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雁平 徐兴无
摘 要:大学的本科教育应把握“以本为本,植根课堂”的根本原则,从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入手,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考核方式、教材体系等方面把握学科特征、提升教学品质。南京大学文学院履行“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与资源,促进“师友会”和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的融通,营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中文学科的本科学习、生活氛围,构建师生共同体,通过变革课堂教学和师生关系,探索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和文化使命感的创新型人才的新模式,实现中文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师生共同体;书院制;小班研讨;中文本科人才培养
目前高校文学院或中文系都在大力推进一流本科专业、拔尖基地、古文字方向“强基计划”与新文科建设,以大师引领、创新学习方式、促进学科融合、深化国际合作等手段,探索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三制”结合的培养模式,大学中文本科教学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新气象。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一流学科,通过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倡优良学术传统、团队精神和奉献意识,教学成果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文学院近年获得三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研究型大学中文专业低年级本科生创新意识培养途径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悦读经典:高校文化育人的创新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18);“综合性大学戏剧影视文学本科生创造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8)。对过往的人才培育经验进行总结,有两点经验值得传承与发扬,它们也是教学新探索的起点:一是逐步建立师生共同体,二是创新教学方式。就前者而言,南京大学文学院将实践数年的“师友会”制度、本硕博衔接的助教制度、导师制,与新创立的书院制结合,创造性地转化中国优秀传统教育资源,建立具有生机活力的新型师生关系,形成具有家国情怀、人文精神的师生共同体(共同体的研究与论说较多,此处的共同体,强调的是共同体的持久的共同生活和一种生机勃勃的过程,偏向于信念、理想、志趣、情感等方面的一致[1])。就后者而言,学院立足于“学生、学术、学科”的融合,守正创新,探索具有引领性的或可供借鉴的中文学科专业课堂教学
方式。
一、“文科五育”与师生共同体建设
1.从“学生席卡”与“记住彼此”说起
作为老师,有时在一学期的课程结束后,会发现依旧对班上的学生感到陌生,而同学彼此之间也不熟悉。若出现此类情况,便很有必要追问:这门课是否成功?这种课堂模式能否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增加師生间的互动?“记住彼此”,看似是一个无关紧要的细节,但据一些优秀教师的经验,它可以成为衡量课程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准。师生共同体作为一个美好的追求,起步于师生关系,起步于一门课,起步于寻常的“记住彼此”。钱穆在《略论中国教育学》一文中指出: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师弟子实如同学。《小戴礼记》言“敬业乐群”,师弟子共成一群,共治一业,以敬以乐,情意教育之实际生活乃如此[2]。
钱穆提出广义的“同学”概念,其中特别强调“共”“敬业”“乐群”“情意教育”。今日要建设有中国特色和本土人文精神的师生共同体,完全可由钱穆所说的这一段话加以界定。“记住彼此”到师生共同体的形成,就是关系型教育。这一培育人才方式面向的是社会,“教育就不再是生产(producing)高效能个体的过程,而是培养可以无限拓展的关系潜能的过程”[3]。面向社会,我们必须自省改进,力纠“大学教育专尚讲堂授课,口耳传习,师生隔膜”[4]之弊。
