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观”视角下关于《蝉》的多次教学实践

2021-07-11 11:06沈岚
文理导航 2021年13期
关键词:方法探究

沈岚

【摘 要】大语文观,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本文立足《蝉》的教学,从单纯的读“节选”到读“选文”最后拓宽为读“整本”的多次教学实践修正中,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求知欲,践行“大语文观”视角下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探索。

【关键词】大语文观;整本书阅读;方法探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就语文教学来说,读整本书和语文教学的目标一脉相承的,读整本的书能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语文能力。而运用怎样的方法开展整本书阅读,需要我们思考。

一、预设——授课生成问题

(一)预设过于理想化

什么是“科学小品文”?它也称知识小品文或文艺性说明文,就是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它最大的特点是科学性和生动性。

就《蝉》这篇课文来说,我设想是立足在这一定义上,同时课文是节选,所以先以一段五分钟的视频开始导入。视频是以“美国17年蝉的一生”为内容,整个的内容构成是跟课文节选内容相符合的,从蝉爬出地穴,最后又爬回地穴的一个过程,希望学生通过视频的观看能够完成关于蝉的一个生命简史的图表,从而对整个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然后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预设第二个环节“语言分析”,希望学生通过分析蝉这篇文章的语言来体会科学小品文的科学性、生动性两个特点。

(二)授课碰壁现实化

第一是因为本身这篇课文它是属于节选,法布尔《昆虫记》这部书中关于《蝉》的内容有四个部分,而课本只节选了其中的两个部分,所以学生在看文章的时候,其实是非常割裂的。其次就是《昆虫记》是八年级上册的必读书目,但是内容很多,很具有科学性,学生对于书的内容以及作者并不了解。最终导致的后果就是即便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来看视频并完成生命简史图表时,学生依然无从入手,他们找不到关键点。

第二是整堂课的时间安排非常混乱。视频已经有五分钟的时间了,而学生在填图表时又用了将近十分钟的时间,并且图表也没有很好的完成,这就导致了整个课堂用了二十分钟来完成比较简单的内容,而后面的关于语言分析环节就无法施展。

第三是对于语言环节的运用,希望学生借此能够对自身语言赏析能力有一定的提升,而正式实施时却发现了很多弊端。如对于“科学性语言”的赏析,简单来说就是“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的运用,学生找起来还是很便捷的。但是就“生动性语言”方面的赏析,学生就碰壁了。首先找起来没有科学性语言好找,而且即便找到也都是“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语句,没有更深入的去分析语言的生动性。

二、思考——实践修正问题

(一)课堂引发启示

以“走进鲁迅的童年”作为《朝花夕拾》导读的主题之一,将整个课堂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拾花:知书知人”;二是“赏花:说童趣”;三是“寻花:议理趣”;四是“传花:写推荐语”,又借助三张表格:“《朝花夕拾》写作时间表”、“对童年趣事的温馨回忆”、“对现实世界的理性批判”将整本书的主要内容呈现出来,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关于作家作品的一些思考。

听完这课之后我突然发现“以作家为专题”的整本书阅读方式是张老师这堂课的特色,而我《蝉》课文教学中却欠缺特色。于是我私下向张老师请教,希望借此能够有所转变。

(二)建议碰撞创新

张老师给我的建议非常中肯,她首先针对学生对课文不熟悉的这个问题,提醒设计预学案提前下发给学生,对学生的预习要有一定的指导,这样才能够让他们更好的预习课文。当然,预学案的设计其实不是纯粹的把你课堂的设计环节提前给学生,而是应该有的放矢的将学生所欠缺的部分通过预习案的方式给予学生弥补,从而来完善预习的环节。

其次是关于课堂上各环节的取舍问题,不能因为老师特别喜欢某一个环节,就一定要呈现给学生,可能此环節对于整个课堂来说是没有多大作用的。就比如说那个五分钟的视频时间是否过长,对于整个课堂教学来说,又起到什么作用呢?如果没有,是否应该去掉,或者是换一种方式呈现呢?

最后是就本课主题来谈,如果仅仅以科学小品文作为本课教授的重点的话,对于整堂课而言,是否太过单薄?有没有想过以“整文阅读”甚至“整本书阅读”来把握新的主题呢?同时张老师还提醒我关于作家法布尔,难道仅仅只是涉及一点点作者简介吗?没有别的内容可以呈现出来吗?

