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春琴
摘 要: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教学和管理中都给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和有效的帮助,促进学生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是一种比较特别的内容,能够从多个角度反映历史,这些对于当代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学习资源,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古诗教学的价值,将其与文化德育有机整合,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文化德育;融合研究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成长需要。古诗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知识,能够体现出历史各个阶段、我国各个区域内的人文和地理文化等,更能够体现出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这些古诗中的内容对于学生的教育和成长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更能为学生的终身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一定要认识到两者结合的重要性,不断地研究,采取有效的途径来实现教育目标。
一、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与文化德育融合的依据及重要价值
(一)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与文化德育的融合依据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和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这些恰好都是当代小学生非常需要学习的内容。在新课程标准全面实施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态度,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这些内容如果单纯依靠讲解,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教师可以在古诗教学的同时融入文化德育,让文化德育变得更加具有灵活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下接受熏陶,这对于学生来说更容易接受。
(二)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与文化德育融合的重要价值
首先,将古诗教学与文化德育融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古诗教学和文化德育无论哪一项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都比较枯燥,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关注。如果教师能够将两者以比较有趣的形式融合到一起,那么学生在学习古诗或者接受文化德育的过程中就能够接受更加新鲜的理念和丰富的内容,这既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征,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又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其多样化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与文化德育融合不仅是一种有效途径,同时两者彼此之间能够互相依托,互为彼此的教学素材和教学形式,让古诗教学和文化德育都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实效性。
其次,将古诗教学与文化德育融合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仅局限于文化水平上,更加看重道德素养和综合能力。因此,将两者有效融合既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水平,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更能够通过对古诗内容的学习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对我国的发展和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产生更加深刻的感悟,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以及道德素养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和文化德育的现状
(一)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现状
主要的问题有两点:一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够创新和多元,教师由于多年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真正接受。这就导致教师还是会不自觉地以“自我意识”为主要形式进行授课,学生能够表达自主想法的机会较少,久而久之,学生便不会再愿意去主动思考,导致学生的思维被束缚住,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挖掘。而且因为教师的教学任务较重,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节奏就必然会加快,部分学生跟不上进度,对于古诗内容和内涵的理解不够透彻,无法真正在古诗学习中获得更全面的收获。有些学生只是背诵古诗,却没有真正理解古诗想要传递的信息和观念。
(二)文化德育现状
当前小学教师对文化德育的认知有所偏差,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基本能够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并且逐渐提高了对于德育的重视程度,德育工作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德育的方式不应该只有一种,德育虽然强调对学生的品行进行培养,但是与文化教学并不冲突,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从文化教学领域中挖掘德育内容,将两者有效融合,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开展德育,实现文化德育的目标。可是当前教师对这一点的认知比较浅显,缺少行之有效的方式,这一点仍旧需要教师不断努力和研究。
三、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与文化德育的融合策略
(一)带领学生寻找诗的灵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与文化德育融合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要正确寻找古诗的灵魂,也就是说要明确此首古诗的主题,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和价值观念,明确之后再围绕主题设计系列教学活动,以达到教学目标。小学生的古诗积累量不是非常多,因此教师需要寻找一些学生熟悉,并且符合德育核心的古诗来进行分析,让学生真正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接受德育的熏陶,达到文化德育的目的。比如针对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从古诗中挖掘适合该年龄段学生的“德”,如将文明礼仪、爱国立志、热爱和平、诚实守信等方面作为文化德育建设的主要内容,同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入生活,在生活中实际感受,让学生在接受德育熏陶的同时热爱上传统文化。
例如,在《示儿》这首古诗的教学中,教师就要挖掘“爱国”这一可用于文化德育的优秀素材,此首古诗是诗人陆游的绝笔,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又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来深入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明白今天幸福生活有多么来之不易。为了达到更好的文化德育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呈现几段关于当时社会背景的视频,让学生学会感恩和珍惜,弘扬先人优秀的品质精神,规范自己的言语和行为。
(二)引导学生走进诗的意境
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常见的步骤是释义—理解—诵读,那么如何保证这三个步骤能够发挥良好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走进诗中所描绘的意境,是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古诗的创作背景特殊、语言精练、意境深远,往往蕴涵着引人深思的道理,学生学习古诗对其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也由于古诗的特殊性,导致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诗中描绘的意境,身臨其境地感受、理解古诗的情感内涵,从而达成文化德育的目标。
首先,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先不要着急要求学生熟读古诗,可以从带领学生欣赏古诗做起,让学生对古诗的本质和特点有初步的了解,比如学生需要认知古诗的平仄,学习读、唱、吟等古诗的表现方式,为今后感受古诗意境、理解古诗情感奠定基础。教师需要运用各种有趣的方式带领学生一遍遍地诵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语言美,从而逐渐深化到意境美。
例如,在《长相思》这首词中,上片描写跋涉行军与途中驻扎,夹杂着颇多无奈情绪;下片叙述夜晚风雪交加,搅碎了乡梦,倍觉惆怅。全词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这其中的意境和情感学生很难直接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再搭配音乐来渲染气氛,让学生以多种方式反复诵读,如此身临其境,学生会自然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缩短与古诗之间的距离。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保障了文化德育的效果。
其次,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准确的认知,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能够自由表达想法,展示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快乐和舒适。教师要将此作为教学理念去坚持和努力,并且通过不断的研究实现优化和完善。学生在课堂上的任何问题都要受到教师的尊重,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因为学生敢于质疑说明他在认真思考,并且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语文逻辑思维,教师要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让其能够享受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无论是对于语文古诗教学还是文化德育质量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帮助。
(三)努力润色古诗中的内涵素养
想要实现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和文化德育有效融合的目标,教师要知道课堂上的教学只是起点,真正想让学生得到高质量的提升,必须从多个方面共同努力。教师和学校应该让学生在一个充满诗意氛围的校园内学习和成长,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力量,营造良好的校園氛围。学校应该在学校外、走廊和班级内的适当位置张贴能够反映各种德育内容的古诗词内容,同时还可以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包括诵读比赛、书法比赛、主题班会等,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感受和理解古诗中的德育内容,在增强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将这些德育内容渗透于学生的内心。
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德育古诗词诵读活动”,让学生自行准备,选择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含有德育内容的古诗,并且自己准备配乐、道具等进行表演,在诵读后要简要说明此首古诗表达的意境和传达的情感,以及哪一点德育内容打动了自己,向全校师生进行汇报。通过这种活动形式将更多的优秀古诗词传达给别人,让文化德育遍布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综上所述,在当前教育中,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与文化德育之间融合的重要性,并且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以科学的途径实现这一目标,推进文化教学和素质教育的双重进步。
参考文献:
[1]区沛娟.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与文化德育的融合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9(5):268.
[2]陈亚男.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法的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8(30).
[3]郑秀琴.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法的探究[J]. 当代教研论丛,2019(10):66.
[4]刘庆宝.传承文化,素质教育:浅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思考[J].中华辞赋,2019(6):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