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交战针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观察

2021-07-09 08:45齐红梅郭建军
广西中医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龙虎针法下颌

齐红梅,郭建军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6)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一种难治性的口腔颌面部疾病,好发于青、中年,常单侧发病,偶有双侧同病者。临床表现为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异常关节音及下颌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1]。西医临床目前常使用颌垫治疗、镇痛类药物治疗、封闭治疗、理疗及开口训练等方法,严重时可实施手术治疗,但效果欠佳,且容易引发很多不良反应[2]。针灸治疗本病疗效显著,被广泛运用于临床[3-4]。笔者运用龙虎交战针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纳入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总共68例,均为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门诊就诊患者。就诊时间为2018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4 例。治疗组男20 例,女14 例,年龄15~60(33.25±9.63)岁,病程1~6(3.17±1.25)个月;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15~60(34.11±8.07)岁,病程1~6(3.09±1.43)个月。两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口腔颌面外科学》[5]中关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的诊断:①下颌运动障碍,包括开口度和开口型的异常,下颌运动时有关节绞锁等;②颌面部疼痛,在下颌运动如开口或咀嚼时出现颞颌关节周围肌群的疼痛;③颞颌关节弹响及杂音。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以上诊断标准;②发病近1 周内未接受其他任何物理治疗者;③年龄15~60岁;④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因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病、肿瘤等局部器质性病变导致该病者;②合并严重的原发性疾病;③合并严重的精神疾病者;④采用其他治疗,对疗效造成影响者;⑤妊娠及哺乳期女性。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 参考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6],主穴:颊车、下关、听宫、合谷;配穴:寒湿痹阻配风池、外关,瘀血阻络配血海。

2.2 治疗组 采用龙虎交战针法:常规消毒后,取一次性无菌针灸针(0.30 mm×25 mm)快速剌入对应的穴位,施于龙虎交战针法:①用第一指向前捻转9 次(第一指向前时用力要“重、快”;向后时用要力“轻、慢)”;②用第一指向后捻转6 次(第一指向后时用力要“重、快”;向前时用力要“轻、慢”)。左转右转反复交替,每穴2次。

2.3 对照组 采用普通针刺法:常规消毒后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0.30 mm×25 mm)快速剌入相应穴位,行捻转手法,至针下沉紧后,平补平泻。

以上两组,治疗均每日1 次,每次20 min,连续治疗10次。在治疗期间嘱患者勿大张口、咬硬物。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3.1.1 疼痛数字评分表(NRS)评分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 NRS 评分。NRS 评分是用 0~10 共 11 个数字表示疼痛的程度,0 表示无痛,10 代表最痛,患者根据自身疼痛程度选择数字,以表示疼痛程度[7]。

3.1.2 颞下颌关节功能评分 颞下颌关节的功能进行评价,采用Friction 指数[8]计算DI值,一共包括3项:下颌运动(MM),以阳性项目数来计分,计分范围为0~16 分;关节杂音(JN),以阳性项目数来计分,计分范围为0~4分;关节压诊(JP),以压痛点计数,计分范围为0~6分;DI=(MM+JN+JP)/26,计分范围为0~1分。

3.2 疗效标准 根据主症的缓解程度及NRS 疼痛减少百分数,分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疼痛减少百分数=(治疗前NRS 评分-治疗后NRS 评分)/治疗前NRS值[9]。痊愈:张闭口活动自如,弹响消失,疼痛消失或减少≥91%,局部无不适感。显效:开口度明显增大,疼痛减少61%~90%,张口偶有弹响。有效:开口度增大,存在轻度的弹响,关节活动基本正常,疼痛减少21%~60%。无效:症状、体征未见明显改善,疼痛减少≤2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64.7%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4.2 两组治疗前后NRS 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NRS 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4.3 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段颞下颌关节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前颞下颌关节DI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DI 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RS评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RS评分比较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治疗组对照组n 34 34治疗前7.31±1.18 7.29±1.25治疗后1.28±0.26①②3.46±0.74①

表3 两组不同时段颞下颌关节功能比较 (分,)

表3 两组不同时段颞下颌关节功能比较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n治疗组34对照组34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下颌运动5.54±1.96 2.96±1.29 5.51±1.87 3.98±1.12关节杂音1.49±0.65 0.78±0.29 1.52±0.57 1.25±0.35关节压痛1.89±0.45 0.56±0.03 1.84±0.49 1.38±0.20 DI值0.34±0.05 0.16±0.03①②0.33±0.09 0.25±0.07①

4 讨 论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咬合紊乱、关节发育畸形、神经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如治疗不及时可进一步发展为严重的后遗症,如关节的结构紊乱、器质性损害。

中医学把本病归为“颊痛”“痹证”等范畴。病机是面部经筋痹阻,气血不通,不通则痛,经筋拘急则致张口不利。故采用针灸治疗以疏调经筋,通络止痛。

根据针灸处方的拟定原则,采用局部选穴为主,下关、颊车同属胃经的穴位,且下关是足阳明经、足少阳经之交会穴,邻近颞下颌关节,针刺下关、颊车能疏经通络,活血止痛。颊车穴深部为咬肌丰厚处,可治颊肿、牙关不利、颊痛等;听宫穴为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其深部为耳颞神经通过处,针刺此穴能舒筋止痛,祛风通络;“面口合谷收”,合谷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善治面口部诸痛症。风池、外关为随症选穴,可祛风散寒、疏经通络。血海可活血化瘀。诸穴合用,共奏疏调经筋、通络止痛之功。

“龙虎交战”见于《金针赋》。所谓“龙虎交战,左九而右六,是亦住痛之针”。本法补泻兼施,是一种经典的复式针法,为临床上治疗痹证的主要针刺手法之一。其中,“龙”指左转捻针9 次,为补法。“虎”指右转捻针6次,为泻法。操作时通过左右、正反方向节律性地交替捻转,从而舒筋活络[10]。研究表明,龙虎交战针法一方面通过反复左右捻转,针体牵拉、缠绕肌纤维,迅速对穴位及周边组织形成有效刺激,促进病灶处的血液循环,解除周围神经压迫,减轻炎性渗出和无菌性水肿[11]。另一方面,通过降低各种致痛神经递质(如血浆P物质)的含量,影响痛觉传递,从而达到止痛效果[12]。

本次研究以龙虎交战针法为方法,以普通针刺法为对照,经10 d 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NRS 评分、治疗后颞下颌关节功能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龙虎交战针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肯定,且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针刺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龙虎针法下颌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自然风
章宏伟
蟋蟀争霸赛
三种不同上部结构应用于下颌种植覆盖义齿的临床疗效比较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
CBCT对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的评价
磨骨术在下颌角肥大患者整形中的应用分析
初探皮部针法治疗腰肌劳损
有礼貌