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化异化视角下拉丁舞术语的汉译

2021-07-12 07:25
大众文艺 2021年2期
关键词:喻体拉丁舞方位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宁波 315300)

一、引言

拉丁舞起源于古巴,由多个舞种组成,拉丁舞术语主要是由英语国家传播到中国。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往来密切,拉丁舞也成为体育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拉丁舞中的大部分专业术语让中国读者难以理解,在学习拉丁舞时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为了降低这种学习难度,翻译从业者常以归化理论为依据指导自己的翻译实践,让拉丁舞术语更好地在中国使用,为中国的舞蹈爱好者所接受。本文将结合归化异化理论,将拉丁舞术语分为三类进行案例分析,使拉丁舞在中国得以规范地传播,克服在学习拉丁舞时出现重重困难。

二、理论基础

本文认为归化异化是相当适合讨论拉丁舞术语翻译问题的理论,同时本文将结合三种类别中的具体例子进行分析并尝试翻译典型的拉丁舞术语,以期为拉丁舞术语的翻译工作提供借鉴,为拉丁舞文化的传播提供助力。归化和异化理论是先由德国哲学家和翻译理论学家施莱尔马赫提出,后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将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韦努蒂认为归化即“在翻译过程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陌生感的翻译策略”。也就是说,归化更注重以目标语为归宿,为适应读者的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需要一定程度上牺牲源语所具有的文化形式和内容,采用更容易让读者理解的方式进行翻译,在译文自然流畅的同时,让读者获取更准确的信息。韦努蒂认为异化即“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或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故意打破目标语常规的翻译”。异化尊重源语文化,顺应源语的表达方式,译者需要将源语的文化精神渗透到翻译中,让读者得到“原汁原味”的信息。

三、前人研究

戴引利(2016)提到拉丁舞术语翻译的研究是体育舞蹈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拉丁舞术语词典目前还没有出现,但在前人研究的体育舞蹈词典里对拉丁舞术语会有所涉及,还提到拉丁舞术语的翻译过程既要考虑到保留西方源语的文化特色,又要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来践行拉丁舞在我国的推广。如今,我们需要通过在其他领域的术语翻译研究中获取对拉丁舞汉译有帮助的信息。高圆圆(2012)对比了摩登舞动作术语的新旧汉译版本,指出摩登舞和拉丁舞有大量的相似动作术语,因此可以作为借鉴。此外,刘韬光(2012)指出武术是中华文化中最为重要的标识,需要通过国际语言向世界传播。他对各类武术术语的差别进行了梳理,依据归化异化理论,采用了音译、直译等方法,对武术术语的翻译进行了系统的整合。余傲男(2019)在武术领域都有对动作术语翻译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认为武术术语的规范翻译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国的广泛传播。上述研究对拉丁舞动作术语的汉译研究提供了理论思路和实践支持。

拉丁舞术语的翻译实践,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进行操作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前人在术语翻译的研究中大部分采用的是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和费米尔·诺德的目的论。但也有学者从归化异化角度対体育舞蹈术语进行了研究分析,对这一领域的翻译问题进行了探索。佘丹和陈南生(2007)强调武术术语展现的是民族文化。同理,拉丁舞术语翻译也应遵循这一点,要综合考虑社会文化因素,以及拉丁舞本身的技术性可能对翻译的影响。

四、拉丁舞术语翻译的分类

(一)仅含喻体式

在这个类别中,大多数拉丁舞术语是以单词的形式出现的,如plait、whip等,这些术语本身包含一定的象形意义。在翻译成拉丁舞术语时,常依据归化理论,保留这些术语中已存在的喻体,再运用增译法,来展示该术语所代表的拉丁舞动作。通过这样的翻译方式,做到了顺应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和阅读方式,更容易被读者接受,有利于对拉丁舞的认识和学习。如在《牛津英汉双解词典》中,plait作为名词时英文释义为“a long piece of something,especially hair, tha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and twisted together”,中文释义为“辫状物,辫子”。在拉丁舞中,plait指的是一种舞步的名称。为了让读者对该术语意思一目了然,在归化理论视角下,保留“辫子”这一喻体,再结合增译法,译为“辫子步”即可。采用这种翻译方式,将该拉丁舞动作具有的特征简洁明确的展示给了读者,大大降低了读者的理解难度,即plait这个舞步如同编好的麻花辫一般,让人眼花缭乱。但若从异化角度进行翻译,如译文“卷习步”,只关注了舞步的跳法,并不能简明直观地让读者明白拉丁舞术语的特征,增大了今后的学习难度。

如whip(鞭打步),保留了“鞭”这一喻体;attack(攻击步)保留了“攻击”这一喻体。这些例子的译文中都以归化理论为依据,保留了已存在的喻体成分,采用更容易让读者理解的方式进行翻译。

