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传统文化元素 发展化学学科素养

2021-07-11 20:13沈颖
中学理科园地 2021年2期
关键词:实践活动传统文化

沈颖

摘   要:课内,从教材、古代发明、文学作品中挖掘情境素材进行教学设计,把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化学知识相融合。课外,通过开展多种类型的科技活动,把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化学学科知识的学习中,从而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思想,提高化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培养学科思想

纵观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不仅文学艺术成就璀璨,而且科学技术也成绩斐然。例如始于秦汉之交的中国炼金术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一、二千年,使得人们对于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古代的四大发明在当时更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并且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伴随着历史发展,书写着科学文化进步的古籍文献可谓是丰富多彩,从《诗经》《周易参同契》到《抱朴子》《齐民要术》,从《梦溪笔谈》《山海经》到《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在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的相互影响更加突出。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元素与化学教学的结合点,将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化学教学,从而提升和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1  课堂教学为主线,适时进行学科思想教育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利用跟化学有关的实验、故事、史料、新闻、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等,设计真实、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发其产生探究的原动力和内在需求,驱动其探索、思考与解决问题活动,促进知识的建构,以及知识、技能和体验的连接。

1.1  挖掘教材实例,创设教学情境

目前使用范围广、代表性强的人教版、苏教版、鲁科版的高中化学教科书中,都坚持选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以多种不同的呈现方式,注意把传统文化元素与化学学科特点相结合,把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引入到教科书中。我们选取人教版和苏教版的必修一进行比较,具体如表1所示。

在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阅读有关的材料,充分利用相关材料并以此创设知识情境,把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相联系,通过展示化学知识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应用,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古代的化学成果,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学科的实用价值。同时了解到中国古代初步萌芽的化学思想,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民族自信心,激励学生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1.2  寻找发明发现,创设情境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为基础,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结合学生的心里特征,选择合适的内容为载体,创设若干个连续性问题情境,并以此为主线设计教学流程如表2所示。以情境中蕴含的真实问题作为载体,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知识网络得以构建,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1.3  阅读文学作品,设置情境

文学作品中的化学气息,为我们的情境创设提供了又一个好的素材。所谓“诗词歌赋藏哲理”,王安石的咏梅名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不就蕴含了分子的性质吗?在“生石灰”的教学中,于谦的《石灰吟》就把石灰石的性质形容的入木三分,而石灰石的拟人化写法所赋予的正义感,又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中学生对新鲜的事物总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而众多和化学相关的故事,对中学生更是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从曹雪芹的《红楼梦》到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到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只要你有心,都可以找到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选择其中的某个情节,创设教学情境如表3,再经过抽丝剥茧的逻辑推理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

1.4  通过化学史实,创设情境

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说过:“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更可以给人以智慧。”化学发展的历史是人类物质文明进步的历史,也是教学情境创设的优质素材。2017版课程标准提出: “利用化学实验史实引导学生了解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形成和发展”[ 2 ]。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化学史料创设情境,让学生跟着前人的脚步,去追溯化学概念的来源和动态演变的过程,而不再局限于现成知识本身的静态效果。从而促使学生在构建化学核心知识体系的同时,发展学生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也提升了学生的人文内涵。

2  社团活动为辅助,提升学科思想

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倡导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要求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为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功能,我们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化学学科特点相结合,通过研究性学习以及一些校本课程,在学生中加强学科思想培养,发展核心素养。

2.1  鼓励阅读,寻找真知

中国古代的众多科学巨著,都涉及到了朴素的化学学科知识与思想。如《诗经》中就有铜饰品上镀锡的化学防腐蚀工艺。医药学典籍《素问》《本草经》关于药物的很多叙述牵涉到广泛的化学知识;如“曾青得铁能化铜”就是金属的置换反应;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运用到了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规律;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发现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屠呦呦则在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获得提取青蒿素的灵感。事实上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不乏有很多的化学知识,还有《天工开物》《齐民要术》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巨著。除此之外,还有为学生编制的介绍中国古代化学知识的书籍,都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去阅读。

在课外,指导学生选取蕴含化学知识的文化著作,认真阅读,注重思考,甚至形成自己的心得体会、小论文。这样一个过程实际就是学生学科思想慢慢形成的过程。

2.2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化学学科思想

通过开展以“中国传统文化与化学”为主题的校园科技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科学知识的兴趣。而多类型活动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究、积极动手的能力,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合作交流能力,同时也促使学生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地慢慢形成。在活动中渗透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和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

配合教育活动的主题,我们设计与之相对应的涉及多学科的系列科技活动内容:

(1)科技阅读活动;

(2)中国古代化学专题知识讲座;

(3)学生考察当地水泥厂、陶瓷厂;

(4)化学教育游戏设计与实践活动。

通过各式各样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了解到在人類科学技术史上,中国传统文化作出过巨大贡献,认识我国古代辉煌的科技成果。让学生循着前人探索的脚步,了解认识实践科学探究的过程,激起学生对科技事业的兴趣,让学生有投身科学事业的远大理想,有为之努力的热情。

事实上,中国古老深厚的传统文化对当代科技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我国灿烂的传统文化中挖掘其中蕴含的化学学科知识、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对坚定学生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不断寻找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文化教育的契合点,把化学学科的知识与人文相融合,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杨玉琴,王祖浩.教学情境的本真意蕴——基于化学课堂教学案例的分析与思考[J].化学教育,2011(10):30-3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2017年版)[S].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72.

猜你喜欢
实践活动传统文化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研究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