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雪梅,韩浩静
(郑州市骨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
强直性脊柱炎为脊柱常见疾病,主要侵犯患者骶髂关节、脊柱旁软组织、外周关节、脊柱骨突,属慢性进行性疾病,严重者可出现脊柱畸形、关节强直,危害患者健康,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3]。目前临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主要采取药物延缓病情进展,缓解患者疼痛、晨僵等症状,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4-5]。研究发现,中医药、针刺等均可较好改善患者病情[6-7]。金脊鹿角汤、针刺导热疗法均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具有积极影响,患者恢复较好。故而笔者纳入68例强直性脊柱炎(肾阳亏虚证)患者,探究金脊鹿角汤结合针刺导热疗法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本研究合计纳入135例强直性脊柱炎(肾阳亏虚证)患者,均为郑州市骨科医院2018年6月—2020年3月收治。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67例,男33例,女34例;年龄(40.34±4.23)岁;病程(2.45±0.39)年。观察组68例,男34例,女34例;年龄(40.29±4.19)岁;病程(2.39±0.40)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和治疗指南》[8],患者疼痛、晨僵等症状,影像学检查符合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9],患者腰骶脊背疼痛,肢冷畏寒,腰膝酸软,精神不振,夜尿频多,舌淡苔白,脉沉迟或者沉细。
①患者可接受本研究方法进行治疗;②患者治疗期间采取有效避孕措施;③依从性良好。
①凝血功能异常患者;②严重过敏患者;③精神疾病患者;④哺乳、妊娠期患者;⑤皮肤病患者;⑥风湿性疾病患者;⑦合并其他脊柱疾病患者。
对照组患者口服塞来昔布(江苏盛迪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220)治疗,每日1次,每次200 mg;柳氮磺吡啶(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4246),每日2次,每次1 g,治疗时间3个月。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同时联合金脊鹿角汤结合针刺导热疗法治疗。金脊鹿角汤组方:狗脊与鹿角霜各20 g,巴戟天、杜仲、熟地黄、骨碎补、威灵仙、白术、白芍、穿山龙各15 g,木瓜10 g,甘草6 g,水煎煮,每日1剂,400 mL,早晚温服,各200 mL,服药时间3个月。针刺导热疗法:根据患者病变活动受限体位布针,确定针刺与压痛点范围,以脊柱为中轴,对患者胸背、腰臀等部位进行针刺,避免血管、神经、脏器,确保安全。施针完成后接通导热温控仪,加热套管和皮肤,温度设定110 ℃,加热时间20 min,针与皮肤表面温度大约42 ℃,结束后按压针孔1~2 min,进行消毒避免感染,10 d治疗1次,共计治疗3个月。
参考文献[10]制定。痊愈:患者疼痛、晨僵等症状消失,脊柱、关节功能疾病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疼痛、晨僵等症状改善,脊柱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效:患者未达到痊愈与有效治疗标准。
①中医症状积分:腰背及腰骶颈部疼痛、关节活动受限、晨僵、肢冷畏寒、口干口渴等症状,积分范围0~3分,分值越高表示症状越重[11]。②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及病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积分均为0~10分,分值越高表示症状越重[12]。③脊柱疼痛评分、全身疼痛评分:采取likert 4级积分,0分无痛,主诉疼痛计1分,积分越高疼痛越严重[13]。④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14],采取魏氏法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沉(ESR)水平[15]。⑤记录患者不良反应。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53%)高于对照(88.06%)(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治疗前两组患者腰背及腰骶颈部疼痛、关节活动受限、晨僵、肢冷畏寒、口干口渴等中医症状积分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腰背及腰骶颈部疼痛、关节活动受限、晨僵、肢冷畏寒、口干口渴等中医症状积分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腰背及腰骶颈部疼痛、关节活动受限、晨僵、肢冷畏寒、口干口渴等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BASFI及BASDAI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SFI及BASDAI评分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SFI及BASDAI评分比较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脊柱疼痛评分及全身疼痛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脊柱疼痛评分及全身疼痛评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脊柱疼痛评分及全身疼痛评分比较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ESR、TNF-α及CRP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SR、TNF-α及CRP水平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SR、TNF-α及CRP水平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2.94%,低于对照组的11.94%(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例(%)]
中医学将强直性脊柱炎归属于“腰痛”“竹节风”“骨痹”“肾痹”等范畴[16-17],该病病机复杂。《素问·六节脏象论》载:“肾……其充在骨”。《素问·痿论》载:“肾主身之骨髓”。《内经·痹论》载:“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素问·痹论》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素问·生气通天论》载:“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精,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其发病与患者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风寒湿邪相关,患者血运不畅、筋脉失养而致关节僵硬疼痛、活动受限[18-20]。故而可以采用温肾壮督、活血通络之法治疗。金脊鹿角汤主要包括狗脊与鹿角霜、巴戟天、杜仲、熟地黄、骨碎补、威灵仙、白术、白芍、穿山龙、木瓜、甘草等,具有补肾壮阳、强健筋骨、补中益气、祛风燥湿等功效,可较好改善强直性脊柱炎(肾阳亏虚证)临床症状,有助于患者康复。
针刺导热疗法是将银针在传统经络理论指导下挑选特定穴位、痛点、病变部位进行针刺,针刺结束后进行导热,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并松解粘连组织,改善患者肌肉痉挛,消除机体炎症,改善局部循环代谢,从而改善关节活动功能,达到镇痛、温经通络功效,联合金脊鹿角汤治疗效果更佳[21-23]。本研究显示,金脊鹿角汤结合针刺导热疗法可提升强直性脊柱炎(肾阳亏虚证)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机体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降低,疼痛缓解,脊柱功能得到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