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则甫,靳淑红,张晓晶
(1.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河南 濮阳 457001;2.濮阳市中医医院,河南 濮阳 457003)
紧张性头痛是神经内科较为常见疾病,该病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社会、环境及生理等因素,均可导致患者头部、颈部肌肉持久收缩,表现出强烈紧束感、压迫感、疼痛感,危害患者健康,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1]。研究显示,紧张性头痛近年发病率显著上升,且多见于中青年人群,女性多于男性,且易反复,极难治愈[2]。西医治疗紧张性头痛多采取药物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良好,患者疼痛得以缓解,但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且复发率较高,故而寻求一种更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成为临床研究重点[3-4]。芎芪化瘀止痛汤具有活血化瘀、止痛功效,可较好改善气虚血瘀证紧张性头痛患者疼痛症状,促进患者康复。故而笔者选择112例气虚血瘀证紧张性头痛患者进行分组,研究芎芪化瘀止痛汤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12例气虚血瘀证紧张性头痛患者,均为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和濮阳市中医医院2018年5月—2020年2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6例,男性22例,女性34例;年龄(39.53±4.23) 岁;病程(16.23±3.25)月。观察组56例,男性23 例,女性33例;年龄(39.59±4.19) 岁;病程(16.19±3.30)月。比较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参照《紧张型头痛的分类和诊断标准》[5]中紧张性头痛标准:患者头痛,颅内CT符合诊断。中医诊断参照《头风病证候诊断标准》[6]中气滞血瘀型紧张性头痛标准:患者头痛、失眠多梦、心烦易怒、倦怠乏力、舌暗红瘀斑、脉沉或涩。
1)患者符合紧张型头痛诊断标准;2)患者自愿加入研究;3)患者可接受芎芪化瘀止痛汤、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
1)合并其他类型头痛患者;2)合并其他脑部疾病患者;3)心、肝、肾疾病患者;4)肿瘤疾病患者;5)妊娠、哺乳、高血压患者。
1.5.1 对照组
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海南益尔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390)治疗,每日2次,每次0.5 mg,服药时间10~21 d;同时患者口服尼膜同片(尼莫地平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3010),每次30 mg,服药时间21 d,患者治疗期间保持心情愉悦,戒烟酒,生活规律,饮食规律,注意休息。
1.5.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芎芪化瘀止痛汤治疗。组方:白芷 30 g,川芎、赤芍、黄芪、党参、当归、红花、桃仁各15 g,全蝎、石菖蒲各10 g,蜈蚣2 条,甘草6 g,水煎煮,每日1剂,分早、晚温服150 mL,服药时间1 个月。
参考文献[7]制定。治愈:患者头痛症状消失,持续6 个月以上;有效:患者头痛症状显著改善;无效:患者头痛症状改善不明显。
1)记录两组患者疼痛每周发作次数、疼痛每次发作持续时间。2)视觉模拟疼痛评分[8]:0~10 分,评分越高疼痛越剧烈。3)中医症状评分[9]:包括头痛、失眠多梦、心烦易怒、倦怠乏力、舌暗红瘀斑、脉沉或涩,每项积分0~3 分,0分为无症状,1分为轻度症状,2分为中度症状,3分为重度症状,积分越高症状越严重。4)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前动脉(ACA)血流速度[10]。5)记录不良反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939 7,P=0.026 2)。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例(%)]
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每周发作次数、疼痛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及VAS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每周发作次数、疼痛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及VAS评分等数据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每周发作次数、疼痛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及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每周发作次数、疼痛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及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头痛、失眠多梦、心烦易怒、倦怠乏力、舌暗红瘀斑、脉沉或涩等中医症状积分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失眠多梦、心烦易怒、倦怠乏力、舌暗红瘀斑、脉沉或涩中医症状积分均下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头痛、失眠多梦、心烦易怒、倦怠乏力、舌暗红瘀斑、脉沉或涩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大脑MCA、PCA、ACA血流速度变化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大脑MCA、PCA、ACA血流速度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大脑MCA、PCA、ACA血流速度情况改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脑MC、PCA、ACA血流速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腹泻,不良反应率为1.79%;对照组出现1例腹胀,1例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率为3.57%。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χ2=0.342 5(P=0.558 4),P>0.05。
中医学将紧张性头痛归于“脑风”“首风”“头风”“郁证”等范畴。临床关于此病的研究也较多[11-15]。《阴阳十一脉灸经》中记载:“钜阳臵(脉):……目内廉。是动则病:潼(肿),头痛,……。其所产病:头痛,耳聋,项痛……少阳臵(脉):……其所产病:头颈痛……”。《证治准绳》中记载:“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为二门,然一病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止不常,愈后遇触复发也。皆当验其邪所从来而治之。”《兰室秘藏》记载:“心烦头痛者,病在耳中,过在手巨阳少阴,乃湿热头痛也。气上不下,头痛巅疾者,下虚上实也,寒湿头痛也。” 紧张性头痛病机复杂。《医学入门》记载:“风邪一入……头即痛焉。是以头痛之症……风痛居多”。《脉因证治》记载:“伤风头痛,或半边偏痛……皆因风冷所吹,遇风冷则发”,指出风邪外侵为其主要病机。《类证治裁》记载:“肝阳上冒……震动髓海而致头痛”。《脉经·肝足厥阴经病证第一》记载:“足厥阴与少阳气逆……则头目痛”。均指出肝火与头痛密切相关。《诸病源候论》记载:“劳倦之人,脾胃虚弱……不能克消水浆……故为痰饮也”。痰浊内生,阻碍气机,清窍不利,故而头痛。瘀是头痛常见致病因素,气滞血瘀为紧张性头痛患者常见病因。故而治疗气滞血瘀证紧张性头痛当以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之法治疗。
芎芪化瘀止痛汤主要包括白芷、川芎、赤芍、黄芪、党参、当归、红花、桃仁、全蝎、石菖蒲、蜈蚣、甘草等中药,其中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生肌止痛;川芎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黄芪补气、止汗、利尿消肿;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当归润肠通便、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全蝎熄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石菖蒲理气、活血、去湿、散风、开窍;蜈蚣祛风、解痉、解毒;甘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共奏活血化瘀、疏经通络、止痛等功效,可较好改善患者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