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做法

2021-07-13 20:50季秀莉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22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季秀莉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该学科的育人价值,采用多样化的方式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培养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以此使其获得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与德育的渗透与融合,发挥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小学生德育最佳载体的积极作用,通过语文教学中的识字、写作、阅读、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等,帮助小学生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引言:

“人不能像走獸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教师在讲授给学生知识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若是只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传授学生做人成才的道理,那么对学生的发展就会有较大影响,对社会也没有帮助[1]。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的价值意蕴

(一)有益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若论“德”之内涵,其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本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德”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南怀瑾先生认为,根据传统的五经文化,“德者,得也”,即已经达到某一种行为目的,便叫德。“德”能使人的实践活动求真、向善、尚美[2]。“德”的本质在于生成价值指向。中国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优秀文化,蕴涵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教学中,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善于运用六书等知识,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韵律意境,又可感受中国古诗词的精妙绝美,从而自觉地将语文知识的学习与祖国的古代文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把立德树人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强调了小学语文学习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代传承过程,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的引领过程。

(二)有助于发挥语文学科育人的独特优势

德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的内容不仅覆盖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也涵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而且囊括了法制、纪律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培养教育等。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和功能属性,决定了它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过程中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对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不仅仅要考虑到知识技能的传授,还要注重传递丰富的德育价值。与知识传授相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更考究语文教师的教学智慧。利用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不仅能够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优势,而且有益于帮助小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坚定信念,明辨是非,规范行为,健全人格,丰富情感。

二、在小学语文中开展德育渗透的方法

(一)合理利用德育资源,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师如果想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观念,就要融入学情分析、因材施教,在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情况后,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实施素质教育。现在城乡的教育差距逐渐缩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多地利用信息化的资源帮助理解和掌握学科目标[3]。

例如,在教学《黄山奇石》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教育方式,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展示黄山的图片和视频,契合学生这个时期的发展特性,如新鲜感、新奇感等。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大力搜集一些黄山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将文章与内在主旨更加直观地感受出来。教师可以在白板上利用幻灯片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可以包括黄山的雄伟、险峻、壮观等特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影视片段来帮助学生更加走近黄山,进一步加深对奇石“奇”的印象,让学生在情境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去学习新文章,引导其了解黄山奇石似人似物的外貌,体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

(二)凝聚智慧,将德育渗透在成语故事中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很多的民间成语故事,凝聚了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可以说是历史时代的产物,具有十分深层的含义和内容,蕴藏的道理十分丰富。语文教师可通过一些民间成语故事,让小学生在听故事成语的同时受到启迪,民间成语故事的情节曲折,语言优美,能够对小学生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学生会受到感染,并学会分清假恶丑与真善美。

例如,《闻鸡起舞》这个成语故事,主要讲的是晋代将军刘琨和祖逖,为了解救国家的民众,二人相约每天听到鸡叫声就起床练剑,无论严寒酷暑,从未间断,之后在自己刻苦努力下,终于为报效祖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听完这个故事后,教师可让学生学习二人的刻苦精神,要珍惜自己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将来长大了也能报效祖国。

(三)结合阅读教学,进行德育渗透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遵循小学生这一时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创设开放性的阅读课堂。通过字、词、句的深层剖析,解读课文的内在思想性,使学生由技能的学习逐步实现思想的升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识字是帮助小学生阅读课文和学好语文的基础。在识字教学中进行德育具有可操作性。教师可以抓住识字教学这个重要的环节,结合汉字的结构、笔画、形体等特点或者结合解释字词句的含义,既可使识字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有趣,而且也为德育的渗透提供契机。

朗读活动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练习的重要方式。朗读活动的目的并非让小学生机械地把原文读出来,而是在朗读中要求小学生在尊重原文思想的基础上转换成小学生所形成的个人认知和思想,强化小学生对原文的句子或段落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延安,我把你追寻》等现代诗歌时,可以让小学生自由朗读,带着自己的感受读懂、读透。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指导朗读上不仅要让小学生读美文,更应该让小学生在朗读中树立坚定的爱国情操,使德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结束语

总之,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开展语文教学,就需要教师深挖教材,才能将语文知识和德育知识融合在一起。同时,教师也需要以人为本,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课堂教书育人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珊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09):93.

[2]贾润霞.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读写算,2020(25):41+43.

[3]王笑.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J].试题与研究,2020(25):72.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