,还需要定期对廊道宽度、物种数目、连接度进行监测,掌握其动态变化。对于以林木为主的廊道,还应制定抚育措施,严防病虫害的侵染。

表2 水岸绿化情况调查统计表水系名称抽样河岸长度/km已绿化长度/km未绿化长度/km林木绿化率/% 昌化江2017.12.985.6营根河108.71.386.9万泉河2019.50.597.3大白岭河109.30.793.3定安河(大边河)2019.10.995.6南渡江2019.50.597.6南方河87.20.890.6什运河109.60.496.4牛路岭水库10100100百花岭水库770100玻璃湾水库550100辉草水库10100100里寨水库550100红岭水库10100100合计165157.17.995.2

3.2 自然恢复型廊道——加强防控、辅助恢复

对于现存的、遭到破坏但能自主恢复的廊道,包括河流型、山岳谷地型、道路型生态廊道,可归类为自然恢复型廊道。此类廊道应加强防控、辅助恢复。

1)河流型。自然的水域网络,包括自然存在的河流、溪流等;以及人为的水域网络,包括城镇村中的人造水系、滨水空间等。通过汇聚分散等方式形成的河流型生态廊道,是水生、湿生生物的主体生存环境,其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河道、河滩地和漫流高地。为了让此类型廊道具有良好的自然恢复条件,首先从源头上治理,控制污水直接排放入河,并在河流两侧建设一定宽度的绿带;同时对河岸植物的高度进行动态监测,保障维系其生态系统稳定,有效减少水土流失的最低高度要求[4]。对于人为干预度较大的区域,应设立警示牌,以防人为破坏;对于具有人文色彩的区域,还应将把相应的文化特色协调进去。

2)山岳谷地型。森林覆盖下的连绵山脉谷地是天然的生态廊道,是各种生物栖息与繁殖的家园。为了让其拥有良好的自然恢复条件,应做好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并定期对林分进行合理调整,清理林下堆积物,严格做好森林抚育;在适宜造林的地块选择乡土树种进行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造林,进一步巩固其生态稳定性,营造近自然的生态效果;在人为干预度较大的区域,应设立警示牌,以防人为破坏;维护好当地特有的文化特色,同时适宜地营造独具人文色彩的景观小品。

3)道路型。道路两旁一定宽度的绿化带,包括人工与非人工的,构成道路型生态廊道。对此类廊道则应及时进行修剪、补植,积极清理枯枝落叶,预防病虫害,创造其自然恢复的条件,还可适当增加其垂直结构上的物种多样性,增加景观丰富度。

3.3 人为修复型廊道——因地制宜、科学施工

对于需人为处理才能恢复或者人为新建的廊道,包括河流型、山岳谷地型、道路型生态廊道,可归类为人为修复型廊道。此类廊道建设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谨慎施工。

1)河流型。河流廊道的生态修复关键就是全部或者部分修复廊道的基础功能。主要针对因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等导致的生态功能丧失或退化的各种河流,经科学规划,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改善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丰富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以帮助其恢复正常的生态功能。一般采取的具体生态修复工程措施包括:防污控污、净化入河水质、降低入河污染物量;补充水源、保障最小生态需水量;稳定河道地形、重建河岸带生物群落、保护关键性的河流底质、恢复河流纵横的连通性以及形态的多样性,防止河床的硬质化[5]。各种工程措施相互协调配合,帮助恢复河流廊道的栖息地功能、通道功能、过滤和阻隔功能、源头和沉降功能以及动态平衡功能。

2)山岳谷地型。由于立地条件、自然灾害、工程建设需要等因素致使此生态廊道不能自然恢复,需要用人为的方式去进行建设。一般应遵循以保留原有植被为主,在此基础上看能否增加物种丰富度以及达到合适的廊道宽度,营造更加立体多样化生境的原则,最终要保障廊道在宽度、数目、连接度方面都利于联通彼此隔离的景观元素,达到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维护和传递生态功能的重要作用。造林成功的根本是适地适树,衡量标准主要有三个:一是某个树种在各种立地条件下的立地指数、二是平均材积生长量、三是立地期望值[6]。对于交通相对方便的目标区域来说,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合的经济林进行造林,主管部门还应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社会群体参与,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达到生态脱贫的目的。例如建立特色的热带水果廊道,也可以结合森林康养进行建设。

