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血管成像对血液透析患者上肢动静脉内瘘功能不全的评估

2021-07-10 06:43赵殿辉陈中博陆青云通讯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0期
关键词:电离辐射内瘘造影剂

王 艳,赵殿辉,陈中博,陆青云(通讯作者)

(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放射科 上海 200070)

在终末期肾脏疾病中,通常把透析通路称为“患者的生命线”,其中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 AVF)是最理想的透析通路[1,2],因反复的穿刺和局部损伤等,AVF血管常导致各种并发症,使其功能不全,尤其是流出静脉,如狭窄、血栓、血管瘤样扩张及感染等[1,3]。早期诊断可以转化为早期干预、延长通路时间,并防止灾难性并发症的发生[4]。影像学是评估的重要手段,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 CTA)是无创性检查技术、可快速详细的血管成像及重建。本研究运用CTA技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并上肢内瘘功能不全患者的内瘘血管进行评估。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期间,因慢性肾功能衰竭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出现上肢AVF功能不全症状的患者16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49~78岁,平均(63.5±7.8)岁。AVF均为头静脉与桡动脉吻合,内瘘成熟,进行规律透析2~3次/周,内瘘使用1~6年。其中原发病,包括慢性肾炎4例,糖尿病肾病5例,高血压肾病5例,多囊肾1例,银屑病肾病1例。症状表现为血透量减低,小于180 mL/min,触诊上肢内瘘处出现不同程度血流震颤,肿胀手。

1.2 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

受检者CTA扫描前,需了解电离辐射与造影剂使用可能存在的不良后果,并签字同意。在检查完成后,尽快进行血液透析。

采用Philips Ingenuity 64排CT进行上肢血管扫描,受检者取仰卧位,患肢屈曲平放、置于胸前,从非患肢前臂进针、肢体举过头顶。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50 mA,层厚5 mm、1 mm。扫描范围包括整个患肢。通过高压注射器装置注入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剂量80~100 mL,流速约3~4.5 mL/s,使用智能追踪法,选择主动脉弓水平层面作为检测层,把感兴趣区放在降主动脉上,阈值为100 HU,达到阈值以后触发扫描。

1.3 图像后处理及分析

将扫描图像传入philips后处理工作站,采用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 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多平面重建(multiple 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及曲面重组(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 CPR)等技术,查看AVF的流入动脉、吻合口及流出静脉,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描述异常具体位置,血管有没有狭窄,内有无血栓或斑块,狭窄的范围与程度,侧支循环建立以及周围软组织的表现。

狭窄程度,轻度为50%以内,中度为50%至70%,重度为75%以上(参照狭窄血管的内径与相邻正常血管内径的比值);因静脉变异较大,只定义狭窄,不做程度分级(参照静脉可疑病变区与其近端或远端血管横截面对照),差别超过一半定义为狭窄。

2 结果

16例患者图像均能清晰显示AVF病变部位、狭窄程度、侧支循环及周围软组织情况,且无造影剂过敏不良事件发生,图像可满足临床诊断需求。

16例患者中,单纯流出性静脉狭窄5例,包含多发性狭窄2例,锁骨下静脉与上腔静脉血栓形成1例;单纯流入性动脉狭窄2例,为轻度狭窄;单纯吻合口狭窄4例,包含轻度1例,中度2例,重度1例;流入性动脉+吻合口+流出静脉性狭窄2例;吻合口+流出性静脉狭窄3例;引流性静脉节段性扩长或瘤样变2例;狭窄远端或周边侧支血管形成2例。部分患者图像见图1a~1d,2a~2c。

图1 CTA影像示例

3 讨论

健康且通畅的AVF,对于血液透析病人而言,是其长久存活、保证基本生活质量的前提。多种影像检查可诊断AVF功能不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被称为血管性病变诊断金标准,同样在诊断AVF功能不良中,亦有重要价值[5,6],并可以在诊断的同时进行介入治疗,但其无法明确空间解剖关系及周围组织结构,其有创性、存在电离辐射、价格高等原因也使其使用受到限制。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是非侵入性的,没有电离辐射,价格便宜,并可提供AVF动态信息,但该检查与操作者的经验关系密切,对细小血管显示不够清晰,存在检测盲区,无法显示内瘘血管的三维结构[7]。MRI是一种无创替代方法,无电离辐射,不需造影剂,但检查时间长、易受到限制,且分辨率欠佳。CTA,具备便捷无创的特点,可智能化扫描及重建,不仅使血管全貌清晰呈现,而且细小组织结构也能充分显示,可显示出毫米级的血管狭窄及微小侧支循环,诊断全面,准确性高,可与DSA媲美[8],同时有研究表明,在对AVF血管的分析时,尤其是偏心性血管狭窄,CTA比二维DSA效果更好[9]。

本研究16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CTA扫描,没有发生造影剂不良反应,获得满意图像,同时为了保证造影剂排出,减少对肾功能的损伤,扫描完成后尽快安排血液透析,均未出现肾功能恶化的情况。经影像学评估后,显示16例患者均在内瘘血管中存在单个或多个狭窄伴血栓形成,再次说明狭窄、血栓是AVF发生功能不全的重要因素[10]。既往文献报道,内瘘血管的并发症常出现在吻合口周围的血管[3],但对于原发病为糖尿病或高血压的患者,在发生终末期肾病时,动脉粥样斑块已非常多见,AVF的建立使动脉血流加速,血管损伤被加重,使远离瘘口部位的流入性动脉病变不容忽视,本研究也得到与此相一致的结果。

综上所述,本研究运用CTA检查,并通过VR、MIP、MPR及CPR等重建技术,能立体、清晰呈现AVF血管,对于表浅、细小的血管也可通过阈值调节来显示,且可多角度旋转,准确呈现AVF责任病变的空间位置、管腔的内外情况,实现狭窄程度的量化分析,明确透析通路因狭窄、血栓等引起的内瘘功能不全,可对AVF功能不全进行准确、详实的诊断和术前评估,对临床早期发现病变、指导精准治疗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电离辐射内瘘造影剂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一个控制超强电离辐射抗性开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电吹风的辐射真的很大吗?
对基层医务人员电离辐射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及干预研究
电离辐射对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的影响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