(二)仅含方位式

在这一类别中,主要论述拉丁舞术语中对方位词的翻译。拉丁舞中存在不同状态的动作,这些动作的主要区别之一是方位的不同。有些动作几乎是静态完成,有些则特别指出了行进的方向。为了区别这两种状态的拉丁舞动作,在翻译时依据了归化理论,对含有方位概念的词加以阐述。如stationary samba walk中对stationary一词的解释,在《牛津英汉双解词典》中的英文释义为 “not moving; not intended to be moved”。中国人将其理解为“原地的”或“静止的”。“静止”表示一种状态,与该舞步的动态效果有冲突;“原地”有一定的方向概念,且与舞蹈的动态情形相符合。在Walter Larid的书中提到,有一种桑巴步是几乎没有移动的,即在原地完成的桑巴步,但不代表该动作是静止的。因此stationary samba walk的最终译文为原地桑巴步,着重表现出了该桑巴步的方位特点。在归化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方位词的翻译进行重点分析,让读者对拉丁舞术语有更清楚的认识,深刻地意识到拉丁舞动作中方位概念的重要性,避免造成理解上的偏差,也便于今后对拉丁舞动作的学习。

另外,在含有方位式的术语中,方位词经常存在于一些短语式术语中。也就是说,方位词仅仅为该动作加上了一定的方向性,对于整个拉丁舞术语来说还需要采取音译或直译的方式进行翻译。如上述案例中的samba音译为“桑巴”,walk直译为“步”;lateral walk(侧步)中lateral译为了“侧向”,代表该舞步的方向性,walk直译为“步”。

(三)含方位—喻体混合式

在这一类别的术语中,综合了上述两方面的特征,即术语中既含有喻体成分,又带有方位概念。在翻译时结合了前两种类别的翻译方式,完整地将术语含义表达出来。还注意到有些术语作英文单词的意思和在拉丁舞中的意思是不相同的,如接下来要讨论的natural和promenade,对他们作为拉丁舞术语的翻译不能只追求表面含义。同样依据归化理论,将术语代表拉丁舞特征的意义进行充分的阐述。如natural top在拉丁舞中被译为“右陀螺转”,它指的是一种旋转方式。在《牛津英汉双解词典》中,top作名词时有“陀螺”的意思,natural为“自然的”的意思。那么在上面的译文中,保留了“陀螺”这一喻体,并运用增译法来表现其旋转特征,译为“陀螺转”。Natural则表示该动作的方位特征,在拉丁舞中,自然的转动方向一般都指顺时针方向的转动或向右转,所以natural译为“右”最为合适。以Natural top为例的方位-喻体混合式术语中既存在含有方位意义的词,又存在喻体,在翻译时进行一一对应的分析,在归化理论的视角下,对拉丁舞术语中的方向和动作特征都加以描述,让读者对这类术语有明确的方向概念和形象概念。

若依据异化理论进行翻译,只突出源语的表面特征,会导致读者产生语义混淆,并对术语概念的理解不够准确。如natural top的另外一个译文“自然陀螺”,就是按照语言结构进行的字面翻译,虽然表现了“陀螺”这一特征,但不能说明其旋转特点,对“natural”一词代表的方位意义解释模糊,给拉丁舞学习者造成了理论知识上的困扰,不利于今后的学习。

又如在拉丁舞术语中promenade link的译文为“侧行连接步”。Link一词依据归化理论,保留了“连接”这一喻体,promenade则依据郝锦亮的《拉丁舞伦巴基本动作及其技术分析》中对该词有舞蹈方面的解释“(in a country dancing) a movement resembling a march made by couples in formation”,指乡村舞蹈中齐步进行(两个舞者面对面双手相握一起向前进),有“列队行进”和“侧行并进”两个译文。事实上,两个舞者总体上是向侧面方向进行的,所以应依据归化理论,为了突出术语中的方向概念,“侧行并进”为最合适的译文。通过这种翻译方式,让读者在面对方位-喻体混合式的术语时能够用正确的方式理解其含义,对拉丁舞的内涵有更加丰富的认识。

五、结语

随着拉丁舞的国际地位的上升,翻译拉丁舞术语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本文通过对拉丁舞术语进行分类,并从归化的角度,对已有译文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展示出归化异化理论对拉丁舞术语的翻译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翻译成中文的过程中,能够被中国的读者和拉丁舞学习者所接受,为拉丁舞在中国的传播贡献绵薄之力。同时,对其他领域的体育舞蹈术语翻译起到助力,将体育舞蹈行业发展壮大。

猜你喜欢
喻体拉丁舞方位
怎样辨析比喻和拟人
一起来学拉丁舞
孙老师的拉丁舞裙
试析杭州方言词中的喻体
拉丁舞,让我欢喜让我忧
Word Fun
喜马拉雅
练思维:看图学方位
英语中的明
方位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