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的需要与社会生产理论探析

2021-07-12 15:09朱解放
消费导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自然性存在物本性

朱解放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财务与经济管理系

人的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1]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内在动力,就在于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正是这种需要推动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因此,充分发展人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力量,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项特别迫切的任务。社会主义制度的特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的需要,具有前所未有的全面性、丰富性和不断高涨性。

一、人的需要本性与能动本性

(一)人的需要本性与能动本性的规定

人的需要本性就是指人受自然和社会制约的特性。人必须依靠自然界提供的物质满足自身的需要才能生活,人的需要和行为都要受外界的制约。没有需要的人是不存在的,任何个人的行为本质上总是同他的需要相联系的。人的能动本性就是指人具有制造与利用工具的能力,能通过实践活动,有目的地改造自然、改造环境的特性。正是这一点,构成了人与动物消极地适应自然的根本区别。

(二)人的需要本性与能动本性的统一

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力和生命力,是有能动本性的存在物,这些天然就有的要素,存在于人的身体内部。同时,人作为自然的和肉体的存在物,和其他动物一样,是具有需要本性的。能动本性离不开需要本性,需要本性也离不开能动本性,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作为具有需要本性的存在物,人要吃、要穿、要靠自然界生活,“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2]而作为具有能动本性的存在物,人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或欲望。

(三)人的需要本性与能动本性不是孤立并存的两种属性

人的需要本性不仅有自身的天然需要,而且有实践活动中发展出来的需要,以及进行创造性活动的需要。同时,人的能动本性又是以人的需要本性为依托的,并且始终渗透着需要本性。人的能动活动要实现,若没有满足自身需要作为内在动力,这种活动也是无法实现的。正如马克思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3]

二、人的需要与社会生产的关系

(一)社会生产决定着人的需要。

作为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4]人的需要的对象、范围、广度和深度是由生产来决定的,新的产品和新的材料会带来新的需要。“生产不仅为需要提供材料,而且它也为材料提供需要。”[5]也就是说,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生产本身就创造需要。”[6]“需要也同产品和各种劳动技能一样,是能生产出来的。”[7]同时,满足需要的方式,也是由生产决定的。

(二)人的需要决定着社会生产

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内在动力,在于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而要从事各种各样的有用劳动。正是人的需要,才创造出生产观念上的内在动力,作为一种内在的动力推动着人类从事生产实践活动。也正是人的需要,创造出作为实践观念形态上的生产对象,促使人们在观念上构造和设计出生产的对象。因此,人的需要是生产的前提,“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8]

(三)人的需要决定着产业结构

各个劳动部门的分工取决于人的需要,整个社会经济体系的建立也取决于人的需要体系。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两大生产部类的划分,实质上都是以人的需要的内在尺度作为划分标准的。同时,人的需要的体系决定着社会生产的体系,需要体系的结构决定着社会的产业结构。凡是符合人的需要的产业结构,生产的商品也能够顺利实现,私人劳动也能够顺利转化为社会劳动。反之,则相反。

(四)人的需要推动着社会生产的发展

马克思指出:“机器劳动这一革命因素是直接由于需求超过了用以前的生产手段来满足这种需要的可能性而引起的。”[9]一旦供给唤起了某种巨大的普遍的社会需要,就会比一大批企业投产更有力地推动生产的发展。新的需要会推动生产工艺的更新以及劳动对象的扩大,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动整个社会生产的发展。

(五)生产和需要也会造成两者脱节的矛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和需要往往会出现两者脱节的现象。一方面,某种需要赶不上生产发展的规模,因而造成生产的过剩。另一方面,有支付能力的社会需要增长超过了生产的增长,形成商品的供不应求,引起物价上涨。当然,这种脱节的现象是暂时的,可通过社会自身的调节来解决这种矛盾。

三、人的需要的基本特征

(一)人的需要的自然性

人的最简单、最基本的需要是天然形成的,与动物的自然需要有直接的血缘联系。马克思认为,人永远不可能完全脱离自然界的制约,“人来源与动物界这一点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和人性上的差异。”[10]同时,马克思还认为,动物式本能性的自然需要固然是形成人的需要的基础,但不能把人的需要仅仅归结于此。

(二)人的需要的社会性

人的需要又渗透着社会性,它是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的。当人通过劳动实践活动来满足自己的动物性的生存需要时,同时也就创造出了一种不同于动物性的社会性需要。作为人性的需要具有双重属性:一是人身体中动物本能式的自然需要;二是“历史上发展起来的社会需要。”[11]这两种属性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的社会性需要越来越上升到主导地位,渗透到自然性需要中去,成为人的需要的本质方面。于是,人的自然需要发生了质的变化,带上了社会性的鲜明特色,从根本上高于动物性的自然需要。也就是说,人的自然需要,已经“不是纯粹的自然需要,而是历史上随着一定的文化水平而发生变化的自然需要。”[12]

(三)人的需要的历史性

人的需要的历史性是随着劳动实践活动的更新而不断更新的,是与社会文明程度同步发展的。需要的质和量都是历史的产物,是具体地、历史地发展着的。“需要有很大的伸缩性和变动性,它的固定性是一种假象。”[13]推动人的需要不断更新的动力,主要来自人的劳动和实践活动。在劳动和实践活动中,不仅改变着人类生存的客观条件,而且改变着劳动者自身,它造成了人的新型需要。正如马克思指出:“需要的范围,和满足这些需要的方式一样,本身是历史的产物,因此多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14]

(四)人的需要的差异性

任何一个国家和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时期,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都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在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不能企图为人的需要规定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关注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中的人的需要的特殊性,关注整个人类需要表现的个体差异。

