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教学的高效探究策略

2021-07-11 22:45季俊泉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课堂策略小学科学

季俊泉

【摘 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依托教材,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机会,有计划、有条理地推进高效探究。本文根据实践,提出要做好课前准备,发掘教学内容,定位探究环节,基于学情,让探究更加深入;注重实践操作,立足认知规律,让探究扎实有效。

【关键词】小学科学 高效探究 课堂策略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基础性的学科,为学生提供认识社会和自然的重要契机。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秉承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给学生提供课堂探究的时间和机会,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其探究能力。然而在实践中,有一些教师由于缺乏经验,课堂没有内容目标和方向,只是象征性走完规定的四十分钟,不能有效引领学生进行探究,从而将课堂导向无效学习,看似在做科学探究实则是在浪费时间。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课前准备不足,不能充分发掘教学内容,课堂中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二是对学生的学情不了解,选择的内容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三是缺乏课堂实践,学生只会听不会做,不能培养学生课堂探究的能力;四是课堂环节紊乱,学生不知道从何入手,无法深入探究。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科学课堂实现高效探究呢?笔者认为这需要教师制订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发掘教材内容,确立探究目标

对于小学科学教学来说,教师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这其中包括两个方面:其一,要认真研读教材内容,抓住教材中的重难点,了解学生的已有学情,了解学生的认知差异,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精准确立课堂探究的关键环节,挖掘适当的探究内容。其二,要准备好相关的硬件材料,这其中有教学课件的制作,有各种实验器材,还有学生有可能要用到的物品和器具等。显然只有教师做足了准备,才能够确定全面的课堂探究目标,实施有效的探究环节,从而让课堂探究实现高效性。

比如,在教学“塑料”这一相关内容时,有教师根据教材确定了目标和探究环节,精心制作了课件,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了塑料制品的污染问题,但是这些内容上完之后,这节课没有结束。教师只好让学生再次按照污染问题进行研究,学生一片茫然,课堂陷入了低效的境地。而另一位教师则将相关的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理解,找准了让学生课堂探究的目标,并由此设计了具体的探究环节,在课堂之初对学生进行了简单的塑料制品的介绍后,就提出了问题:塑料制品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东西,人们为什么如此依赖塑料制品呢?我们今天要探讨一下塑料制品到底有什么魔力以及有什么主要的特点。由此,教师引导学生从塑料制品在生活中获得广泛应用的主要特点展开探究,学生分别从塑料制品的强度、硬度、耐磨度、便携度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究,与此同时又加强了和生活中其他的金属制品、纸制品等展开比较,加深了对塑料制品价值的理解。

通过对两位教师课堂探究活动的对比,可以发现,第一位教师课前准备并不充分,只是对塑料制品的概念性认知进行了引导,并没有设立探究目标,无法让学生积极投入探究过程;而第二位教师在课前做足了充分的准备,确立了切合学生认知需求的探究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探究,从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可见,要实现课堂探究的高效性,就需要教师深入發掘教材内容,这是课堂探究必不可少的核心环节。

二、基于原始学情,实现探究自主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进入科学课堂之前,都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原始经验,此时就需要教师将着力点聚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也就是说,要从学生的原始学情入手,调查学生在科学认知上的原始储备,并根据学生的已有学情设计出契合学生认知基础的教学探究流程。

比如,在教学《小车的运动》这一内容时,按照通常的教学重点,大部分教师都将“小车运动的快慢受什么影响”作为课堂探究的主要环节。教师甲让学生在课堂上重点探究拉力和承重是否会影响小车运动的快慢。学生立刻在课堂上展开探究活动,忙得不亦乐乎。但这样的探究并不是高效的,因为对于学生来说,在日常生活认知经验中已经积累了相关的经验,凭借已有的能力就能够推理出结果。教师乙则从学生当前学情和认知入手,给学生提出了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假设之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接下来要探究和研究的问题,学生根据小组的情况自行研究探究的内容和方向,这样学生的参与度获得了极大的提升,课堂探究气氛热烈。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乙尊重了学生的原始认知,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让学生基于自己的理解和自身的科学认知储备展开课堂实践探究,实现了课堂探究的自主性、高效性。

三、注重实践操作,提升探究潜能

在小学科学学科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活动性和实践性。活动性能够让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动脑的操作实践过程,增强实践能力,对所学的科学知识有所内化,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实践性则要求学生从日常生活出发,将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去解决比较实际简单的生活问题。教师需要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充分提升探究潜能。

比如,在教学《设计制作小赛车》这一内容时,笔者给学生准备了一部分材料,也让学生自己选择了需要的材料,然后让学生提出自己在操作中的疑问,教师进行示范操作,在此基础上,学生展开独立操作设计。这是课堂探究环节的主要部分,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逐渐掌握方法,而且能够从教师的答疑解惑中获得指点,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小赛车的设计制作,课堂教学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课堂探究和动手操作能力都获得了提升,为以后在科学课堂学习中的实践探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然,教师在进行实践操作之前,一定要制订详细的探究活动计划以及流程,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为课堂探究增光添彩。

四、立足认知规律,深入探究层次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够从中获取科学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够在实践探究中获得思维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立足于学生的能力成长,不把知识直接告知于学生,而是让学生基于认知基础展开科学探究,层层深入,落到实处。

比如,在教学《淀粉与碘酒的变化》这一内容时,教师根据教材,精心选择了白馒头、碘酒、培养器皿等器具和实验材料,让学生进行实验。教师为了让学生层层感知淀粉与碘酒的变化,先让学生将碘酒涂抹在手指肚上,通过触觉深入感知,对碘酒进行观察,建立初步的认识。接着再让学生用涂有碘酒的手指肚触碰白馒头,让学生感受整个过程中馒头的颜色的变化。最后再让学生将碘酒直接滴在白馒头上,仔细观察和体会白馒头颜色变化的速度和变化。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整个过程,学生在扎扎实实、稳扎稳打的探究中,深入科学知识之中,对科学获得了深刻的认知。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研究教材,把握学生的学习前概念,设计有效的探究活动目标,基于学生的原始学情,让学生展开自主探究,注重课堂操作实践,立足学生的认知规律,让课堂探究层层深入,步步为营。笔者相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稳扎稳打,严格做到了这几个方面,一定能够让课堂探究实现高效性,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徐敬标. 小学科学教学渗透科学史教育的研究[J]. 教学与管理,2010(8).

[2]余丹.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2).

[3]柴玉凤. 探讨小学科学教学的科学化设计[J]. 中国校外教育,2019(22).

[4]李玉莲. 浅谈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20(2).

猜你喜欢
课堂策略小学科学
激发学生质疑,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
让一步 让学习真正发生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策略及方法探究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重在抓好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