3)道路型。主要是植物配置和廊道宽度设置。廊道垂直方向的空间布局主要是植物群落的配置方式和类型。在保护原有道路两侧地带性天然植被的基础上,兼顾观赏性和城市景观,根据森林生态学的森林群落和生态位原理,以乡土树种为主要建群种,借鉴典型地带性森林群落的种类、结构组成特点,打造具稳定性和正向自然演替性的乔—灌—草—藤复层森林群落结构,并减少人为干扰,实行相对粗放式的近自然设计和管护,循序渐进地形成具自我维持机制功能的廊道生态系统。廊道的宽度,由于廊道为线性结构,生境的质量和物种的数量都受到廊道宽度的影响。因此,在不违背国家和地方相关用地规定的前提下,以满足最小宽度为基础,尽可能符合廊道建设的基本要求,为维护保护对象并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创造条件。对于人为干预度较大的区域,如穿过村庄、城镇的道路,不仅应设立警示牌,以防人为破坏,还应引入视窗的概念,合理配置植物的高度与层次,让车过人走时能观看到周边的景观。行道树要求分支点高2.8 m,乔木距建筑物墙面要5 m以外,小乔木和灌木距建筑物墙面不能少于2 m[7]。

4 结语

琼中县森林城市生态廊道的建设要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保持高度一致,秉承生态保护优先的宗旨、遵循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同时,需树立大区域、大流域的观念,将生态性、景观性、文化性和经济性有机地协调统一。一是要从现代城市的特点出发,以各种自然保护地(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城市公园、林区林场等作为生态斑块,以城市所在大流域内的水系、山脉、交通道路等作为生态介质,构建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的主体骨架,利用有限的空间,使孤立的栖息地斑块和大型的种源栖息地相连接,便于生物遗传基因的交换、能量转化与流动以及野生动植物的迁徙,从而实现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优化和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8];二是城市森林生态廊道的建设需要做到山与水、绿与彩、树—花—果、城市与森林相形益彰、赏心悦目,运用自然和规则式及疏密结合的植被配置,采用透景、对景、框景、借景等手法,打造“车移景换、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以及丰富多变的立体景观空间层次;三是城市生态廊道的建设要与当地城市的文化特点相结合,要符合城市的文化气韵[9],同时以生态廊道及其联结的斑块为载体进行自然科学教育,让人们了解自然、热爱自然、感恩自然,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每个人都能科学地去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四是城市森林廊道的建设要结合绿色产业脱贫,坚持节约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廊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并在合适的地块发展经济林,结合琼中县的气候地理条件发展相应的经济林产业,同时将森林康养的概念放到规划中去,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定居,从而优化城市的产业结构,使居民受益。

琼中县森林城市生态廊道的建设具体到类型上要做到立足现状、紧跟目标、分类型建设。在自然保有型廊道、自然恢复型廊道、人为修复型廊道的框架中,根据其组成内容和生态系统类型细分为河流型、山岳谷地型、道路型生态廊道,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条件、打造地方特色,结合海南省“多规合一”政策方针,城市生态廊道的建设与城市的“双创”“双修”相融合,增加资源利用率,为建设符合现代生态文明思想的森林城市生态廊道探索切实可行的方案。

猜你喜欢
琼中廊道河流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琼中绿橙品牌认知提升策略研究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河流
海南琼中查扣假劣绿橙370斤
流放自己的河流
长城廊道能使陕西旅游更丰富多彩吗
“琼中绿橙”+“奔格内”——品牌战略为农民增收致富增添新动力
当河流遇见海
郑州市2014年拟再建千公里生态廊道 共涉9条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