(三)思辨下的修正

首先明确了本课教学的两个主题一是掌握科学小品文的基本特点,体会运用文艺性手法。二是学习法布尔细致观察的科学精神,领悟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热爱这一主题。

其次将课文环节分为四个部分,即“知物:生命简史”、“识文1:科学精神”、“识文2:诗意语言”、“悟理:尊重生命”。整堂课运用“合作探究法、情境渲染法、诵读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在授课中以作者简介加照片的形式导入课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起他们对《昆虫记》的阅读兴趣。

三、拓展——延伸反思问题

(一)阅读现状之思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首批语文特级教师张孝纯老师就提出“一体两翼”教学结构。主张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与非智力素质结合起来,把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能动的、网络式的和强有力的培养训练。“大语文观”逐渐深入人心。在此观点下的“大阅读”要求我们“以语文核心素养提高为目标、以方法指导为重点、以课内外结合为途径。”所以就《蝉》这篇课文而言,“整部书阅读”将是本节课的最终引导方向。

(二)兴趣激发之本

以《蝉》这篇课文为例,我的导入语是这样的:“有这样一个人,他幼时家贫,靠自学成才,31岁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有这样一个人,他耗费一生的光阴研究昆虫,与之为友,与之为伴;有这样一个人,他用32年的时间为昆虫写出一部共10卷的不朽巨著,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他是谁?他就是被誉为‘昆虫诗人的法国著名科学家法布尔——《昆虫记》的作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昆虫记》中的一篇《蝉》。”以一个排比的句式,将法布尔介绍给同学们的同时,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对文章、对作者、对著作产生极大的好奇心。这将引导他们对感兴趣的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与看法,再依托课内外共读来有机的讨论。甚至可以结合课内语文专业知识的学习,进而走出课堂,去观察大自然,用自己观察的所见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

(三)学法授予之基

如张老师的那堂《朝花夕拾》就是以作家鲁迅及其作品为主线。这其实也要求我们不仅要阅读作家本人的代表作品,还要读与该作家有关的一些评价、生平传记等等。《蝉》的授课就是由此启发,从而催生以作家法布尔人物传记以及对他的评价贯穿整堂课。如在《蝉》授课时,从“知物环节”到“识文环节”我是以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称法布尔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为过渡语,启发学生思考什么是“难以效法”?从而引导他们理解“观察细致、科学严谨、方法独特”。这就让学生在分析文章科学性语言上有针对性的入手,不打无准备的仗。

可以说我们应该要打破以往封闭式的格局,着眼整体语文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德、智、体诸育的和谐与统一”。知识、智力、能力是个统一体,不容割裂,建立学生自主探究模式。如在“识文2:诗意语言”环节上,我设计了看视频填空的问题,让学生仔细观察“蜕壳”片段并填写下面一段文字“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总的过程大概要半小时。(黑色加粗词去掉让学生自己填空)” 再出示原文,让学生比较优劣。可以说视频的观看能够锻炼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而填词又是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提升,最后的对比恰恰能够引导学生理解揣摩作者法布尔被称之为“科学界的诗人”是多么的当之无愧。这一切都是为了“诗意语言”环节的展开服务,从而让学生在课文中能找到更多的事例来体会。

(四)自读体验之魂

为了学习更加贴近学生,我们可根据实际需要和时代热点设计更符合青少年心理,更具有趣味性、更具有生活化和时代气息的学习方式。如現今社会学习上流行“思维导图”模式,《昆虫记》作为一部鸿篇巨著非常适合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对文章进行归纳整理。或是以各类昆虫划分,或是以观察的角度来划分,都有利于学生对整本书的把握。所以在这课后的自读体验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师生的合作态度,都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积极的为解决问题去搜索信息和整理资料,根据课内外材料来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将我们语文知识和能力进行综合运用,这就是我们现阶段想要追求的语文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2]樊玉仙等编.考进实验班:初中语文[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3]袁凤成.培养学生有效的阅读能力[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

[4]白秀海.重提大语文教学观[J].空中英语教室(社会科学版),2011.

[5]温儒敏.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从“吕叔湘之问”说起[G].课程·教材·教法,2016.

猜你喜欢
方法探究
小学体育足球训练的问题与对策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小学语文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浅谈成本会计中费用分配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