师生共同体如何形成?“文科五育”(浸润、熏陶、养成、感染、培育)如何开启?可能还是要从制度设计与细节落实出发。回到一门课的“记住彼此”这一细节,若任课老师无特别强的记忆力,便可借助一些教学设计来解决这一难题。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为学生做席卡,并灵活利用。这一方法在外教的课堂上较为常见,其实完全可以“拿来”为我所用。学生席卡的灵活利用,除具有“记住彼此”的作用外,还便于老师对课堂做多种形式的分组,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外,学生席卡可部分代替考查出勤的功能,也能解决同学不愿坐前排等诸多细节问题。
要言之,课堂上建设性的、有针对性的讨论与交流,有诸如“学生席卡”这种“简单装置”,此类“装置”可有效加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联系,逐步创造出一种大家都能从中获益的课堂氛围,形成对话课堂(the dialogic classroom)模式。
2.亲师取友的“师友会”
以“学生席卡”实现“记住彼此”等目标,只是师生共同体系列制度设计中的一个环节。师生共同体的建设,就是要弥补课堂教学的一些缺失,改变师生不亲的弊端。为达此目标,必须在培育机制上进行全方位探索。文学院的培育机制是以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确保基本教育、以“师友会”制度培育新型师生关系、以梅庵书院有针对性地提升学术研究能力三者共同构成的。这一机制可促进教学相长、师生齐头并进。文学院自2010年开始探索“师友会”活动方案,将其作为文学院低年级阶段加深师生关系的一种导学模式。在“师友会”活动中,学生与老师在课外轻松地接触交流,既可丰富学生的生活,也可逐渐消除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老师在轻松的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成长。如此相处,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亦有助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师友会”的宗旨是“亲师取友”,源自梁漱溟《调整自己必亲师取友》一文:
做人必须时时调理自己,求心志清明,思想有条理。如果大家能照此去行,简直是一生受用不尽……所以如果我们有意去调理自己,则亲师取友,潜移默化,受其影响而得其养,是一个最好的办法。说得再广泛一些,如果想要调理自己,就得找一个好的环境。所谓好的环境,就是说朋友团体,求友要求有真志趣的朋友;好的朋友多,自然向上走了[5]。
2014年,以“师友会”活动作为组成部分的文学院本科教学改革实践“研究型大学中文专业低年级本科生创新意识培养途径实践”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年10月,文学院重启本科生“师友会”活动方案,并对其运作方法与管理规则加以改进。学院规定,每位导师指导5名学生,活动时间为两学年;每学年至少举行5次集体活动,内容可以灵活多样,形式不限,如茶叙、郊游、参观、研讨、参与导师主持的研究生学术活动等。在管理方面,“师友会”实行导师聘请制与考核制度化。学年伊始,由文学院教学委员会、学工组、院领导班子组成的聘任小组聘任师友会导师,并在学院开学典礼上向各位导师颁发聘书。“师友会”工作也作为老师立德树人的业绩,成为三年考核的加分项。经过多年的实践,这一活动方案在培养学生专业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拓展知识面与提升人文修养等诸多方面收效显著,焕发“亲师取友”传统的活力。
3.进一步充实内涵的书院制
文学院于2020年9月成立梅庵书院,推行以“师友会”为基础的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相结合的“三制”培养路径。南京大学人文资深教授莫砺锋老师受聘为梅庵书院的首任院长,并由其聘请28位书院导师。书院通过融合中西优秀教学资源,注重借鉴中国传统书院教育中的师生交往、问答、讲辩等生活和学习方式,建立一种兼具现代精神和传统底蕴的人才培养机制。书院的首要任务是涵育出从容讨论学问的氛围和从游之乐,也就是梅贻琦《大学一解》一文所说的“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6]。其次,追求教学相长,师生齐头并进:教——以人为本,以本为本,融合中西优秀教学传统与资源,传授知识与立德树人齐头并进;学——日常生活与课程学业打成一片,内心修养与知识学问打成一片,求学与做人齐头并进[4]。
