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军
摘 要:合作与探究是新课程改革推进下契合学生能力发展的有效教学手段,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全面的想象力和美学创造力,是建立审美能力和鉴赏创造能力的主要途径。本文论述了合作探究模式对美术课堂的重要意义,同时从学生为主体的目标出发,提出高中美术课堂相关合作与探究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合作与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36-0082-02
Cooperation and exploration in art classroom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XIE Jun (No. 6 middle school,Qingshui County,Tianshui Ci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Cooperation and exploration is an effective teaching means in l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bility under the promo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t can not only improv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but also help them build more comprehensive imagination and aesthetic creativity. It is the main way to establish aesthetic ability and appreciation creativ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cooperative inquiry mode to art classroom. At the same time,starting from the goal of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it also puts forward the application of relevant cooperation and inquiry mode in art classroom in senior high school.
【Keywords】High school art;Classroom teaching;Cooperation and exploration
美術是美学艺术的领域,而通过美学艺术的欣赏、探究、品味,能促使学生建立优秀的审美能力,构筑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成为学科培养的重点目标,其中美术学科作为艺术素养的指引,激发和引导着学生去探索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养成无不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因此,合作与探究模式逐步渗透到了高中美术课堂中,成为教学美术知识的重要渠道。
1.合作探究模式对美术课堂的意义
合作探究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师生合作、小组合作的形式,推动学生自主研究和探索知识的学习方式。合作探究模式中的合作不仅是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同时还包含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合作,是一种充分尊重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它的实施对美术课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合作与探究模式能够灵活教学,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合作中,学生通常以小组形式开展合作,并通过交流和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的探索和知识的挖掘,这是一个互动型的过程,能使得课堂更加灵活,学生在获得充分自主的前提下开展学习探索,使得学生能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学习主动性,更加愿意去探索知识的内涵。
其次,合作与探究模式能够带来创新思想,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合作与探究模式以合作为基础,在合作中相互启发、相互鼓励甚至相互竞争,继而形成不同的观点并激发出更多的创新思想,引发学生形成更多样的思维角度,从而为课堂带来更多的创新思想,而在互动中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对美术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吸纳知识的程度也呈现出深刻性,继而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
2.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合作与探究
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和人格塑造最为重要的阶段,通过美术知识的学习和培养,学生能更加准确地认识到美学理念,并从中汲取优秀的思想和认知,塑造出更加优秀的人格和品质。而合作探究是带领学生探索自我、提升自我的重要渠道,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合理构建合作与探究的课堂模式,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美术知识,掌握美学技能,提升美学素养。
(1)师生互动合作,构建灵活课堂
美术课堂是引导学生学习美学理念和艺术素养的关键场所,美术课最关键的不是知识传授,而是学习方法和能力的提升。对学生来说,懂得一项知识远不如学会如何学习来得更有意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就是承担“传授”责任的角色。在美术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当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引导学生有序开展美术知识学习,为学生构建灵活的课堂,增进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师生间的合作亦称为“课堂默契”,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并能顺利捕捉课堂的亮点,继而加以教学和引导。而学生能在教师的教学方法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探索更加有效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进行良好的课程设计,结合美术知识的目标和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并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适当引导和鼓励,使得教学过程充分互动,为课堂注入热情与活力。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要设计者,师生间的充分互动是课堂合作与探究的基础,只有在良好的师生互动合作中,才能实现课堂的高效运作,继而共同达成教学和能力的提升。
(2)深入合作小组,激活创新思维