四、人的需要的多层次体系

(一)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自然性需要是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自然形成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而创造出来的需要。从形成的角度看,人的自然性需要是社会性需要的历史前提,社会性需要则是自然性需要的进一步升华。从结构的角度来看,自然性需要固然是社会性需要形成的基础,但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社会性需要已占主导地位,并且已经渗透到自然需要中去且改变了人的自然需要。从发展的角度看,社会需要将日趋成为人的需要的主导方面。

(二)对象性需要与活动性需要

对象性需要是人作为需要本性存在物,对物质生活资料客观对象的需要。活动性需要是人作为能动本性的存在物,对实现自己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实践活动的需要。活动性需要集中体现了人的需要的本质特征。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的需要源于动物的需要,但又根本不同于动物的需要。动物把生存需要作为最高需要,而人的生存需要仅仅是自身需要的基本前提,活动的需要才是更高的本质需要。从结构的角度看,对象性需要和活动性需要是相互依存、相互推动、共同发展的。正是由于对象性需要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作为一种内驱力推动人们去从事各种实践活动,从而发展了活动性需要;而活动性需要也离不开活动对象性需要,否则,活动性需要就无法开展。从发展的角度看,活动性需要越来越趋向于主导地位。

(三)物质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

物质性需要是人们对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和享受物质财富的需要。精神性需要是人们对从事精神生产活动和享受精神财富的需要。从形成的角度看,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是同时形成并发展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物质需要是人类活动的重心,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精神需要也逐渐成为人的需要的主要内容之一。从结构的角度看,物质需要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需要,因为人们首先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然后才有可能从事社会、政治、文化、艺术等活动。精神需要必须以一定的物质需要为基础,并且贯穿到物质生产活动中去,成为物质需要的内在动力和能动源泉。从发展的角度看,人的物质需要固然永远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但可能退居历史舞台的次要地位,精神需要将日趋成为人们需要的主要目标。

五、人的需要与社会主义

(一)满足人的需要是社会主义一项特别迫切的任务

社会主义的前提是不断满足工人阶级的生活需要,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科学命题,这一命题深刻体现和反映了人的需要同社会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生产力水平落后和文明状态低下的社会条件下,是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国家的。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人的需要也处于十分不发达的状态,这一特征决定了发展人的需要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项特别迫切的任务。

(二)充分发展人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力量

马克思指出:“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某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某种新的生产对象具有何等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充实。”[15]党和国家始终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作为社会主义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同时,把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根本任务。这就把人的需要问题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甚至对社会主义来说是生命攸关的地位。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的本质特性仍然是追求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物质精神利益。这种需要、欲望和动机,并不会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而消失,相反,却更加强化了。因为从理论上说,人民有了充分满足自己各种需要的可能性。正是这种劳动者的本性,构成了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以及生产关系不断完善的内在动力。

(三)人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人的需要与社会生产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推动和共同发展的紧密关系。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是整个经济活动的起点和居于支配地位的因素,它决定着人们需要满足的状况。同时,人的需要又是产生新的要求、开辟广阔市场、促进商品生产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需要反过来又决定着生产。因此,应当坚决支持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的不断增长,千方百计地发展生产力来满足这种巨大的需要。

(四)人的需要的全面性、丰富性和不断高涨性

人的需要并不完全是主观的东西,相反,人的需要是一个合乎规律又合乎目的的自然过程,这一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显示出极大的特殊性。社会主义制度第一次使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劳动者的需要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全面性、丰富性和不断高涨性。两个文明的建设是满足人民两种需要的根本任务,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的需要发展的特殊规律。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的需要不是贫乏的、清一色的、单一层次的,而是充分展示出多结构、多层次、多要素的需要体系。同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需要不是僵死的模式,而是不断生长的常青之树。人的需要是不断高涨的,每一个现有需要的满足都会引起更多的新的需要,每一层次的需要的满足都可能升华出更高层次的需要。

(五)保证人的需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一是社会主义决不是抹煞人的七情六欲,压抑人的积极需要的禁欲主义。决不能把生产上的厉行节约、作风上的艰苦奋斗与节欲论、禁欲主义混为一谈。相反,社会主义却要尽可能满足人的广泛需要,提供更多的物质享受条件和精神享受条件。正是社会主义赋予人的需要以空前的丰富性从而使人的生命活动具有全新的充实感和更高的理想追求。二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主义和个人物质利益是两个有根本区别的概念。社会主义时期的个人物质利益是在维护集体利益的基础之上,靠自己劳动来满足个人的生活需要,它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因此,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和合理需要,是保证个人生产的积极性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途径。三是必须划清社会主义与平均主义的根本界限。平均主义和社会主义是格格不入的,是发展生产力的严重障碍。社会主义在本质上绝不可能要求所有人的需要都是平均的,相反,社会主义为个人需要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把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看成是绝对平等的同步富裕必然会导致共同贫穷、永远贫穷。只有鼓励一部分人在按劳分配的原则下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大家走向共同富裕,才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四是社会主义将摒弃一切愚昧的、落后的、腐朽的、过时的东西,摆脱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习惯势力,努力追求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人的需要将会得到更大的满足,人的价值观念将会朝着更高更新的方向演化,社会主义制度也将产生出巨大的感召力。

猜你喜欢
自然性存在物本性
最有思想的句子
保持本性方能异彩纷呈
从“福禄壶”看紫砂壶艺术的自然性与中国吉祥传统
伍尔芙小说的“真实与自然”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探析
“对象性存在”的三重规定性及其意义*
谈通俗唱法的真实性特征
论现象学时空的实践本性
本性最美
条件处理得当解法探出根源:以三角问题为例谈解题思路的自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