书院以导师指导、书院讲会、“师友会”三种方式运作,书院讲会要求每月师生定期读书、交流学问。书院计划每月举办两次活动,形式多样,如经典研习会、心得交流会、导师(或外请学者)学术报告等。书院课程亦经过精心设计,其中“荣誉课程”是一批由名师讲授的,带有研究性、探索性的课程,供书院生本科期间修习,此类课程是书院生获得“荣誉学士學位”的必修课程,学分计入总学分。此外还有“自修课程”,由书院导师与书院生分组商定每个书院生的学年(或学期)自读书目(或内容),建立“读书日程”,由书院统一分发“读书日程录”,记录每日读书、写作、交流、思考等信息。“读书日程录”的落实,是进一步促进师生联系的抓手,也是一种锻造恒心和毅力的设计。
大学本科四年整体由“三制”指导引领,每一年级各有侧重。第一年重在完成中学与大学的过渡、衔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第二年则是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第三年通过学年论文,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术探索训练。第四年用毕业论文精细培育,为学生的学术深造或走向社会做准备。学院的“师友会”活动以及教学改革成果,由“NJU文院小楼”“中国古代小说网”等较具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来进行推送、宣传,从而不断增强在校学生对学院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同时吸引已经毕业的学生、在校学生的家长以及未来的学院学生的广泛关注,以期在更广阔的范围中逐渐建立更大的共同体。
二、课堂的守正创新
1.小班研讨是人文课程内涵提升的关键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其课堂教学和师生关系也有各自的规律与特点。中文学科是基础性人文学科,其知识带有整体性和有机性的特点,它关注事物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包涵价值观与信仰以及一定程度的主观色彩,本质上是对世界的理解或阐释,因其涉及的领域广阔而问题分散,以致较难有共识。上述特点,决定了人文学科的主要传授方式就是讲学与讨论,古人称之为“讲习”“讲论”或者“讲辩”。“讲”的本义,就是不同观点与思想的商议,《说文解字》曰:“讲,和解也。”段玉裁注曰:“不合者调和之、纷纠者解释之,是曰讲。”从孔子、苏格拉底这些人类文明“轴心时代”的思想家开始,直到现代大学的人文学科教育,莫不如此。而且在人文学科专业知识课堂教育中,师生之间还存在情感交流与人格感召。这种面对面的课堂是任何网络、线上课堂所不能替代的,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中文本科教育,师生面对面的讲习、讨论尤为重要。
中文本科的课堂教学,绝非仅凭一两本教材、一张嘴、一支笔、一块黑板或一个PPT、一教室的学生、一两张考试卷子的集合就能完成。中文本科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真正地将“一言堂”改进为“多言堂”,即由集中讲授与平行小班研讨共同构成课堂教学——只有学会聆听不同的声音,才能提出问题;只有学会与他者对话,才能克服偏见;只有学会自我陈述,才能主动学习。第二步,则是要创造出具有文化理想、师生关系融洽的大学本科生活空间,如荀子《劝学篇》中所说:“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这就要求将现代大学的课堂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树人教育结合起来,从而创新中国大学人文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文学院组织骨干教师,重点投入资源,对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外国文学等7门核心课程教学方案整体改进提升,形成主讲教师讲授与助教辅导小班研讨并行的教学格局,以“内涵充实提升+助教开展小班研讨+校内外名家参与+课外助教辅导+课程参与度评定”作为课程教学的全过程。用7门核心课程带动14门基本课程,逐步建立“金课体系”。新课程改革方案于2018年秋季正式实行,为保证课程改进的顺利推进,相关负责人在开学前组织专题会议,对课程内容与推进要点做详细说明,包括课程目标、课程规划、分班制度、平行班的推进、学生考核及评价体系、助教工作与报酬体系等。课程改革启动以来,明显的变化就是老师更加注重精讲,并从一个讲授者转变为训练者与组织者。这就是说,老师在平行小班研讨课上和助教一道,向学生抛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提供研习材料与书目,结合问题与材料传授各种分析方法与理论,训练、督促学生开展阅读、讨论、报告,并辅导学生的课程论文与习题训练,管理学生的学习环节和评价环节。