合作小组是合作与探究模式运行的重要形式,以小组的形式协同合作,是增进探究能力的关键。学生是不同的个体,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经验,学生看待事物可能从同一角度也可能从不同角度,都会有一定的思维差异,将不同的个体融入一起,开展深入合作,将实现团体的协同效果。在小组合作中,学生能够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同时还能开阔视野,从更多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从不同视角理解美术,继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促进创新思维的养成。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沉浸式地开展合作与探究,深入小组内部,仔细理解和研究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以激发自己的灵活思维。以“什么是美术作品”教学为例,在不同的人眼里,美术作品是不同的,如一幅美丽的油画是美术作品,一件具有艺术美感的青铜器也是美术作品,而一幅刚劲有力的书法字也属于美术作品。每个人对美术的认知是不同的,为什么会有所不同?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独特的答案。教师可以用“美术作品”为话题,引导合作小组进行深入探讨,促使每个学生深切地融入小组的合作活动中,在合作中获得灵感,在探讨中激发动力。通过学生的探讨和沟通,对美术作品形成一定的认知,为了审美目的创作的作品,无论什么形态或材质,只要具备审美功能都可以称作美术作品。深入合作小组的活动,是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合作和探究的重要方式,同时它也激发着学生的创新思想,使得学生具备更加灵活的思维方式和更加宽阔的视野。
(3)创设教学情境,激发自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学习推动剂,有了兴趣的支撑,才能推动更加高效和自主的学习。对于美术课堂而言,除了要欣赏和理解美术作品外,还需要理解美学理念和美术的意义,不仅学会画出美术作品,更重要的是结合作品抒发情感和透过作品感知情感的能力。而只有深入了解了这些理念和思想,品味到其中的意义,才能主动地开展探究,获得真正的学习能力。而教学情境是引导学生在氛围中感受,在真实中体验,以灵活生动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探索动力,推动学生自主探索,从而不断增进自主学习能力。
以“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以各自的特点和日常表现为题,引导学生通过镜子或照片等去观察和了解自己,并进行记录,而后再由小组中的成员相互观察对方,并记录下观察的特征。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探索“自己”的乐趣,也增进了小组间的合作能力与情感。通过自我观察和第三方观察,学生将自己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进行综合整理,获得一个更加客观的“自画像”,这使得学生获得了创作的动力,并能在更加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实现自主探索。此外,教师还可以创设角色扮演情境,让学生通过对一幅美术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分析和品味,揣摩人物的特点和内心思想,而后再以小组形式向大家展示小组的理解和诠释。这不仅有益于增进小组的合作能力,更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和挖掘美术思想和理念,细细品味美术作品,并将之转化为自己的理解,从而实现自主学习。
(4)引导探究实践,体验美学技能
美术课堂既是培养美学思想的课堂,也是提升美学技能的课堂,学生在美术课堂收获丰富的美术知识,学会如何审美与创造,而美学技能是创造的前提。在教学中,美学技能不仅需要美术欣赏支撑,还需要实践体验的推动。“实践检验真理”,同样地,实践也能强化技能。只有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和感受,才能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生活中的藝术,从而唤醒内心对美的认知。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实践,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挖掘生活中的美学艺术,体验生活中的美术创造,继而逐步提升美学技能,促进美术实践能力的增长。
以“变幻的自然万物”教学为例,自然是生活的载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变幻莫测的自然万物。而自然中有充满美学理念的事物,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是帮助学生获得实践技能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观察自然界的风貌,大到一片树林、一座山,小到一片树叶、一只蜻蜓,让学生在与自然万物相处的过程中,近距离观察自然的美学构造。同时,在观察过后,指导学生开展美术创作,将自己心目中最为深刻的事物用美学形式表达出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充分彻底地感受自然的静谧与神奇,并在自然中引导他们去勾勒出美景,感受新的美学元素,从而推动美学技能的发展。
(5)注重探究评价,促进综合提升
合作与探究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学生的综合美学能力的提升。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评价和总结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既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综合评定,也是对学生美学能力的客观评述。而合理的评价有助于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小组合作过程中自身存在的问题和能力,继而更加积极地改正和调整。因此,在日常教学时教师除了关注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还要注重探究活动的评价与总结,通过合理的评价与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定位、调整,促使学生增进对美术学习的乐趣与兴趣,从而逐步提升综合的美学素养,建立健全的人格品质。
以“变化中的审美”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不同社会形态下的审美理念为主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挖掘表现出来的审美变化与特点。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观察和总结学生在合作与探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状况,不仅包括对美学素养的评价,也包括对学习行为的评价。通过客观的评价和总结,学生获得了更加合理的自我认知与对美学的认知,从而逐步提升综合美学素养。
3.结语
高中美术教育是重要的美育过程,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非常关键。而利用合作与探究模式,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合作、学生间的深入小组合作,让美术课堂更加具有活力和能量。作为高中美术教师,应当从以学生为主体的信念出发,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有效实施分组,积极落实评价总结,打造轻松愉悦的美学课堂,塑造学生良好的美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肖家墨.高中美术鉴赏探究性教学模式研究[J].艺海,2016(05).
[2]姜黎黎.浅谈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美术课堂中的实施策略[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8(02).
[3]李静华.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艺教论坛,20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