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制造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方法教学研究

2021-07-11 19:13郑文兴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21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

[摘 要] 近年来,“课程思政”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热点,针对高职教育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和实施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现有研究仍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和社科类专业课领域,对自然科学类课程尤其是机械类专业课程关注较少。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扎根大别山地区,深入挖掘和利用地方文化元素和文化特色,结合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学生培养计划,探索“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实施方案,包括挖掘提炼、教学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弘扬四个环节,同时结合“列宁号”案例,分析了“课程思政”文化元素与机械制造专业课程设计的融合方案。

[关键词] 大别山红色资源;课程思政;机械制造专业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平行双关节坐标测量机标定技术研究”(KJ2019A1185)

[作者简介] 郑文兴(1991—),男,安徽六安人,工学硕士,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助教,主要从事精密检测和视觉测量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1-0169-04   [收稿日期] 2020-11-10

一、引言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1]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明确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目标。因此,在新时代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体现了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发展理念总要求的背景下,高职机械制造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也需要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理念,探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进一步提升理论专业的教学效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传承了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更是融入了我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过程中创造的红色文化。大别山地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革命过程中书写过不朽的光辉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安徽省金寨县时曾作出指示,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3]大别山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维度多元,包含革命时期真挚感人的事迹。作为地方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开发并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将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范围,更好地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精神感染和思想引领,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为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4]。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各类人才,特别是对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在目前下游终端“用工荒”,传统制造业缺人的大环境下,针对机械制造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对培养学生献身事业的理想信念、塑造精益求精的工匠品质等,具有很好的实际效果[5]。

本文探索红色资源在高职机械制造专业“课程思政”中的融入策略,用红色文化中伟大的革命精神指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观念,用鲜活动人的实例促进学生实践环节的效果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这是高职教师对大别山革命精神最好的传播和弘扬。

二、高职机械制造專业“课程思政”实践方法

针对机械制造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关键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找到大别山红色资源与机械专业课程之间的结合点,以结合点为纽带,在讲授知识点的同时,融合思想政治元素,促进学生对大别山红色资源的了解和认识,让红色文化滋养和感染学生。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合,推动了学生与红色地区之间的交流,实现了推广弘扬红色文化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在专业课“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高职机械制造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策略总结起来包含挖掘提炼、教学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弘扬四个步骤(见图1)。

(一)挖掘提炼

大别山地区有着悠久的革命历史,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有着“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耳熟能详的革命故事,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然而,对于“大别山文化”如何在高职学校教育教学中发挥作用,尤其是如何融入机械制造课程等专业课教学内容之中,同时又保有大别山地区代表性的文化元素,仍需要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断寻找、探索、提炼和总结。对于文化元素的凝练,可以通过书籍、视频、网络等形式的学习,也可以通过考察访谈开展。同时,发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社会实践中调研总结。在挖掘提炼的过程中,找出大别山红色资源中具有代表性的元素是研究难点。元素符号需要体现大别山地区的特点,需要契合机械相关专业学生的培养内容,更需要具备思想文化内涵,配合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融合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将具有代表性的大别山红色文化元素与专业课教学过程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红色文化元素和背景介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的相互促进。文化元素的融入可以穿插在教学教具设计、授课举例、实践课程任务等多种形式中。在教学融合过程中,如何将地区文化元素和教学实际内容相融合是研究的重点。文化元素的挖掘是为了配合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如何全面而深刻地融入文化元素和相应的案例背景。

(三)思想政治教育

授课过程中融入大别山红色文化元素可以通过多种层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例如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信念、艰苦朴素的作风、力争上游勇当先锋的战斗力等。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何根据前两步的教学计划,切实有效地实施“课程思政”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整个环节的核心。“课程思政”不能仅停留于表面,而是要通过大别山红色文化的融入,真正教育、感染、带动学生。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专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汉口译教学改革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