为配合小班研讨课的改革,必须着力推进与课程相配合的系列教材的编写,2019年出版的《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研究导引》(8种)就是小班研讨课的催化剂。该系列教材以问题为线索构建教学的内容体系,在每门课程的知识领域内,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与科研成果,提炼最主要的问题,形成问题集群。这些问题既是本课程的核心知识集群,又是本学科基础性、前沿性乃至有方法论启示性的科研课题。通过对问题的发现、分析和研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培养问题意识并提升科研能力。而围绕问题,选择兼具权威性、文献性、可读性与引导性的经典学术文献,并通过对这些典范性文献和研究方法的解析,训练学生把握、体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在此基础上,设计研讨、研究和课外延展学习的方案,这些方案,既可以为平行小班研讨课程提供参考,又可以为本科生的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写作提供前期训练,甚至对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也具有参考价值。
在积极经营核心课程之外,学院还创造性地开设“DIY(Do It Yourself)本科生研读课”,推进本科通识课程体系建设。“DIY研读课”是由各专业的本科生自发邀请各有专长的老师为他们开设的通识课程。近三年,文学院老师应邀为全校开设“DIY研读课程”达19门,其中本、硕合开课程9门,居各院系之首。文学院“DIY研读课”内容丰富,形成了“三专”的课程集群,有庄子、苏轼、鲁迅等专人研究,有《左传》《世说新语》《四书》等专书研究,还有唐宋文学、明清小说、俄罗斯文学等专题研究。
2.助教制是教学提升改进的重要保障
本硕博在制度上的贯通,常表现为本硕博连读培养制度,而在课程上落实的常见办法,就是研究生课程认可本科生选修所得学分,通过学分认可在制度上保证融合。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主动打破本、硕、博教学壁垒,将以“戏剧创作与批评”为代表的优质硕博课程向本科生开放。此外,还推动艺术硕士与本科生交流合作,鼓励本科生参与艺术硕士剧团的制作与演出;创办《戏剧与影视评论》杂志,鼓励本科生通过评论介入学术实践,由评戏到写戏,反哺剧本创作。
在学分认可制度之外,还有一种本硕博贯通路径,就是在日常的教学与生活中老师有意识地融合本硕博的学习。目前学院正在探索的一种办法,便是通过助教制度来促进助教群体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學术交往促进本科生提前了解优秀硕士生、博士生的学习和研究状况。主讲教师与助教合作的课程形式,是国外大学本科教学中一种十分成功的授课模式,国内近年也有不少高校采用助教制来辅助教学。一般而言,学校教务处会颁行助教管理规则,然这类规则多具普遍指导性,具体到某一院系如文学院,则要根据课程特征进行更精细的设计。课程内涵要充实,助教的参与必不可少。助教由青年教师、优秀博士生和硕士生担任,但这支生力军具有流动性,如何选拔,如何管理,助教经验如何总结和传递,是助教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实用且自具特色的助教制度的探索始终在进行,具体内容总结为“助教手册”(2020年2月第3次修订)。助教制的总结和反思机制,可保证各门课程的助教经验不断在教学实践中被转化利用。
文学院2020年秋季学期共聘用助教47人,如果没有规则,不但浪费资源,而且会事倍功半。因为各种具体工作,助教群体必然会与各班学生建立较为频繁的互动关系。卞东波老师在讲授核心课“中国古代文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学生在此基础上撰写小论文。论文完成后,由博士生助教进行初步的修改,本科生在研讨课上进行报告,之后由教师点评,最后再由博士生助教帮助本科生作进一步的修改。此举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学术规范与学科意识。同时,学期末选择一批本科生、博士生撰写的优秀论文,以正式学术研讨会的形式,让本科生、博士生同台竞技,互评论文。这一本硕博融合方式取得良好的效果,激发了本科生的学术热情和学术潜力。在此基础上,卞老师继续创新,他在2018—2019、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连续两次举办“研宋新声:南京大学本科生宋代文学研讨会”,在学术交往中,促进本硕博的人际融合。此外,2020年春季学期的线上课程,更因为有众多助教参与,帮助主讲老师处理纷繁的组织工作如组织线上讨论等,保证了艰难时期的教学活动得以良好运行。
