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教师世家,不了教育情怀

2021-07-12 04:32周健
江西教育A 2021年5期
关键词:村小爷爷奶奶教室

周健

我出生在芦溪县宣风镇竹垣村,继承爷爷、爸爸的 "衣钵"成为一名教师,我家是名副其实的三代教师世 家。成长在教师世家,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育的变 化和家庭生活的变化。

爷爷周永达是新中国成立前的知识分子,新中国 成立后爷爷成为竹垣村小学的教师,奶奶欧阳淑也投 身家乡教育当了老师,一干就是一辈子。村小就是一 个土坯房教室,里面摆放着破旧的桌椅,擠满了学生, 没有黑板和粉笔,也没有课本,爷爷奶奶上课光凭一张 嘴。除了上课难,好多孩子都被家里抓回去做劳力,经 常不能按时上课或者干脆辍学。于是奶奶每天上完 课,就去学生家做家长的思想工作,让学生重回课堂。 爷爷奶奶住在泥土屋中,生活十分清苦。

20世纪70年代,爸爸周干、妈妈吴兰华也加入了教 师队伍,同样在竹垣村小学任教。那时,村小有了砖木 瓦结构的教室,一块泥地运动场,教室架着一块长方形 木板做黑板。不过,教室小、窗户小、没有电,一到阴雨 天,教室里就变得黑沉沉的;到了冬天就更难过了,到处 漏风,冷风刺骨,许多学生冷得受不了,经常缺课、逃学。

那时不光学生家里穷,老师同样清贫。当时我父 母还和我爷爷奶奶住一起,发的工资仅能解决温饱,逢 年过节才舍得吃顿肉。党的十三大提出''百年大计,教 育为本'‘的口号,自那以后,教师待遇有了较大提高,我 父母工资逐步突破百元,才能经常买肉吃。

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父母从我爷爷奶奶的老屋 搬出,住进了学校的集资房,有了舒适的三室一厅的新 家。学校那时也开始改建,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教 学楼,操场进行了硬化,教室墙壁被刷得雪白,课桌变 成崭新的两人连桌,通了电,下雨天教室也亮堂堂的; 增设了自然实验室和仪器室,上音乐课有脚踏风琴,上 美术课有画板,上自然课能做实验。

从小梦想成为教师的我,于2007年成为家庭的第 三代教师,并与妻子罗宇希一起,秉承父辈的心愿和嘱托,情洒杏坛,教书育人。 进入21世纪,我国教育高速发展,各学校一栋 栋美观大方的教学楼拔地 而起;教学手段也越来越 先进,我先后使用过悬挂 式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 希沃一体机,一个比一个 先进,一个比一个方便。

现在,我们学校每间教室都装上了明亮的护目灯, 校园广播、城域网全覆盖,学生坐上了标准舒适的单人 可调桌椅。学校音乐室、美术室、微机室、阅览室等功 能室齐全,新建了篮球场和足球场,铺设了塑胶跑道。

我们教师的收入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学校增设了 绩效工资、缴纳住房公积金,还有绩效年终奖。原来骑 摩托车上班的我,2015年购买了一辆小轿车,2019年 在县城购买了五室两厅的新房子!

我们一家三代,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教育的重 视、对乡村教师的关怀,感受到教育翻天覆地的变化, 感受教师生活水平的水涨船高。

我会加倍珍惜这份荣誉,站好三尺讲台,用热情和 严谨的治学态度去展现教育智慧,传承教育情怀,把一 生献给党的教育事业。

猜你喜欢
村小爷爷奶奶教室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我的爷爷奶奶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我的爷爷奶奶
向爷爷奶奶致敬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我的爷爷奶奶
马鞍山市九村小学
村小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