助教制度的切实推行,为小班研讨课程改革、师生交流、师生共同体建设提供新动力。同时,助教制度也锻炼、培养了助教自身,提升了一批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办事能力与教学能力,学以致用,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作了“实战性”铺垫。
3.课堂的拓展
中文本科专业教学的目标是文化的传承创新、人才的修身铸魂。要实现这一远大目标,课堂建设是关键。用钱穆《新亚学规》中的话来说,先求“伟大的学业”,然后才能做“伟大的事业”[5]。用心耕耘的课堂并不局限于校园之内的课堂,应该走到外面去,观看和感受祖国大地上留存的文化遗迹和文化传统。
课堂教学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文学院逐渐形成规模。顾黔老师的方言研究课、王玲老师城市语言调查研究课,都走向田野调查。二十多年来,潘志强老师在中国现代文学讲授过程课中带领本科生考察以绍兴为中心的现代文学遗迹,他以一己的苦行、耐力和低调,感染了一届又一届学生,潘老师也因此成为文学院具有精神象征意义的教师代表。老师的讲解,使书本上的文学史鲜活呈现。学生在实地参观考察中,更深入地理解现代文学发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同样,古代文学也是活的文学,祖国各地散布众多与古代文学相关的历史名胜,卞东波老师不但指导本科生阅读纸上文献,也带学生亲身踏访历史遗迹,增强感性认识。如在2019年“寒山诗研究”课程中,他带领学生访问苏州寒山寺,考察该寺中有关寒山、拾得的文化遗迹。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是文学之都,散落在南京、丹阳郊野的六朝陵墓石刻自然成为了解六朝文学历史的重要本地教学资源。童岭老师为加深学生对“文史互证”与“二重证据法”治学传统的理解,增强对南朝“兰陵萧氏”的认知,探察《文选》成书的文化思想背景等,自2013年以来,他每年组织选修“《文选》研究”课程的学生,对南京郊区或者镇江丹阳郊区的萧梁及其他南朝陵墓石刻进行考察。考察前,童老师布置诸如朱偰《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曾布川宽《六朝帝陵:以石兽和砖画为中心》等阅读任务。此外,如“五胡十六国及北朝文化史”本科课程,在合适的情况下,童老师也会利用本地资源,如南京博物院“琅琊王”北魏文物特展期间,他联系南博策展人左骏为当时选课的本科同学进行现场教学讲解。
拓展课堂的方式还有戏剧影视文学教学中的“介入式”实践,引导学生进入市场,如创办“黑匣子剧场”,搭建学生创作与营销的实践平台。本科生参与制作戏剧总计超过30部,其中本科生温方伊创作的《蒋公的面子》在中国、美国巡演,至2020年已演出超过400场次,创造了千万元以上的票房,曾获江苏省第九届(2015)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16年以来,“黑匣子剧场”上演了《杂音》《世外》《米奇去哪儿》《国际饭庄》《故乡》等诸多优秀剧目。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等机构建立实习基地,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将优秀作品推入海内外市场,《长生》《人间童话》等优秀本科作品突破校园戏剧范畴,进入正规商业制作,接受了市场的检验。
此外,教学的改革还可借助外力,如通过引进世界一流教学资源来推进课堂的拓展。2016年、2017年、2018年的假期,文学院邀请美国著名汉学家、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倪豪士(William Nienhauser)教授连续开设“《史记》英译工作坊”课程,来自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中文和英文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参与课程,他们在倪豪士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史记》中《韩世家》《大宛列传》等部分的初步英译工作。其中有2位本科生经倪豪士教授推荐,被威大录取为研究生。其他定期开设的暑期研究生课程,如布朗大学王玲珍教授的“中国电影、性别与跨国批评话语”、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李亚非教授的语言学理论课程也向本科生开放。与此同时,学院聘请世界一流专家开设系列课程,并与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奥斯陆大学等十多所世界著名高校建立本科生交换项目。
三、“不断地施加友善的压力”与作为驱动的“抓手”
1.何谓“不断地施加友善的压力”
“不断地施加友善的压力”,这是文学院前辈、著名学者程千帆先生1983年在关于如何培养文科研究生座谈会上的发言,在今日方兴未艾的一流本科建设过程中,这一方法仍然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为了严格要求,我有一个方法,叫做“不断地施加友善的压力”。施加压力,第一是“不断地”,不是一回压上去,分量太重,学生受不了;第二是“友善的”,使他感到你是为他好。这样,他才愿意承受。不要疾言厉色,但是规定要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毫无商量的余地。……如果老师是这样一个态度,学生们原来只能承受一百斤压力的,就能承受一百二十斤,这样,就能激发他们内在的潜力。因为学生们感到老师这样器重、期待他们,又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祖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他们的爱国热情就会迸发出来[7]。
“不断地施加友善的压力”中包涵多种含义:其一,老师要主动提示、督促,要循循善诱。其二,要让学生感觉到来自老师的压力是友善的,师生关系是在一种亲切的氛围中展开。其三,要不断施加,在于“有恒”,这实际是强调教育或教学的过程性,要持久的、友善的、建设性的身心投入。这句名言所蕴含的高远旨意,也正与新时代本科建设、新文科建设等一系列教育事业的旨趣契合。
“友善的压力”如何持久、有效地传递?为此,必须建立传递通道,这就是前文所说的师友会、助教制、书院制重点解决的问题。制度的设计很重要,文学院有党政联席会议、本科教学委员会、本科教学院长与学工联动小组,与师友会等具体推动的设计融合为一体,形成井然有序的网络,确保教学和学生生活的健康发展。“交流网络使思想得以成为社会存在”[8],因为有这一师生间互通的网络,教学理念、实践活动才得以传达和落实。
老师在师友会的闲谈式交流中,可察觉到学生的情绪波动与学习动向,便于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疏通与引导,并为学生提供生活与学习的建议。针对课堂教学,每门课程可建立各具特色的“动态、开放的教学交流机制”。以作为核心课程的“中国古代文学”来说,作为老师如何了解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如何促成学生平时用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材施教,老师有必要为每位学生建立规范的课程学习档案。每位学生可在课程开始后的第二周进入探究性的学习状态,以发现、探求问题为兴趣、引擎,以师生商量讨论为选择、提升,以批阅、再阅读与思考作为锤炼,将自己最初的设想琢磨成较为完善的札记和小论文。
结合“课程学习档案”,老师可以培养学生平时注重“读、思、写、说”,以及有问题及时与老师交流讨论的习惯,而不是全班在最后期限集中答疑、赶写课程论文、备考。这一设计,着重于学习的过程,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与主讲老师、助教的交流讨论,学生通过思考、写作,以及修改后的優秀习作的结集刊印(如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部分课程习作集《学文》已连续出版16集),在平时点滴进步中建立起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创造性思考的自信。
2.严肃而活泼的课堂氛围
仅仅是快乐、充满欢笑的课堂,不一定都是理想的课堂。理想的课堂要在快乐与欢笑中保持法度与方向,保证实效与启发。
借助教学手册的规范指示和“课程学习档案”的时间标记,主讲老师可以对每位学生的平时学习状况有细致的把握,如学生交习作和设想的首次时间、节奏、质量等变化。因而可在一些时间节点(如2周、4周、6周等)利用电邮或课下面对面交谈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委婉提示,如此可以让每一位学生而不仅仅是尖子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关注,既提示学生注意学习节奏,也在有针对性的交流中与学生建立友好的关系。“课程学习档案”可敦促每一位同学勤勉学习,在求索学问的道路上“闪耀”。这种做法看起来细碎繁琐,但效果显著。同学们不会只是“带耳朵”上课,而是课前预习,试图发现问题;老师讲解时,积极跟进,并开启阅读经典的多种可能性;同学们作课堂报告时,也积极参与讨论,捕捉思维碰撞产生的火花。
以“课程学习档案”作为精细管理措施的课程,如何保证严整中有活力和兴致?老师讲课的内容设计当然十分重要,调动学生的设计也要用心安排。本文第一作者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部分,将小型研讨会模式引入课堂,前文所说的“学生席卡”再次派上用场。作课程报告的同学,报告经助教审读修订,提前一天在微信群中公布提纲。每位学生报告限时9分钟,并事先安排3名学生在限定时间内进行评点提问,同时还有开放性的讨论。主讲老师在听学生报告的同时记录要点,随后向报告人提问并组织班级讨论,最后作总结性的评点。助教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为学期末学生“课程参与度”评测的依据。如此精心准备与有序推进,可保证每堂研讨课上学生的精神集中,众声起伏,激荡出思想的火花。学生们捕捉问题与灵光,参与讨论,观摩其他学生的表现,然后在课后再思考,结合读书体会,向老师提交问题设想。在热烈的、内容充实的报告与研讨中,问题引领、学术表达等教学目标皆可达到。
苗怀明教授创新课程研讨方式,他所开设的《红楼梦》研究课程别开生面,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成为被全国媒体追踪报道的知名课程。苗老师每次课程都会组织学生集中讨论一个重要且有趣的话题;课程内容不仅涉及《红楼梦》的重要问题,而且涉及学术热点问题,让同学们了解《红楼梦》研究的最新进展。他采用讨论和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方式,讨论的话题有趣,课堂讲授也生动幽默。通过活泼的课堂讨论与严谨的课程论文设计,苗老师将课堂练习、作业及考核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学术研究入门训练。以下选择部分课堂讨论和论文写作题目加以展示:
活泼的课堂讨论题目:
(1)林黛玉为何那么穷,林家的家产到哪去了?
(2)贾宝玉与秦钟有同性恋情吗?
(3)袭人是位告密者吗?她是否应该对晴雯的死负责?
(4)《红楼梦》里的女性是大脚还是小脚?由此可以看出什么问题?
(5)《红楼梦》有反清思想和民族情绪吗?
(6)《红楼梦》有哪些写得不好的地方?有哪些疏漏之处?
严肃的课程论文题目:
(1)以脂本或程本为底本,以程本或脂本为校本,对《红楼梦》中某一回作品进行校勘。校勘仅限于文字,不包括分段及标点符号。标明底本、校本,以页下注或文后注的方式写出校记。
(2)根据校勘的结果,对本回脂本、程本两个版本在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优劣进行归纳和比较。
(3)选取本回中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进行探讨,写成一篇小论文。题目自拟。
学生们的优秀课程论文结集为《寻梦金陵话红楼》《明清文学的青春解读》《南京大学的红学课》,分别于2010年、2016年、2020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在社会上得到较好反响。这对本科生来说是一强有力的鼓舞,也培养了他们的读书、治学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学术热情,后来不少学生继续攻读硕士、博士,走上学术之路。
3.“读书日程录”与书院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好的教学理念,一定要设计出“抓手”,以求实效。日常实践,也是书院教育的精要,朱熹的读书法或者《白鹿洞书院教条》反复讲说的就是这一问题。朱子的精神,被元代的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予以具体转化,形成可以落实、可以践行的日程,从“着实读书”“反复体验”入手,求“持心坚苦,积岁月以渐进”。日积月累的渐进教育,因此成为一种最牢靠的成长路径。这一要点,也就是《荀子·强国》中所说的“积微”。“积微,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9],日、时(季度)、年,一层更进一层,然每年、每月积累皆从每日积累出发。要做伟大的事业,先求伟大的学业。伟大的学业,起于平常的每一天;欲求雄伟,须先诚朴,先励学敦行。“读书日程录”看似是读书思考的记录,是寻常的记录册子,实际上是在继承、转化一种优秀的教育传统;看似是拘泥日常,实则目标近在大学四年,远在日后的前程,期待用“慢功夫”将学生的日常实践内化为一种习惯或精神气质。
程端礼的《读书分年日程》主要是讲明读书的次第、具体办法和时间的分配,在时间安排上,近似于今日的课程表。如此细密,今日不必全盘接受;然每日积微的做事态度、有恒的精神,则要认真汲取。“读书日程录”的设计与用意,就是要切实转化一些传统书院教育中的资源。简言之,一是“积微”,“积岁月以渐进”。二是涵泳,在快节奏时代,做涵泳式的慢功夫,从“着实读书”“反复体验”入手,返本开新。三是开新,在读书论学中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四是以写作为驱动,读大学中文系的人,要能写、会写,希望通过日常练习,培养或恢复手、笔、纸间的亲密关联。
面向中文本科教育的“读书日程录”,远承朱子读书法,近取胡小石先生与研究生在20世纪40年代实行的读书日课,主要实践方向和方法是:(1)读经典,做实事,于诚朴中求雄伟。日程录总共160页,学生稍勤奋,一学期至少可以写一册。四年八学期,若完成八册或更多,可使前行足迹清晰呈现,用实物证实自己没有虚度时光。(2)日程录中所记,以读书为限。主要是记录读书所得,也可以是上课、听报告、与老师同学交流后的触发。不谈敏感话题,不涉及隐私,这样可方便日程录之后在书院内的正常交流讨论。(3)记录之外,要有思考。同学们课程学习量较大,不强求每天都记录,但一周至少有两三次记录。可以摘抄,但不能沦为赶任务,只是抄书。记录所读书、所关注的问题的体会,或与其他问题的关联;感发文字,要有一些论辩、探求意味。(4)每月导师批阅日程,师生有讨论。每月(或更短时间)导师批阅日程录,针对读书思考情况提出若干建议。每两个月,导师组集合交流讨论各自指导学生的读书情况。(5)每一学期结束,由导师组汇合评定。每一学期结束时,由书院导师组评定日程录等级,评选出10%的优秀读书学生,颁发奖品。同时将这一成绩与书院荣誉课程的学习综合考查,作为颁发书院荣誉学位的参考依据之一。
“读书日程录”作为书院制的核心,是对中国古代书院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焕发了朱子读书法的活力。最突出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日常实践,改变以考试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减轻学生的期末压力,注重平时累积。同时,“读书日程录”因为与师友会、书院制结合,为师生的交流注入实质性内容,增加交流的质感和学术品位,为师生的交流互动提供制度性保证。
四、结论
中文本科人才的培养,当然要重视课程内容、教学技术、教学方法等常规项目的建设,更要放宽眼界、长远筹划,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中国大地,培育出有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的优秀人才。以此为高远的目标,中文本科教育和教学,还要进一步修炼“内功”。在注意技术和规模的同时,着力内涵式发展,用具体的制度设计与实践,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与资源,在日常实践中落实“文科五育”,逐步建立有价值引领的师生共同体。通过变革课堂教学和师生关系,探索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和文化使命感的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金莉,李铁.西方文论关键词第2卷[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172-181.
[2] 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166.
[3]肯尼思·J.格根.关系性存在:超越自我与共同体[M]. 杨莉萍,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7:253.
[4]钱穆.新亚遗铎[M].北京:三联书店,2004:15,1-2,2.
[5]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二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52.
[6] 蔡元培等.大学精神[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2:68.
[7] 程千帆.治学小言[M].济南:齐鲁书社,1986:64-66.
[8]罗伯特·哈桑.注意力分散時代:高速网络经济中的阅读、书写与政治 [M].张宁,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172.
[9] 楼宇烈.荀子新注 [M] .北京:中华书局,2018:321.
[基金项目:本文是江苏省教改重点项目“中文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内涵式发展探索研究”(2019JSJG018)阶段成果]
[责任编辑: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